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1365篇
安全科学   211篇
废物处理   127篇
环保管理   171篇
综合类   2674篇
基础理论   615篇
污染及防治   593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81.
COD/SO2-4值对硫酸盐还原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利用UASB反应器考察了COD和硫酸盐浓度的比值对硫酸盐还原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对COD的竞争情况.发现在HRT为3.8h,SO2-4负荷为6~7kg·(m3·d)-1,SO2-4浓度为1000mg·L-1条件下:①在COD不足时,SRB与MPB在竞争中占微弱优势;对于产甲烷活性比较好的厌氧污泥要经过较长的时间,SRB才能确立优势菌种的地位.②COD/SO2-4比值决定了SO2-4的去除率.比值等于2时,SO2-4的还原率在95%以上;当比值为1.5时,SO2-4还原率为75%;当比值为1时,SO2-4的还原率为60%.  相似文献   
982.
研究表明,新型淡水发光菌(Vibrioqinghaiensissp.———Q67)作为环境样品毒性检验的指标生物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对重金属污染物毒性检验比以往T3发光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对鱼体进行的感染实验未发现明显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83.
含酚废水处理新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石油化工、塑料、合成纤维、焦化等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向环境的各类含酚废水也相应增加.由于酚的毒性大,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毒性,近年来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重视.鉴于清除或降解水中的酚类污染物,不仅涉及水生生物及陆生植物的生长繁殖,更涉及到人类及陆生动物的食品饮水安全,因此,研究含酚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对保护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了含酚废水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之后,就近年来含酚废水处理新技术-光催化技术、超声氧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等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当前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984.
高盐度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盐度废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溶解性物质,无机盐类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起着促进酶反应、维持膜平衡和调节渗透压的重要作用,但盐浓度过高,离子强度大,会造成质壁分离、细胞失活,使一般微生物难以在其中生长、繁殖,所以传统的生物法难以处理高盐度废水.文章就高盐度废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研究进行综述.重点针对生物法中的耐盐微生物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分别阐述了耐盐的机理研究及耐盐菌在高盐废水中的研究,并提出了其在高盐废水应用中的展望.  相似文献   
985.
对筛选的自生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进行混合培养,研究了菌数与菌液含氮量的变化情况.初步探索了在两种菌混合作用下对生活垃圾的分解作用及增肥效应的影响。实验证明:两种菌在一定情况下能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经混合培养后发酵液的含氮量增高,菌数增加。在两种菌液混合作用下可以加速生活垃圾的降解,同时提高其含氮量,且含有大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可作为生物活性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986.
水体中亚硫酸盐还原菌的孢子,能在水中生存较长时间,容易在水池或管道中滋生,产生黑臭,可作本长期或周期性污染的一种指示,但目前国内尚无测定该功的完整方法,作者建立了一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测定方法,以国产蛋白胨替代胶胨型肉水解液,结果理性特征明显,精密度,重现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987.
采用生物强化技术降解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 2 ,4 二氯酚 (简称 2 ,4 DCP)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4 氯酚 (简称 4 MCP)存在对 2 ,4 DCP降解的影响 ,并通过半连续流实验研究了 4 MCP长期存在下 ,强化系统中 2 ,4 DCP和 4 MCP降解速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第 1次半连续流实验中 ,4 MCP浓度为 5、10、2 0及 30mg L时 ,都会对强化系统中 2 ,4 DCP的降解速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且抑制作用随着 4 MCP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随着半连续流实验次数的增加 ,4 MCP对 2 ,4 DCP降解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 ,共基质时 2 ,4 DCP的降解速率反而比其单基质半连续流运行时快 .4 MCP与 2 ,4 DCP共基质存在时 ,2 ,4 DCP优先被微生物利用 ,此后 4 MCP才被降解 ,表现出两阶段降解的现象 .  相似文献   
988.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筛选出了一种新的絮凝剂产生菌 ,并对产生的絮凝剂进行了絮凝研究 ,结果表明该絮凝剂的絮凝能力强、絮凝范围广 ,是一种好的微生物絮凝剂 ,并且Ca2 +是其较好的促凝剂  相似文献   
989.
Micro-electrolysis technology for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role of micro-electrolysis in removing chromaticity and COD and improving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wastewater from pharmaceutical.dye-printing and papermaking plant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micro-electrolysis technology could remove more than 90% of chromaticity and more than 50% of COD and greatly improved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Lower initial pH could be advantageous to the removal of chromaticity. A retention time of 30 minutes was recommended for the process design of micro-electrolysis.For the use of micro-electrolysis in treatment of dye-printing wastewater,the removal rates of both chromaticity and COD were increased from neutral condition to acid condition for disperse blue wastewater;more than 90% of chromaticity and more than 50% of COD could be removed in neutral condition for vital red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990.
白腐菌处理造纸黑液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白腐菌变异前后对木质素降解效果及脱色率的影响,探索了水解酸化结合白腐菌挂膜工艺处理造纸黑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