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38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研究不同配置的挺水植物组合对河涌污水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为在河涌污水治理上构建有效的人工湿地植物处理系统提供依据。选择10种净化能力较强的挺水植物,组成6种不同配置的挺水植物组合,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模拟人工湿地的环境进行静态培养试验,测定出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及在不同污水的停留时间(HRT)下对河涌污水污染物的去除率。6种不同配置的水生植物组合在HRT为5 d时对NH4+-N、TN、TP、CODCr、BOD5的去除率(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2%、81.2%、91.3%、71.8%、79.4%)均较高;以组合1: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美人蕉Canna indica+菖蒲Acorus calamus+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的处理效果为最佳。不同水生植物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率取决于HRT,当HRT从1~5 d时,NH4+-N、TN、TP去除率每天的增幅均逐渐增加,当HRT从5~7 d时,NH4+-N、TN、TP去除率每天的增幅却均迅速下降;说明3种不同配置的水生植物系统对河涌污水NH4+-N、TN、TP的净化效率均以HRT为5 d时...  相似文献   
382.
太湖大型水生植物的现状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及湖泊资源的利用,太湖大型水生植物的爆发性生长已经成为提高太湖水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严重阻碍。大型水生植物死亡后可能会导致水质异常,进而给饮用水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依据对太湖主要湖区大型水生植物的群落结构、分布范围、季节更替的研究,表述了大型水生植物监管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构建了太湖大型水生植物暴发应急防控与长效监管体系,为政府部门实施系统性监管提供支撑,并在全国湖泊大型水生植物监管方面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83.
大型的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进行新陈代谢,对水体中的氮、磷物质进行吸收;可以通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把水中大部分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降解;还对藻类的生长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总之,种植大型水生植物将会是在水污染治理中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84.
利用降低水位后引种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然后根据水生植物的成活率与长势,逐步提高水位的水位调控方法,成功地在无锡市五里湖的退渔还湖区域大大地提高了水生植物覆盖度,水生植物的多样性也明显提高。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成本低廉的特点,值得在类似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5.
水生植物在乡镇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地区的生活污水富含氮磷等营养性物质,水生生物通过附着、吸收、积累、降解作用,可高效、快速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镇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曝气处理+水生植物综合处理工艺,每日处理3 000 m^3生活污水,排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利用水生植物法净化乡镇生活污水具有投资少,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管理简便,污水处理效果好,可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等优点,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386.
微污染地表水的植物净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林桃花江作为漓江的一级支流,水质逐年恶化,富营养化情况加重.对桃花江内水生植物调查后,选取较常见的水生植物苦草、金鱼藻、黑藻、菹草和菖蒲,将它们栽种到试验用桶中,并用桃花江水培养。试验进行40d后,结果表明,在去除总氮、总磷等方面,金鱼藻和菖蒲的效果较好,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1%和70.2%,对总磷的去除率为93.4%和88.2%,水生植物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总氮好,为47.2%~91.1%,而除金鱼藻外其它水生植物对CODCr的去除效果不明显,沉水植物菹草由于较适宜生长在流动水体中,净化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87.
水生维管束植物在修复受损水环境中的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维管柬植物通过对污染物的吸收、富集,与藻类的竞争或他感抑制作用以及根际水生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等方式实现对受损水环境的修复,是一种与建设污水处理厂互补的水环境修复技术。着重指出利用水生维管束植物在修复受损水环境应用中的科学选择与配置,尤其是应优先考虑选择少量先锋物种,以便尽快恢复水环境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重视各种生活型水生植物的合理搭配,优势互补,稳定有效地发挥各自的生态功能;注意考虑水生植物种群配置在生长期上的密切衔接及群落优势中的季节性演替等;并佐以实例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8.
鄱阳湖水土环境及其水生维管束植物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位于鄱阳湖流域乐安河中下游的德兴铜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铜业基地,是鄱阳湖流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2003年7月至8月对鄱阳湖部分流域的水质、沉积物、底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等样品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研究调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对样品中的Cu、Zn、Pb、Cd等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地表水评价标准中的Ⅰ类标准,底泥、土壤等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而水生植物对重金属元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富集能力,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与土壤背景值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中重金属的背景值越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量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