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239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42.
高等农业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本文探讨了高等农业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阻碍学风建设良性发展的因素及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等问题.调研表明:高等农业院校学风建设存在学术氛围不浓、学习动力不足、考试风气不正、学习时间不够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高等农业院校学风建设的因素很多,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既有教育管理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学风建设的对策是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教风建设、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以及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等.  相似文献   
43.
中加高等环境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加拿大大学有关环境专业的教育层次、专业配置和课程设置的分析,并与我国的高等环境教育现状相比,得出了以下结论:环境科学类专业在加拿大高校中设置频度比我国高;从分布特征和培养层次上看,加拿大高校中环境类专业与我国类似,偏工程和综合性,且都以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为主体;从培养方式上看,加拿大高等环境教育与我国在这方面的差异较大,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4.
水体中141Ce的行为和水生植物对其的富集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1Ce在水体中的行为和3种水生植物对它的富集效应.结果表明,水体中141Ce的比活度随时间延长而减少,消失动态服从二项指数衰减规律CW =334.35e-1.1835t+23.75e-0.0961t, r2=0.99988;水生植物对水体中的141Ce均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其中金鱼藻的浓集系数最高(最大值为3473.7),水葫芦和卡州萍的最大值分别为1426.0和380.6;因此金鱼藻可作为净化水体中放射性铈的首选植物.此外,底泥对水体中的141Ce也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固着能力.  相似文献   
45.
总结了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水生植物生物量控制与收割管理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恢复过程中水生植物生物量确定方法的不足;立足于水生植物生长特点,提出了基于湖泊生态模型的浅水湖泊大型水生植物在生长期和衰亡期的适宜生物量评估方法的研究框架,本文可为指导湖泊生态修复工程及其后续维护,为完善健康湖泊的综合评价标准和湖泊生态修复理论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46.
沉床微生态控制体对水体TP及COD的去除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逆境,以个体沉床微生态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即通过控制其非生物和生物成分,局部构建以满足水生植物适生环境为核心的水体生态结构体,由个体到总体,以点带面,从而实现总体生态功能目标的恢复。此法融合了恢复生态学人为设计、自我设计理论,并突出人为干预的主导作用。通过沉床微生态控制体改善水质的正交试验,运用数量化理论分析方法,筛选出最佳组合为陶粒箱+页岩+金钱蒲+雨久花,在静态时TP的去除率可达到(76.6±1.17)%,COD的去除率达到(37.4±2.27)%;在动态时TP的去除率可达到(39.5±1.17)%,COD的去除率达到(16.03±1.41)%。其显著性与可靠性均达到95%以上,此结果可作为两种水体恢复应用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47.
太湖上游水环境对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太湖上游流域的苏南第二大湖泊滆湖及其入太湖的主要河流(太滆运河与漕桥河)的水质和水生植被开展调查、评价与环境生态学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所有样点水质均超富营养化,尤以太滆运河与漕桥河的水体污染为甚。通过PCA综合评价,河流绝大多数河段已是Ⅳ类水体,滆湖也已呈Ⅲ类水体。对水生植物类群调查而言,调查发现太隔运河和漕桥河中上游河段水生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很小,凤眼莲、芦苇和菰为优势种,沉水植被分布很少,群落退化严重,耐污种篦齿眼子菜和水盾草占优势;在湖泊中心区,沉水植物已完全退化。聚类分析发现所调查的植物可分为3大类群。PCO和CCA分别表明河流与湖泊所在的样点间的水体理化性状出现很明显的分离;该流域水体中不同形态N、P含量或底泥N、P含量主要影响水生植物种类组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48.
淡水高等水生植物对浮游藻类化感作用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有效地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频繁出现的藻华,已成为水环境治理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植物化感抑藻领域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具有抑藻活性的水生植物种类;讨论了水生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及其特性;阐述了环境因素对水生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的影响;指出目前水生植物化感抑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利用根际土壤溶液的原位抽提和微量样品分析技术,比较了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香蒲(Typhalatifolia)2种水生植物根际土壤溶液磷素含量的时空变异和根系分泌有机酸种类及数量的差异,从植物吸收磷素、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根际土壤pH值变化等角度探讨了植物磷素高效净化的根际调控机制.结果表明,2种水生植物的根际溶液磷素含量均明显低于非根际溶液;喜旱莲子草的根际溶液磷酸根离子质量浓度(2.53 mg.L-1)显著低于香蒲的根际溶液(5.43mg.L-1)(p<0.05),且喜旱莲子草根系对土壤溶液磷酸根的影响范围大于香蒲.与香蒲相比,喜旱莲子草分泌了较多的苹果酸(浓度27.33μmol.L-1),在活化土壤磷素、促进根系对磷素的吸收方面起了更大的作用.喜旱莲子草吸收磷素的根际效应强于香蒲.  相似文献   
50.
采用机械破碎方式灭活活性污泥中高等微生物,并通过测定破碎前后泥样耗氧速率(OUR)之差别间接计算高等微生物的活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以分散机破碎活性污泥,高等微生物均可被有效地破碎灭活,且再培养138h后不再恢复.与此同时,对酵母菌破碎实验显示,机械破碎并未对其数量、形态以及活性产生太大影响,这表明机械破碎亦不会对个体尺寸比酵母菌更小的细菌构成任何影响.为使破碎前后活性污泥絮凝体形态基本一致,将破碎后的泥样经离心处理,以尽可能使絮凝体恢复如初(以SVI衡量).通过比较破碎前后泥样的OUR并计算可知,高等微生物活性相对于活性污泥总活性约占1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