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532篇
安全科学   202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295篇
综合类   1150篇
基础理论   23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61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183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51.
可燃垃圾的焚烧热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燃垃圾即城市垃圾中不易降解、可燃的有机废物。为寻求城市垃圾高效利用途径,选取可燃垃圾热值的主要影响因素:焚烧原料、破碎粒度、含水率,安排正交试验,通过正交分析,得出各因素对可燃垃圾热值的贡献率:焚烧原料>含水率>破碎粒度;并得出实验材料的最大的热值组合,即未破碎塑料类、自然风干状态,热值为3.902×104 kJ/kg。  相似文献   
952.
基于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和社会嵌入性理论,概括了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社会嵌入性的认知嵌入、关系嵌入、结构嵌入、文化嵌入、政治嵌入。以资源环境经济因素为层一变量,以社会嵌入性因素为层二变量,运用多层统计模型解决了中国省域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问题;利用中国省域的1998年到2013年每个省的资本存量、人力资本、能源消耗、用水量、污染排放指数、国内总产值数据,基于超效DEA方法,测算了中国省域的环境效率;实证分析了嵌入性视角下中国省域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域之间的环境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环境效率的整体差异中,高达90%的份额是由各省环境效率的社会嵌入性不同造成的。显著性直接影响因素为:人均GDP、物流关系嵌入正向影响环境效率,第二产业比重、节能性政治嵌入负向影响环境效率;显著性间接影响因素为:自然保护性政治嵌入增加将削弱第二产业比重与环境效率之间的负向关系,资金流关系嵌入增加将加强天然气使用比重与环境效率之间的正向关系;既是显著性直接影响又是显著性间接影响因素为:认知嵌入既能直接正向影响环境效率又能削弱天然气使用比重与环境效率之间的正向关系。因此,中国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不仅要考虑资源环境经济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场景因素(嵌入性因素)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并且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环境效率的长期稳定提高。此外,本文也是建立适合社会嵌入性理论实证分析方法的一种尝试,实证结果有助于改善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嵌入性理论缺乏实证分析的局面。  相似文献   
953.
ABSTRACT: Liquid dominated geothermal systems are expected to account for most of the growth in geothermal energy production in the coming decades. Production of water from such systems could significantly augment fresh water supplies. The feasibility of water exploitation is clouded by potential problems related to seismic impacts, land subsidenc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geothermal brines. If these problems can be overcome at little cost, desalination of brines may be feasible. Estimates of water production costs are presented for a variety of desalination technologies, plant sizes and brine water compositions. These estimates show that production costs will range from $139.10/A.F. to $436.00/A.F. at the plant boundary. Economies of scale and brine composition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cost. Production costs are substantially in excess of the value of water in alternative uses. However, in certain unique situations, it may be efficient to desalt brines for use in upgrading the quality of municipal water, industrial process water and irrigation water. Unique situations aside, geothermal brines are not likely to provide an economical source of fresh water in the absence of striking changes in the patterns of supply and demand for water.  相似文献   
954.
采用真空吸滤和挤压过滤两段组合式提取装置两次提取麦草浆黑液,能获得高且稳定的黑液提取率。探讨了黑液提取率与浆料洗涤时间、水量的关系及洗后浆所达到的洗净程度等。  相似文献   
955.
半干法脱硫除尘装置的研究及工业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灰乳喷雾干燥法脱硫,再配上双筒旋风高效除尘装置,实现了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双功能一步法,克服了湿法脱硫常见的二次污染的问题。同时,运行费用低廉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设备阻力小。  相似文献   
956.
通过对某铜矿水平矿柱回采中的结构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探讨了有限元计算结合结构可靠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表明,这对矿山工程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7.
交变电场中电凝并收尘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应用类似于Williams求声凝并系数的方法导出异性荷电粉尘在交变电场中的凝并九,根据并于粉尘凝并过程趋于“自保分布”的概念,建立了多分微性粉尘粒度分布随凝并变化的函数式,异性荷电粉尘在交变电场中的凝并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双区电凝并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不仅高于电除尘器,而且优于三区电凝并除尘装置。  相似文献   
958.
中心流场湿式除尘器通过在筒体内设置导流百叶窗来减轻内涡旋 ,使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大大降低 ,同时在筒体上设两根进水管 ,采用湿式除尘 ,又提高了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本文介绍了该除尘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试验台系统的设计以及主要性能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59.
网络有效性:评价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一个新指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旅游区的游径往往是这种影响的集中体现地。游径的构建方式、空间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但目前景观生态学中相关的廊道指标不能对此做出有效的评价。论文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研究地,克服现有廊道指标只单一考虑空间特性的局限,将廊道的空间格局与生态功能结合起来,采用运筹学的方法,提出网络有效性这个新的指标。在九寨沟案例研究地的应用表明,与传统景观生态学指标连通度和环通度相比,网络有效性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游径的利用状况,也能够较好地反映旅游的环境影响程度,从而为旅游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0.
根据纤维层表面过滤的“尘滤尘”现象 ,应用颗粒过滤理论建立了纤维层表面非稳态过滤效率的数学模型。对比研究表明该模型能较深刻地揭示了非稳态过滤过程随过滤时间的变化规律 ,从而对深化纤维过滤器的净化机理的认识、提高过滤效率、延长滤料使用寿命、加强清灰管理等方面有理论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