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5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2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37篇 |
综合类 | 132篇 |
基础理论 | 7篇 |
污染及防治 | 44篇 |
评价与监测 | 11篇 |
社会与环境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133.
为降低砖瓦隧道窑烟气含氧量,使烟气中的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设计了正交实验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影响砖瓦隧道窑烟气含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调整了相关参数并进行了现场运行测试及数值模拟方法的实测验证。结果表明:现场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降低排烟风机入口压力、急冷风机风量和冷却风机风量有利于降低烟气含氧量;以标况排烟风量为评价指标,各因素对烟气含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排烟风机入口压力>急冷风机风量>余热风机入口压力>冷却风机风量。在隧道窑稳定运行情况下,仅通过调整排烟风机运行状态进行烟气含氧量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烟气含氧量由调控前的18.24%降低至16.57%~17.12%,标准状态下烟气量由24 000 m3·h−1降至19 000~20 000 m3·h−1。在该隧道窑排烟风机运行状态优化调整后,已稳定运行6个月,且烟气含氧量稳定控制在18%以下。本研究结果可为隧道窑烟气含氧量控制及烟热分离系统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含油污泥是石油石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油固体废弃物,现有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主要解决了油泥中油气资源的部分回收,未实现油泥的彻底无害化.采用能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检测手段,检测了不同油田含油污泥的成分、热值及重金属含量,并与水泥生产的相关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灰分中氧化钙、氧化硅等含量总和均大于80%;灰分中重金属含量基本满足《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2008中水泥熟料重金属含量要求,可作为水泥生产的替代原料.采集的各油田含油污泥平均热值达17.6 MJ/kg,大部分含油污泥都可以作为水泥生产的替代燃料.同时,水泥窑协同处置含油污泥时有害有机物被彻底分解,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能真正实现含油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35.
喷射系统是水泥窑烟气SNCR脱硝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产5 kt新型干法水泥烟气SNCR脱硝项目中的喷射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压力设计、分配调节设计、喷枪布置和喷枪雾化能力是影响烟气脱硝效率的关键因素。在氨水质量分数为13.5%,喷入点温度904℃,n(NH3)/n(NH3)为1.2条件下,系统压力能够稳定运行在0.3~0.6 MPa之间、喷枪雾化颗粒度平均直径在50 μm左右、喷枪在分解炉上的垂直安装角度为75°时烟气NOx浓度由原来的720 mg/Nm3降低到206 mg/Nm3,脱硝效率能达到70%,远低于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限定要求。对同类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SNCR脱硝技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6.
以锌冶炼废水污泥中锌、铅挥发反应特性为基础,对回转窑焙烧污泥工艺过程物料衡算与热能平衡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高温挥发后,锌、铅金属主要以氧化锌烟尘形式被回收;布袋系统烟尘和表冷管道烟尘中锌占锌总量的65.9%、29.4%,铅的比例分别为55.8%和41.1%。回转窑处理锌冶炼污泥工艺过程是以吸热为主的反应体系,而工艺体系的热量损失达到8.4%。热平衡分析认为,可适当降低回转窑的运行温度,来降低水分蒸发与水淬渣排放的热损失,从而减少锌冶炼污泥焙烧体系热量损耗。 相似文献
137.
138.
为获取尾矿在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应用的技术参数,在对尾矿和粘土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2500t·d-1的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上进行了浙江诸暨铜尾矿替代粘土配料的应用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诸暨铜尾矿按质量分数为1%、2%、3%、5%依次在生产原料中掺配,对试验熟料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和矿物组成X射线衍射(XRD)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铜尾矿生产得到的熟料化学组成和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正常,熟料烧成情况良好;与掺粘土熟料相比,掺铜尾矿熟料矿物组成结构有所调整,早强和高强矿物含量有所增加.熟料物性检测表明,掺铜尾矿生产得到的熟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熟料各龄期强度指标与掺粘土熟料相比略有提高.掺铜尾矿配料与粘土配料主要生产运行指标统计分析表明,试验过程在干法回转窑生产运行稳定的情况下,掺铜尾矿配料较粘土配料,其熟料平均日产量提高10.07%,熟料标煤耗降低8.29%. 相似文献
139.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use of de-inking sludge from a paper recycling mill as feedstock material in the manufacture of cement mortar products, including masonry blocks and mortar renders. Both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rtar specimens containing various amounts of de-inking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addition of de-inking sludge to cement mortar at a fixed water-to-cement ratio significantly reduced flow properties and increased setting time. Water absorption and volume of permeable voids of cement mortar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 dosage of de-inking sludge, with a corresponding reduction of bulk density. The 91-day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mortar samples with 2.5 wt% and 20 wt% de-inking sludge loadings retained 83% and 62% respectively of the reference mortar strength. The corresponding drying shrinkage increased by up to 160% compared to reference samples. However, a de-inking sludge loading of up to 2.5 wt% did not significantly alter measured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espite the high moisture absorbance of de-inking sludge due to its organic matter and residual cellulose fibre content, it serves as a potential supplementary additive and its cellulosic content proving to be an active set retardant to cementitious masonry products. 相似文献
140.
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能同时实现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是最有效的处理危险废物的方法。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实现废物处置与水泥生产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