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9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水文估算方法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文学出发,考虑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的形成和运移规律,结合当前水文水质资料,提出了一种简易的流域污染负荷划分的估算方法,并应用到莱州湾的小清河流域.结果表明,该估算方法对小清河流域的污染治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Melanin-based ornaments are often involved in signaling aggression and dominance, and their role in sexual selection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We investigated the functions of a melanin-based plumage ornament (facial ‘mask’) in male Eurasian penduline tits Remiz pendulinus in the contexts of male–male aggression, mating success, and parental care. The penduline tit is a passerine bird with a unique mating system in which both sexes may mate with several mates in a breeding season, and one (or both) parent deserts the clutch. Our study revealed that mask size of males is more likely an honest signal used by females in their mate choice decisions than a trait involved in male–male competition. First, mask size increased with both age and body condi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mask may signal male quality. Second, males with larger masks paired more quickly and had more mates over the breeding season than males with smaller masks. Third, we found no evidence that male mask size signals male–male aggression or dominance during competitive encounters. The increased mating success of large-masked males, however, did not translate into higher reproductive success, as nestling survival decreased with mask size. Therefore, we conclude that there is either no directional selection on male mask size or males with larger masks receive indirect, long-term benefits.  相似文献   
53.
陕甘宁地块上广泛分布的黄土地层的破坏是黄河水患的主要原因,黄土地层有一定的抗侵蚀能力,但当被开垦时,其抗侵蚀能力会大幅降低,在陕甘宁黄土地层分布区减少,以至最终基本停止农耕而瞠步代之以林草,确系治黄的根本方略,陕北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河泥沙最主要的来源地,但区内黄土地层受侵蚀的状况却具有分带性,北东和北西两组基底断裂构造对其有重要影响,并对毛乌素沙漠的位置以及无定河环形构造的活动状况有一定控制作用,这些都是在陕北开展山川秀美工程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因素,由此得到启迪;在开发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和减灾工作中,必须首先认识环境的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54.
农户兼业阶段性分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农户兼业的阶段性分化其本质是农户之间兼业进程的不统一,进而导致了严重的农村社会分化问题。本文利用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当前农户兼业阶段性分化的现状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利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兼业阶段性分化的原因,得出了阻碍农户兼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显示,家庭人力资本稀缺是农户实现兼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农户无法进行非农工作主要是受到家庭人口规模小、老龄化严重的限制,这一部分农户家庭生活水平低,面临严重的"贫困陷阱"。政府直接干预土地流转使部分农户被动退出了农业生产,形式上实现了农户兼业进程的统一,但损害了农户的土地权益,造成农村土地产权不稳定,降低了农户自发性退农倾向,妨碍了土地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质上对农户兼业进程起到了阻碍作用。此外,由于土地承包经营证书对承包经营权权能、地块四至等信息界定不清晰,对农户兼业进程的发展没有刺激作用。综合以上结论可知,土地产权以及农户家庭人力资本是导致当前农户阶段性分化的主要原因。政府不应对农村土地市场进行直接干预,而应通过完善农村社保体系、扶持农户非农就业、加快新一轮土地确权发证工作以促进土地市场与农户兼业进程的发展,在市场机制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环境下合理实现土地的集中与农业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55.
本文采用考虑反馈性出口隐含碳的MRIO模型,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14个制造业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基于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的视角,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自主研发、模仿创新显著降低了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而国外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能够显著降低其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效果受到制造业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即只有中国制造业在GVC中的分工地位越过门槛值后,技术进步路径才能显著降低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此外,将制造业分为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三类,发现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还存在着显著的行业差异。因此,中国制造业应充分发挥中间品进口、自主研发、模仿创新在降低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中的作用,在引进FDI和国外技术的过程中,优先考虑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低碳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同时,中国制造业还应积极培育自身竞争优势,构建自我主导的国内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体系,主动嵌入全球创新链,提升中国制造业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此外,政府应根据技术创新和引进政策在不同制造业行业中的执行效果,有所侧重地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56.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针对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以后,制造业空间可能存在的变动,在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专业化指数和基尼系数2种方法来定量分析江苏省21个沿江省级以上开发区空间分工、制造业集聚和转移态势。结果表明:(1)2002~2006年江南沿江开发区通过向江北沿江开发区转移部分传统产业,逐渐形成了江南沿江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心”和江北沿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围”的空间分工格局;(2)江南沿江开发区内部、江北沿江开发区内部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工关系;(3)受开发区发展阶段、区域产业政策、本地化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并未发现理论预期的普遍存在的产业集聚现象,仅纺织服装、石化、电力、塑料橡胶等产业呈现集中趋势.  相似文献   
57.
通过1:25万区调工作,对变质岩区采用了构造一地(岩)层法填图,区域性标志层的追索与对比,以及所获得的同位素年龄成果,对研究区长期存在的同物异名及同名异物的现象得到了较好的理顺。根据溪口岩群的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变质变形特征,将其划分为佛子坑、板桥、木坑、郑家坞四个岩组。溪口岩群和双桥山群、双溪坞群应属大致同时、但在不同大地构造背景下不同沉积环境的产物,溪口岩群与双桥山群、双溪坞群层位相当,但岩性组合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8.
浅论城市生态区划的原则、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合在秦皇岛市所作的生态区划研究工作,对城市生态区划的原则、方法及其应用进行论述,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登记、土地开发度评价、生态适宜度分析和土地开发优先顺序评价。  相似文献   
59.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57,自引:7,他引:157  
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是《21世纪议程》中对各国提出的科学技术优先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部已开始了该研究项目。论文就此对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从整体上进行了探讨。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 ,分析归纳了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状况及可借鉴之处 ;指出在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与评价的研究中 ,必须从3个方面开展深入探讨。第一是土地利用分区及制定区域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第二是研究制定主要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 ;第三是研究制定典型区域(以县域为单位)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只有把3个方面的研究有机融合起来 ,互相反馈 ,互为依存 ,才能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0.
Hosts of avian brood parasites use a variety of defenses based on egg recognition to reduce the costs of parasitism;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is rejecting the parasitic eggs. Two basic recognition mechanisms are possible: “true recognition”, whereby hosts recognize their own eggs irrespective of their relative frequency in the clutch, and minority recognition (or “recognition by discordancy”), whereby hosts respond to the minority egg type. The mechanism of recognition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studied in a handful of species parasitized by interspecific brood parasites, but the mechanism used in defenses against conspecific brood parasitism is unknown. I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the mechanism of egg recognition in American coots (Fulica americana), a species with high levels of conspecific brood parasitism, egg recognition, and rejection. I swapped eggs between pairs of nests to alter frequencies of host and “parasite” eggs and then used two criteria for recognition: egg rejection and nonrandom incubation positions in the clutch. Eight of 12 nests (66%) given equal frequencies of host and parasite eggs showed evidence of true recognition. In contrast, only one of eight (12.5%) nests where host eggs were in the minority showed evidence of recognition by discordancy. The nonrandom incubation positions of parasitic eggs indicates that birds sometimes recognize parasitic eggs without rejecting them and provides a means of assessing recognition on a per nest basis in species with large clutches. Adaptive recognition without rejection may also be an important evolutionary stepping stone to the evolution of egg rejection in some tax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