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8篇
  免费   742篇
  国内免费   1840篇
安全科学   434篇
废物处理   252篇
环保管理   875篇
综合类   5985篇
基础理论   514篇
污染及防治   555篇
评价与监测   443篇
社会与环境   165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368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61.
为解决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中PT(抽出处理)和PRB(渗透性反应墙)存在的一些不足,搭建了MET(多级强化地下水修复技术)小试装置,以NH4+-N为目标污染物,研究MET对地下水中NH4+-N的去除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在进水水力负荷为14.68 m3/(m2·d)、ρ(NH4+-N)为25.0 mg/L的条件下,装置连续运行45 d,NH4+-N去除率呈先降后升、平稳后再下降的趋势,平均值达90%以上.出水ρ(NH4+-N)平均值为2.0 mg/L,其中,硝化作用和微生物同化作用使ρ(NH4+-N)平均下降13.9和5.2mg/L,分别占进水ρ(NH4+-N)的54%和20%;植物作用、基质永久吸附作用和挥发作用分别使ρ(NH4+-N)下降2.9、0.7和0.7mg/L,占进水ρ(NH4+-N)的12%、3%和3%.综上,MET对地下水中NH4+-N的去除率可达90%,实现了高效去除NH4+-N的目标.  相似文献   
962.
河流氧化亚氮产生和排放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氧化亚氮(N2O)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重要温室气体.由于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导致河流系统中氮的可利用性增加,河流生态系统的N2O排放量正日益增长.本文对国内外河流水体N2O溶存浓度和饱和度、水-气界面排放通量及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等数据进行了收集,并总结和分析了河流生态系统中N2O的产生机制及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63.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废弃油气井可能在向空气中释放大量重要温室气体——甲烷。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这项研究主要基于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个废弃油气井的甲烷流出量进行的直接测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3年到2014年的7个月中对这些油气井进行了近100次测量,并发现所有的废弃油气井都释放甲烷——无论这些油气井位于森林、湿地、草地还是江河流域。研究称,如  相似文献   
964.
基于佛山市2.7万条稳态加载模拟工况法(ASM)的尾气排放检测数据,在分析了总体排放劣化特征随行驶里程呈规律性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分类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在用轻型汽油车的排放劣化增长模型及不同排放标准机动车的排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线性增长模型能很好地表现CO,HC,NO三种污染物随行驶里程的劣化规律;不同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排放特征差异很大,国零、Ⅰ、Ⅱ排放水平很高,对总体排放影响较大.研究结论对于预测机动车污染变化趋势,完善在用车检查/维护制度等方面可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65.
废弃物处理所释放的甲烷、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是温室气体排放估算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海南省废弃物处理固体废弃物填埋、焚烧、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得出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2010年海南省城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以CO2当量计算总量为65.79万吨,同时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约为30%,并提出拟采取的降低不确定性措施,为今后不断完善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6.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挥发酚时,通过对实验方法及4-氨基安替吡啉溶液配制的改进,达到了简化操作步骤和降低检出限的目的。此方法达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并对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可靠,在样品检测中优于原方法。  相似文献   
967.
油田环境监测站在油田回注水挥发酚的测定中,一直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分光光度法(与GB7490-87等效)。环保部2009年发布实施的《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503-2009代替GB 7490-87》后,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田回注水中的挥发酚。通过两种方法的应用比较,表明直接分光光度法更适合于油田回注水中挥发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968.
本文介绍了华能金陵电厂百万机组环保超低排放改造的技术路线、方案及改造情况,对改造项目过程管理及改造成果进行了浅述。  相似文献   
969.
2012年4~10月采用自制沉降颗粒收集装置收集主养草鱼和黄颡鱼池塘生态系统中沉降颗粒物,开展了颗粒物质的垂直沉降量以及沉降颗粒中碳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组成及沉降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可以显著提高池塘颗粒物质的垂直沉降量,主养草鱼池塘中颗粒物质垂直沉降量显著高于主养黄颡鱼池塘(p0.01),且两种养殖模式池塘颗粒物质沉降量随着养殖时间推进有显著增加的趋势。主养草鱼的池塘中颗粒物质垂直沉降量在100.39~414.66g/(m2·d)之间变化,平均为224.46g/(m2·d),主养黄颡鱼池塘中沉降颗粒物质垂直沉降量在34.14~272.91g/(m2·d)之间变化,平均为155.18g/(m2·d)。两种养殖模式沉降颗粒的碳氮磷成分在养殖周期内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主养黄颡鱼池塘沉降颗粒中TN、TC、TOC和TON的含量均比同时期主养草鱼高,且均随着养殖时间的推进,沉降颗粒中碳氮磷的总量呈增加趋势。两种养殖模式池塘沉降颗粒中的C/N比值与沉积物中的C/N比值较为接近,表明沉降颗粒与沉积物营养物质来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养殖系统内养殖对象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对颗粒物质的产生以及沉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0.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氮肥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硝酸铵、磷酸二铵、复合肥、尿素、碳酸氢铵5种不同含氮量的氮肥温室气体排放,为碳足迹标识评价提供借鉴和数据基础。分析优选有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氮肥种类。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结果表明:硝酸铵6.3543kg CO2eq/kg,磷酸二铵14%含氮率和17%含氮率分别为2.4416kg CO2eq/kg、2.7792kg CO2eq/kg,复合肥7%含氮率和13%含氮率分别为1.9721kg CO2eq/kg、2.6473kg CO2eq/kg,尿素9.2627kg CO2eq/kg,碳酸氢铵4.0132kg CO2eq/kg;相同含氮量情况下,磷酸二铵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相对较少,是控制氮肥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优选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