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223篇
基础理论   198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赤潮发生时产生的一些海洋生物毒素对人类和海洋动物的安全形成潜在的威胁甚至导致死亡.为从分子水平探讨鱼类中海洋藻毒素的去毒分子机理,采用RT-PCR法克隆了真鲷(Pagrus major)肝脏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和I时相异生素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1A(CYP1A)基因cDNA核心序列,同时,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以β-肌动蛋白作为外参照,在其指数期增长的范围内研究了芳香烃受体(AHR)、ARNT、CYP1A、II时相异生素代谢酶alpha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A1、GSTA2)、rho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R)、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组成型表达水平.结果发现,真鲷ARNT、CYP1A基因cDNA核心序列片段分别长438bp和908bp,分别编码146和302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真鲷与门齿鲷(Stenotomus chrysops)、石首鱼(Micropogon undulatus)ARNT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7.2%、95.2%,与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人、大鼠、小鼠ARNT同源性较低(77.2%~79.3%).真鲷与门齿鲷、金头鲷(Sparus auratus)、欧洲川鲽(Rhombus maximus)、欧洲海鲈(Dicentrachus labrax)CYP1A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为84.8%~94.0%,与斑马鱼、人、小鼠CYP1A同源性较低,为59.6%~77.8%.真鲷肝脏AHR、ARNT、CYP1A、GSTA1、GSTA2、GSTR和HSP70基因组成型表达水平分别为(25.32±6.56)%、(26.22±4.24)%、(146.5±16.06)%、(55.42±3.75)%、(48.82±10.89)%、(79.47±3.13)%、(107.42±14.34)%.  相似文献   
132.
化感物质对小球藻抗氧化体系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李锋民  胡洪营  门玉洁  洪喻  郭美婷 《环境科学》2006,27(10):2091-2094
利用水生植物产生的化感物质抑制有害藻类是1种藻类控制新技术.研究了选择性抑藻化感物质EMA对蛋白核小球藻和普通小球藻抗氧化酶体系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化感物质浓度为0.25 mg/L时,2种藻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高于对照组.但随着化感物质浓度的升高,蛋白核小球藻3种酶活性都逐渐下降,当化感物质浓度为4 mg/L时,SOD活性为0;而普通小球藻的酶活性随着化感物质浓度升高持续升高,都达到对照组的3~4倍.  相似文献   
133.
蛋白核小球藻与DEP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实验方法,得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96hEC50为80mg/L。实验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对EDP有明显的富集与降解作用,富集量和浓缩系数(BCF)都在12h达到最大,分别为9.8mg/g和205。此后富集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96h降到1.8mg/g。BCF在72h内也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并在72h降到最小80,72h以后又随时间的延长而升  相似文献   
134.
双酚F(bisphenol F, BPF)和双酚AF(bisphenol AF, BPAF)作为双酚A(bisphenol A, BPA)的替代品已被投入生产和使用,然而目前有关BPA替代品毒性的数据还很缺乏。本文从急性毒性和应激响应2个方面比较了BPF、BPAF与BPA对非洲爪蛙蝌蚪的毒性。结果表明,48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顺序为BPF(11.01 mg·L~(-1))>BPA(7.54 mg·L~(-1))>BPAF(2.87 mg·L~(-1));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BPAF强于BPA,BPF与BPA相近;BPA和BPAF对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水平有影响,BPF没有影响。本研究提示,BPAF作为BPA的替代品,其毒性强于BPA,而BPF与BPA类似。  相似文献   
135.
家蝇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体壁损伤诱导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产生免疫血淋巴,经沸水浴热变性、减压蒸馏浓缩、Sephadex G-15柱脱盐、CM-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50凝胶过滤等步骤,分离得到一种具抗菌活性的蛋白质,并达电泳纯,结果表明,分离物不具血细胞凝集活性,也不是溶菌酶,而是一种未见报道的抗菌蛋白,经SDS-PAGE测得,该抗菌蛋白Mr=12600,等电点为9.8。  相似文献   
136.
研究了野生和转小鼠金属硫蛋白-I(mMT-I)基因聚球藻7002对Pb、Hg、Cd、Mg、Ni、Cu、Co、Zn和As 9种重金属元素的耐受性,以及重金属对藻细胞生长的半抑制浓度(IC50),并与相关文献进行了比较,旨在为转基因藻的工业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转mMT-I基因聚球藻7002每单位OD750最高可耐受4~5 mmol/L的Pb2 、0.4~0.6 mmol/L的Cd2 和0.8~1.2mmol/L的Hg2 ,耐受性系数分别为1712.4~2140.5、92.9~139.4、331.6~497.3 mg/g;相比野生聚球藻7002,它对Pb2 、Cd2 的耐受性提高了4~5倍,对Hg2 的耐受性提高了100倍左右.野生聚球藻7002的重金属耐受性系数(mg/g)大小依次为:As(Ⅲ)>Pb2 >Mg2 >Zn2 >Cu2 >Ni2 >Cd2 >Co2 >Hg2 ,而转mMT-I基因聚球藻7002的重金属耐受性系数(mg/g)大小依次为:As(Ⅲ)>Mg2 >Pb2 >Hg2 >Zn2 >Cu2 >Cd2 >Ni2 >Co2 .转mMT-I基因聚球藻7002在重金属溶液中生长的IC50明显大于野生聚球藻7002和其他藻,其对Pb2 、Cd2 和Hg2 的IC50分别为96.60(72 h)、3.94(72h)、7.57(96 h)mg/L.  相似文献   
137.
《江苏劳动保护》2008,(1):46-46
有很多种食物可以预防职业病,有效地降低职业病的发生。 摄影、拍X光片和微机操作人员,由于经常接触放射线,应多吃高蛋白食品,以补充因放射线损害引起的组织蛋白质的分解。多饮些绿茶,有利于加快体内放射性物质的排泄。还应多食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相似文献   
138.
重金属镉胁迫下鲫鱼不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一定环境条件下,重金属镉(Cd)胁迫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不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为(16.5±1.0)℃时,平均体长(15.32±0.63)cm、体重(310.60±5.69)g的鲫鱼不同组织中MT含量的本底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含量顺序为肝脏(3.018±0.023)~(3.226±0.010)υg·g-1>肾脏(2.663±0.009)~(2.852±0.003)υg·g-1>鳃丝(1.523±0.017)~(1.623±0.009)υg·g-1 >肌肉(1.432±0.011)~(1.474±0.005)υg·g-1,且相对比较稳定.在0.005 mg·L-1、0.050 mg·L-1、0.100 mg·L-1、0.250 mg·L-1和0.500 mg·L-1的Cd2 胁迫下,鲫鱼4种组织中MT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先升高后稳定,且在0~6 h内MT含量的增加速率最大;鳃丝、肝脏和肾脏3种组织中MT含量在12 h时达到峰值,随后略有下降并趋于稳定;肌肉中MT含量在24~96 h达到峰值.鲫鱼4种组织中MT含量在12 h内的增加量与Cd2 的质量浓度显著相关,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这表明水体中Cd2 可诱导鲫鱼组织中MT的合成与表达,且诱导时间主要在前12 h内.鲫鱼肝脏、肾脏和鳃丝组织中的MT可作为评价外源重金属Cd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9.
浑河野生鲫鱼体内重金属污染水平与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浑河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分析测定了浑河野生鲫鱼体内重金属的残留水平以及肝和鳃组织中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对鱼体各组织中Cr、Cd、Pb、Cu和Zn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各组织重金属含量的排序为肠>肝>鳃>肌肉,且Zn含量最高(17.49~ 176.01 mg·kg-1,以湿体质量计算),Cd含量最低(N.D.~...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