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543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106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723篇
基础理论   141篇
污染及防治   293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68篇
  2025年   2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制了数据在线采集记录系统对高浓度苯酚在石墨电极上电解过程的循环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连续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体系电解的特点,并考察了支持电解质、扫描速率、苯酚的浓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峰电流密度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及苯酚浓度呈线性递增关系,支持电解质的添加量在苯酚电解过程存在最佳值,多次扫描过程中峰电流密度有下降趋势。实验推断电解效率下降是由于电极表面被聚合物污染导致,这一现象对电解处理有机物种的系统控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长芒刺电除尘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提出一种新型长芒刺电除尘器,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长芒刺电除尘器的场强、伏安特性和除尘效率等性能均高于普通线板式电除尘器。  相似文献   
63.
以质量比9∶1的活性炭和乙炔黑制备气体扩散电极,着重研究电流密度、pH值、曝气量等因素对H2O2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较大范围内均适用;电流密度控制在50~75 mA/cm2,曝气量确定为5 L/min时,反应产生H2O2较多.另外,利用该气体扩散电极做阴极,石墨电极做阳极,以Na2SO4为电解质,研究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pH值、初始苯酚浓度、曝气量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75 mA/cm2、曝气量为5 L/min、初始pH=3的条件下,当苯酚的初始浓度为80 mg/L时,1 h后其去除率达77%.  相似文献   
64.
向文英  张志明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1):2792-2797
为了提高污泥细胞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应用能力,采用壳聚糖包埋固定活性污泥,制备了粒径2~3 mm的壳聚糖活性污泥复合吸附剂SCTS.以吸附溶液中CrO42-的吸附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制备过程中采用的2种固化液及5种发泡剂进行比选,考察了固化液浓度、发泡剂量、交联剂量、活性污泥与壳聚糖用量比值及发泡温度对SCTS吸附能力的影响,由正交实验确定影响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优水平组合.结果发现,固化液浓度、发泡剂量、污泥与壳聚糖用量比值及发泡温度对SCTS吸附能力影响较强,影响次序为固化液浓度>发泡剂量>活性污泥与壳聚糖用量比值>发泡温度.最优水平组合为4 g·L-1三聚磷酸钠(STPP)固化液、剂量为吸附剂质量10%的NH4HCO3发泡剂、活性污泥与壳聚糖用量比值0.5、发泡温度100 ℃,此时CrO42-吸附率最高可达97.3%.该吸附剂的制备研究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5.
光电催化降解壬基酚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sol-gel法制备TiO2薄膜光电极,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作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对壬基酚的光电催化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n型半导体的特征行为。在外加偏压为+0.8V、pH=5、、30mg/L的H2O2中对初始浓度为20mg/L的壬基酚溶液光照180min降解率达62.22%。讨论了氧的存在、外加偏压、pH等因素对光电催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经过对PH玻璃电极对比观测实验,总结其在日常观测中衰减变化规律,以及PH电极失效前所具有的特征;讨论了对现有PH观测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并编著相关修正程序;分析日常存在的测量误差,提出提高观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67.
化学修饰电极在环境微量及痕量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验研究及国内外文献,从伏安及电位溶出分析,流动注射/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化学修饰电极生物传感器及化学修饰电极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联用等方面,重点综述了化学修饰电极在环境微量及痕量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不同破损程度下军绿有机涂层的腐蚀行为,确定破损率对其防护性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人工制作不同的破损率,并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不同破损程度下军绿有机涂层的电化学特征。结果根据不同破损程度下的军绿有机涂层的电化学特征,确定了涂层从完好到失效的四个阶段,初始完好阶段(破损率K≤0.0004%)、破损增大阶段(0.0016%K≤0.04%)、破损过大阶段(0.16%K≤1%)和失效阶段(4%K≤16%)。结论破损率K为0.04%的点是该涂层防护性能急转直下的转折点,因此破损率K大于0.04%时,应及时对车辆表面涂层进行修补和防护。  相似文献   
69.
以自制多维电极体系对模拟染料废水CODcr及色度去除进行研究,同时考察反应器电压、电解时间、主电极极间距、电流密度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印染废水经电解后,脱色率达90%以上,CODcr去除率达81%以上,为难降解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海水环境下海流能发电机组叶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在实验室内通过海水浸泡试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以及剪切试验,测定叶片用玻璃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吸水特性,以及在人工海水介质中各项力学性能参数的演变规律。结果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玻璃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吸水率先逐步增大、后趋于稳定,总吸水率约0.075%。抗拉强度呈先降低、后提高、又降低的趋势,抗拉强度最高可超过1100 MPa,最小值约为940 MPa。弹性模量和弯曲强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弹性模量降幅约9.5%,弯曲强度降幅约为30%。弯曲模量变化起伏不定,变化幅度在15%以内。材料剪切强度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最小值为189 MPa,较初始值高10 MPa。剪切模量呈先降低、后提高的现象,在浸泡28 d时,剪切模量最小,为16.4 GPa。结论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经过长期海水浸泡后,拉伸及抗剪切性能略有降低,但降幅不大,抗弯性能下降明显,需要在叶片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时,充分考虑抗弯性能衰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