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223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地震与环境生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瑾冰  郭安红 《灾害学》2001,16(3):87-91,96
基于地震环境生态破坏的实际资料,我们讨论了以下的问题;(1)从Ⅸ度地震烈度开始就会引起环境生态的破坏;(2)初步划分Ⅸ-Ⅻ度情况下地地震对环境生态破坏程度;(3)得出了在发生6.7级-8.5级地震时环境生态破坏的面积;(4)提出了地震引起环境生态破坏的恢复和补救对策。  相似文献   
602.
工业园区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核算方法,是园区科学推进低碳发展的必要前提。本研究剖析了园区碳核算的复杂性,明确了园区“双碳”工作的核心要义,建立了“一芯四核”互馈式园区碳核算方法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应用目标与范围定义、流分析与排放清单建立、碳排放计算、结果解释与决策支撑四个核心环节,四“核”间相互作用、迭代优化,根据园区发展实际进行具象化,并充分考虑向上与所在行政区域碳核算清单、向下与企业碳排放核算兼容,最终服务于准确把握低碳发展内涵、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一关键内“芯”。进一步地,研究阐述了“一芯四核”方法框架各主要步骤,分析了园区碳核算实践中面临的园区边界、核算范围、清单建立、数据质量等方面的难点,提出了基于检验清单的各环节工作原则、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研究为“千园千面”的工业园区提供了科学统一的碳核算理论框架,可为工业园区在低碳转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供决策支撑,为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奠定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603.
Commercial buildings are central to cities and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urban demand for natural resources, including freshwater. Green building benchmarking tools include more efficient water use as key indicator of sustainability. This paper explores options for substituting mains drinking water with an alternative, non-potable water source on a fit for purpose basi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based on a monitoring study of a commercial building in Brisbane, Australia that is harvesting rainwater for meeting non-potable water deman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ystem is only achieving moderate reliability in meeting demand due to operational problems. The case study analysis has highlighted the need to include validation and monitoring to ensure the system is operating as per design intent. The paper also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of other local, non-potable water sources for high-rise commercial buildings, in particular air conditioning condensate and groundwater inflow to a basement wet well. The paper concludes by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local water sources which highlights the need to undertake a site specific investigation to identify a suitable alternative water source, which considers O&M complexity and the capacity of facilities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