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0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07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紫外诱变育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licheniformis) 经紫外线诱变后,筛选出突变菌株P12 .在θ=30℃,溶解氧ρ(O2) =2 .5 mg L-1 的培养条件下,3 d 内对甲胺磷的降解率为80 .1% ,比出发菌株提高了将近10%的降解率.农药斜面连续传代10 次,降解活力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2.
基于Mann-Kendall法的湖泊稳态转换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化趋势与倾向率、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突变点分析法对1981~2008年间太湖湖泊稳态转换关键因子总氮(TN)、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进行突变识别,结果表明,(1)TN、TP和Chla分别在0.05、0.10和0.05水平上呈显著增加趋势;(2)TN浓度在1990~1991年间和1994~1995年间发生了两次突变;TP浓度突变点发生在1987~1988年;Chla浓度历史变化存在三个阶段,1981~1989年为第一阶段,尚未产生突变阶段,第二阶段为1990~1996年,突变过渡阶段,第三阶段为1997~2008年,属于突变后的状态;(3)综合TN、TP和Chla浓度历史变化存在不同阶段,结合各因子的历史变化序列,太湖湖泊稳态转换突变点为1988年和1997年,并把太湖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1987年, TP浓度为0.025mg/L,属于草藻共存,接近于清水稳态阶段;第二阶段为1988~1996年, TP浓度为0.086mg/L,属于藻草共存阶段;第三阶段为1997到2008年, TP浓度为0.103mg/L,属于藻型浊水稳态.研究结果表明Mann-Kendall法在湖泊稳态转换突变分析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3.
对油田井场的特定部位进行声强测定及频谱分析,发现其噪声强度均已超过国家标准。选健康,耳廊反射正常豚鼠30只,分别置于柴油机旁(8只),钻井平台(8只)和值班房(8只),余6只为正常对照。每天暴露6h,连续21d,记录豚鼠脑干电位及扫描电镜下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虽然钻井平台上的噪音强度低于柴油机组,但它对人耳的损伤程度却高于柴油机组。  相似文献   
54.
一个耐受镉毒害的拟南芥突变体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获得的拟南芥M2代群体(Columbia型)中筛选获得一个耐受镉Cd2 毒害能力显著增强的拟南芥突变体(命名为cdr1-1).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为隐性单基因突变,与野生型相比,cdr1-1突变体在不同发育时期均能耐受Cd2 毒害,且其对Cd2 的积累能力也显著高于野生型.此外,还发现cdr1-1突变体体内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用GSH合成抑制剂丁硫氨酸亚矾胺处理cdr1-1突变体,导致其耐受Cd2 毒害能力显著下降,几乎接近野生型水平,表明cdr1-1突变体对Cd2 的耐受性至少部分依赖于GSH介导的途径.  相似文献   
55.
基于1951~2014年中国北方及周边地区357个气象站点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年(月)数据,采用M~K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3类气温突变和变暖停滞特征的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研究区3类气温整体突变年(1978~1999年、1981~2002年、1981~2005年)、分布广泛的普遍突变年(1988年、1989年、1997年)及范围(3a)均依次变晚.整体上,突变年随纬度降低变晚,东北突变早于西北和华北地区.变暖停滞集中于1998和2007年及其前后,3类气温亦依次变晚(1994~2007年、1995~2009年、1998~2010年),由黄河流域中段向其他方向越来越晚.突变至变暖停滞周期整体随纬度降低缩短(3~30a),突变越早周期越长.西北地区突变与变暖停滞前后各时段均值温差最大(2.4℃),温差在1℃左右站点分布最广泛.各时段升(降)温速率整体依次在0.01℃/10a、0.05℃/10a、-0.03℃/10a左右站点分布最广泛,突变后升温最快(0.02~0.16℃/10a),且西北地区对升温贡献最大,变暖停滞后东北地区对降温贡献最大,2时段按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顺序升(降)温速率递减.3类气温波动程度减弱,整体随纬度降低.高纬度、高海拔和山地地区突变和变暖停滞较周边地区偏早或偏晚,特征值较大.整个北方地区3类气温突变、变暖停滞、突变与变暖停滞时间及各时段特征值各自具有自身一致性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56.
57.
荔枝花雄蕊和雌蕊发育过程中碳氮化合物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比较分析了荔枝花性决定中碳氮化合物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C/N较大有利于雄蕊分化,反之则有利于雌蕊分化;氨基酸含量较高有利于雌蕊分化,雄蕊的氨基酸含量仅为雌蕊的一半。脯氨酸与花粉育性存在着密切相关关系。另外,探讨了雌蕊或雄蕊败育的生理意义,在长期的进化中,败育的雌蕊或雄蕊“废物”重新被利用,为同一花中迅速发育的雌蕊或雄蕊提供能量和物质的需求,表5参13。  相似文献   
58.
突变理论在蓄滞洪区洪灾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洪灾威胁严重的蓄滞洪区为研究背景,从系统论角度构建了洪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海河流域重点蓄滞洪区之一——大黄堡洼为研究区,将突变理论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洪灾风险综合评价中,二者评价结果大体相同,并与相关数据显示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突变理论方法用于洪灾风险评价的可靠性。突变评价法根据目标在归一公式本身中的内在矛盾地位和机制确定指标重要程度,而无需计算权重,减少了主观人为性,且计算简单,便于应用,为洪灾风险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9.
抗生素和纳米银因在各自领域的大量应用而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微生物群体构成联合暴露的风险,但是二者对细菌生长和耐药性的联合作用,目前受到的关注较少.本研究测定了两种抗生素(四环素和氯霉素)以及纳米银(10—15 nm)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及对细菌抗性突变的诱导作用,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抗生素和纳米银对细菌的联合毒性呈现协同效应,但是二者联合作用下细菌对利福平的抗性突变频率显著降低. DNA测序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编码利福平靶标蛋白的rpoB基因发生点突变,导致突变后的靶蛋白与利福平的结合能降低.同时,qPCR结果表明抗生素和纳米银联合作用时,细菌胞内rpoS、dinB和mutS等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可能是抗性突变频率在联合作用下降低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揭示了抗生素和纳米银联合作用对细菌抗性突变的影响,有利于全面认识二者联合暴露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60.
果胶是一种蕴藏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是降解果胶的关键酶,在食品领域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其酶活性和耐热性是制约果胶及其自身利用的关键.采用PoPMuSiC工具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对Aspergillus niger SC323来源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AnPGA进行改进,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