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2篇 |
免费 | 460篇 |
国内免费 | 78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9篇 |
废物处理 | 125篇 |
环保管理 | 163篇 |
综合类 | 1980篇 |
基础理论 | 300篇 |
污染及防治 | 641篇 |
评价与监测 | 77篇 |
社会与环境 | 3篇 |
灾害及防治 | 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102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20篇 |
2020年 | 120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147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189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153篇 |
2011年 | 177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85篇 |
2008年 | 179篇 |
2007年 | 145篇 |
2006年 | 140篇 |
2005年 | 125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106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51.
制药废水硝化-反硝化除氮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含高浓度氮的制药废水经好氧生化处理后,虽然出水的COD,BOD5均可达到行业排放标准,但TN仍高达约170mg/L。本研究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利用生物膜外层好氧,内层缺氧厌氧的条件,使硝化-反硝化脱氮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NH3-N和TN去除率分别可达约90%和70%。在本试验条件范围内,温度越高,负荷越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越完全,NH3-N和TN去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252.
施用磷石膏对碱化土壤氟含量及其吸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就施用磷石膏对土壤氟含量和土壤对氟吸附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连续4年施用磷石膏改良土壤后,0—20cm土层全氟积累现象明显.但是,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却随磷石膏施用量增加而降低.土壤对氟的吸附数据均能与Langmuir,Freundilich和Temkin方程很好地拟合,施用磷石膏处理土壤对氟的最大吸附量高于没有施用磷石膏处理的.影响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和吸附特性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土壤钙含量的增加和pH值的降低. 相似文献
253.
254.
以城市污水为水源,进行了污泥转移SBR工艺的除磷机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污泥转移方式实现在生物选择器中强化对聚磷菌的筛选,从而显著提升了传统SBR工艺的除磷性能.污泥转移量对系统释磷性能影响显著,污泥转移量为30%条件下活性污泥PHB(poly-β-hydroxybutyric acid)含量达到细胞干重的24.3%,生物选择器中厌氧释磷与污泥中PHB合成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污泥转移量分别为15%、30%和40%下生物选择器中的平均释磷速率分别为7.00、11.17、8.83 mg TP·(g MLSS·h)-1.通过物料衡算表明,系统中传统PAO除磷机制起主要作用,并存在较弱的反硝化除磷过程.在污泥转移量30%、泥龄10 d条件下,传统PAO(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代谢模式除磷量占76.81%,同化除磷量占15.43%,反硝化除磷量占7.76%. 相似文献
255.
对比研究了AlCl3和3种不同碱化度的聚合氯化铝(PACl)在不同pH与投量下除氟效果,并对不同形态铝盐除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pH对絮凝剂水解后铝形态分布及其除氟效果有重要影响.pH 5~6时,Al3+和Al2、Al3等低聚态铝为AlCl3主要形态,且AlCl3更易水解生成可将溶解态氟转化为颗粒态氟的A1(OH)3,从而较PACl具有更佳除氟效果.pH >7时,PACl较AlCl3具有更佳除氟效果,且增大PACl碱化度可促进氟的去除,这主要是由于具有较高Al13含量的PACl更容易与电负性F-结合所致;且絮凝剂混凝除氟絮体ζ电位越高,越利于F-在絮体表面吸附. 相似文献
256.
为探讨Cu2+、pH和流速对固定化斜生栅藻去除畜禽废水中NH4+-N、TP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实际污水处理过程,并采用正交实验方案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Cu2+(0~0.05 mg/L)改善藻的净化效果,高质量浓度Cu2+(0.50~5.00 mg/L)抑制藻的净化效果;在pH较高的条件下(pH=9),固定化斜生栅藻的净化效果明显提高;流速对结果没有明显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固定化斜生栅藻去除畜禽废水中NH4+-N、TP的优化条件如下:Cu2+质量浓度为0.05 mg/L,pH为9,流速为0.3 m/s。此时NH4+-N去除率为96.11%,TP去除率为97.53%。 相似文献
257.
以五氟苯甲酰氯作衍生剂,GC/ECD为检测手段,对邻、间、对苯二酚及3,5-甲苯二酚进行了衍生研究,实验表明,四个二元酚特别是邻、对苯二酚在碱性水溶液中皆不稳定,采用与普通酚同样的衍生方法难以得到定量衍生,相反,其衍生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中都很稳定.本文讨论了影响二元酚衍生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二元酚的最佳衍生条件.为评价方法的回收率,于纯水中加入浓度分别为2及10ppb的二元酚,回收率为67—98%,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45—4.4ppb. 相似文献
258.
259.
以五氟苯甲酰氯(PFBCl)作为衍生化试剂,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 (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GC-ECD)为检测手段,建立了水体中痕量羟基多溴联苯醚(Hydroxylated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简称OH-PBDEs)的酰基化衍生-GC/ECD检测方法.通过实验讨论了衍生化缓冲溶液、衍生化时间以及衍生后萃取溶液异辛烷的用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衍生化条件.在最佳的衍生化条件下,4-OH-BDE 42、4'-OH-BDE 49、6-OH-BDE 47、2'-OH-BDE 68和6'-OH-BDE 99的衍生化产物均获得了良好的分离度和色谱响应值.本方法的仪器检出限为0.02—0.14 pg,方法检出限为0.61—4.67 pg·L-1,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的范围为0.9973—0.999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3种采自大连市不同地区环境水样的加标回收率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适于水体中痕量OH-PBDEs的检测. 相似文献
260.
以国内某电解铝厂氟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稳定化材料,分析氢氧化钙、氯化钙分别与钙镁磷肥(FCMP)、药剂A联用对土壤pH和氟浸出浓度的影响,探讨影响土壤氟浸出的机理和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以氯化钙为代表的钙基材料与钙镁磷肥联用,可与土壤氟生成氟化钙、氟磷酸钙等沉淀,并影响土壤胶体、有机基团对F-的吸附能力;与钙基材料单独使用相比,2种材料的联用可以增强对土壤中水溶态氟的稳定效果,大幅降低氟的浸出浓度;稳定化药剂A和氯化钙均为试验土壤的4%质量比时,供试土壤的氟浸出浓度能满足修复目标要求。综合考虑土壤pH变化对生成的氟化钙沉淀的影响、使用成本等因素,采用药剂A和氯化钙质量比为1:1,各自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4%时,可以满足修复目标要求,且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