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56篇
综合类   367篇
基础理论   342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2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91.
天目湖沙河水库水生态安全状况长期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构建更为合理的个性化水库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东南低山丘陵地区水源地型水库天目湖沙河水库为例,基于2010~2020年逐月水生态监测数据,分析了水库水生态安全状况长期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以满足沙河水库水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季节上,夏秋季SD相对较低,而总磷(TP)、浮游植物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和蓝藻生物量(BMc)相对较高;空间上,不同区域的水体透明度(SD)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年均值呈现河流区 < 过渡区 < 湖泊区的现象,其他指标均呈现出河流区较过渡区和湖泊区高的现象;垂向上,5~9月随热分层出现,许多指标出现分层,其中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MIB)和Chl-a在水深4 m处出现最大值,硅藻生物量(BMb)和BMc最大值分别在水深2 m和0.5 m处出现.基于水生态指标的变化特征认识,应充分考虑水库水生态安全的时空差异性,将水生态安全风险较高的春夏季作为评价期,以Chl-a为核心指标,结合SD和MIB等指标,通过建立关键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关系,构建了沙河水库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沙河水库10年来水生态安全状况整体优良,但年际波动较大,不同区域的得分差异大,对于存在热分层的区域应采取季节性分3层采样调查数据进行评估.本研究表明在湖库水生态安全管理中选取个性化方案监测评估的必要性;总磷偏高和藻类疯长引发的水体透明度下降和异味物质含量升高是影响亚热带地区水库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因素,年际间较大尺度的水文气象条件变化给水库水生态安全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92.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进入法治化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应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契机,在抓好排污许可证数量的基础上狠抓质量提高,坚持走好精细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道路;在建立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建成核心制度,推动排污许可制与环评、总量控制、生态环境统计、监督执法等相关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的系统联动,扩大排污单位、环境要素覆盖面,强化固定污染源"一证式"执法监管和贯穿全周期监管,全面服务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493.
广东省是全国排污许可全覆盖任务最重的省份,其固定污染源数量居全国首位。本文系统梳理了广东省在排污许可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排污许可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从"一证式"管理角度出发,提出进一步做好制度落实的思考与建议,为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94.
宁夏沿黄地区生态功能重要,但自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环境质量总体为全国平均水平,但局部局地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部分自然资源具有一定优势,但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偏低。近年来,沿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但受本地自然本底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影响,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任务仍然艰巨。我国相关部门应围绕生态建设与修复、环境保护与治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三大领域,统筹谋划、系统治理、协同推进,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相似文献   
495.
胡聃  赵丹  郭振 《自然资源学报》2017,32(11):1968-1982
人工构筑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自然耦合关系的基本作用单元。自然要素中的水、土、气、生通过人工构筑物这一基本单元作用或影响人的生存、健康与发展,而人通过构筑物作用或影响自然中的水、土、气、生,进一步进化成人为主导、构筑物为基础、自然要素为条件的城市生态系统。论文综述了近年来人工构筑物多尺度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评述了人工构筑物对土壤(水)、大气、生物生态影响的前沿动态,提出了各研究分支的关注重点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了人工构筑物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学问题与挑战,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基本发展走向。论文认为,构筑物生态影响涉及城乡水、土、气、生及人的健康等不同方面,现有的相关研究分散而局部,且受技术方法局限,分析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研究面临巨大的转型挑战。未来构筑物生态学研究需要多学科、多尺度、多层次的系统化方法与技术的推动,城乡生态观测与实验技术的发展、多源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智能计算方法的创新是该领域取得重大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相似文献   
496.
How simple can a model be that still captures essential aspects of wildfire ecosystems at larg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The Drossel-Schwabl model (DSM) is a metaphorical forest-fire model developed to reproduce only one pattern of real systems: a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fire sizes resembling a power law. Consequently, and because it appears oversimplified, it remains unclear what bearings the DSM has in reality. Here, we test whether the DSM is capable of reproducing a pattern that was not considered in its design, the hump-shaped relation between the diversity of succession stages and average annual area burnt. We found that the model, once reformulated to represent succession, produces realistic landscape diversity patterns. We investigated four succession scenarios of forest-fire ecosystems in the USA and Canada. In all scenarios, landscape diversity is highest at an intermediate average annual area burnt as predicted by the 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a model based solely on the dynamics of the fuel mosaic has surprisingly high predictive power with regard to observed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wildfire systems at large spatial scales. Parsimonious models, such as the DSM can be used as starting points for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more structurally realistic but tractable wildfire models. Due to their simplicity they allow analytical approaches that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under increasing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497.
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岩  欧名豪  赵庚星 《生态环境》2010,19(2):398-403
开展土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土地整理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整理过程改变了地表生态系统,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近年来,土地整理项目对所在区域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土地整理的实施必然产生相应的生态环境效应,对项目区及其背景区域的水资源、土壤、植被、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综观当前的研究现状,对于这些影响尚缺乏定量化的评价标准、指标及方法。针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需要,该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从生态系统层次上建立起由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侵蚀指数、土地适宜性指数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详细内容及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指数和法构建了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模型,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通过计算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的EI进行比较分析,为定量化评价土地整理项目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提供了依据。该文结合山东宁阳县的土地整理实践进行了评价应用和检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该研究为土地整理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化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98.
Urbanization often exerts multiple effects on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organisms, including changes in biodiversity,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ecosystem functions. However, th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river phytoplankton in subtropical urbanizing watersheds remain largely unknown. Here, we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i.e., biomass,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and function(i.e.,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in a subtropical river at watershed sca...  相似文献   
499.
采用参与性评估方法,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植被情况,巴卡小寨(村级)农地景观生态可分为林地、耕地、园地、庭院、荒地5个类型11个亚类型,其中轮歇地约占小寨总面积的1/2,橡胶园约占1/4。随着人口增加,轮歇地面积减少,轮歇周期缩短,复种指数提高,轮歇地逐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橡胶园的开发,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发展前景不乐观。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00.
Estuarine and shallow coastal systems (ESCS) are recognized as not only significant organic carbon reservoirs but also emitters of CO2 to the atmosphere through air–sea CO2 gas exchange, thus posing a dilemma on ESCS’s role in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measures. However, som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oastal waters take up atmospheric CO2 (Catm), although the magnitude and determinants remain unclear. We argue that the phenomenon of net uptake of Catm by ESCS is not unusual under a given set of terrestrial inputs and geophysical conditions. We assessed the key properties of systems that show the net Catm uptake and found that they are often characteristic of human-dominated systems: (1) input of high terrestrial nutrients, (2) input of treated wastewater in which labile carbon is highly removed, and (3) presence of hypoxia. We propose that human-dominated ESCS are worthy of investigation as a contributor to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