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为了解流域地形空间参数和其它参数的精度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AnnAGNPS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利用三峡库区黑河小流域观测资料校准了AnnAGNPS模型,分析了1.5-12.5m格网尺度DEM对地形参数和模型负载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5~12.5m格网尺度DEM对流域径流量、洪峰流量、总N输出影响不显著,但对泥沙、总P、有机碳输出影响显著.三峡库区类似小流域宜采用5m格网尺度DEM,AnnAGNPS模型较不适合于尺度较小、坡度较大的小流域泥沙负载预测.  相似文献   
22.
青藏高原短波辐射分布式模拟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基于太阳辐射参数化传输模型,结合MODIS每日两次的大气产品和DEM,构建了太阳短波辐射分布式模型,对青藏高原2007年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与总辐射分布状况进行了模拟,并利用研究区站点实测值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其中日值数据直接辐射的相关性分别为0.72(拉萨)和0.82(格尔木),散射辐射分别为0.71(拉萨)和0.70(格尔木),总辐射相关性大都在0.70以上;旬值数据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性大都在0.90以上。模拟结果表明:实际天气情形下青藏高原年平均直接辐射量为4 244 MJ/m2,年平均散射辐射量为2 348 MJ/m2,年平均总辐射量为6 592 MJ/m2。直接辐射与总辐射的空间分布主要受纬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影响,且地形对地表短波辐射的影响大于纬度的影响;散射辐射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地形起伏与大气状况。  相似文献   
23.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是构建三维模型的基础数据。DEM的一种数据格式GRID通过二维的格网灰度描述地形的起伏,另一种数据格式TIN通过连续三角面模拟地形表面。文章根据DEM对地形高程变化敏感这一特性,选取地形起伏大和地貌类型多样的山地丘陵地区—白云山区域作为研究区,在ARCGIS环境下将二维等高线数据转化为三维地形表面,以TIN为基准高程叠加区域内的矢量图层和遥感影像图,最终构建区域环境的三维景观模型.并以模型为基础,假设区域内的磨刀坑水库在无源淹没的情况下,应用三维分析功能计算水库淹没地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相似文献   
24.
电磁环境仿真中,针对一种常见的电磁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地形剖分方法来加快射线追踪计算。当发射机与接收机相距较远时,将包含发射机的较小区域和包含接收机的较小区域分别用较密的网格进行剖分,其他的地形用较粗的网格进行剖分。大量的仿真测试证明了该加速算法的高效性,其能在保证仿真精度的情况下减少仿真时间。  相似文献   
2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射线追踪算法的复杂电磁环境仿真计算的加速方法,同时结合并行系统来共同加速仿真计算。对地形DEM数据进行Daubechies4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地形滤波在一定范围内有效降低了其复杂度。继而搭建并行计算系统,将滤波后的地形应用到多个辐射源的仿真建模并行计算,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仿真计算速度。经过对该方法进行多次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提高复杂电磁环境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26.
从长江口南汇东滩冲淤变化探讨合理选择促淤造陆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上海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迅速增加,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按相关规划预计,至2010年,上海市建设用地总需求2 267.80 km2,现有建设用地存量2 224.39 km2,未利用的土地仅有9.00 km2,因此围垦造地是上海目前和今后解决人—地矛盾的根本出路所在。河口海岸地区动力条件复杂,地形变化剧烈,如何选择围垦促淤造陆与疏浚促淤造陆边界尤为关键。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长江口南汇东滩1996~1999年的冲淤演变规律,结果表明:0.5~1 m高程带为南汇边滩冲淤平衡带,年平均冲刷率为0.007 m/a,在此带以上,滩涂多年的结果表现为淤积,此带以下,滩涂多年的结果表现为冲刷。结合长江口水文泥沙的实测资料分析结果,根据低滩围垦造陆实践和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的实际情况,认为长江口低滩围垦促淤造陆和利用工程促淤造陆的边界定在0.5~1 m之间较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27.
林元茂  李建  韩立 《灾害学》2019,(4):35-40
灾后地形变化复杂,基于单一线性模型的测量测绘方法,测量灾区坡度陡、高差大等复杂地形时,无法有效拟合复杂地形趋势、获取高程点精度差,导致测量精确度较低。设计一种用于灾后复杂地形区域的测量测绘模型,在外部DEM辅助下精化灾区地形DEM,对灾区遥感InSAR影像进行干涉定标,实现干涉影像与外部DEM的精准对应;将多模型的线性回归策略与灾后复杂地形趋势相拟合,对解缠干涉影像图中全部影像快,通过多模型的线性回归,逐个像素精确的去除相位解缠中多余相位,过滤无价值高程点,得到有效灾区地形高程图,从中采集精确地灾后复杂地形区域高程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提高灾后复杂地形区域绘图精确度,对总体灾区地形InSAR影像测量效率高,测量的平均高程误差为±6.2cm,比单一线性模型低±3.77cm。  相似文献   
28.
不同地貌单元,其汇流阈值的界定差异较大,而不同的汇流阈值直接影响河流长度、河网密度以及集水区面积的提取结果,因此,汇流阈值的界定是提取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关键.以叶尔羌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对叶尔羌河上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提取结果,确定适宜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探讨不同汇流阈值对叶尔羌河...  相似文献   
29.
以黑河莺落峡流域的精度30m、地形图比例尺1∶5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栅格网为基础,辅以黑河地区水文站点降水资料,运用PRISM算法内插降水要素,充分考虑高程、地形、距离等因子对降水的影响,在内插结果与实测资料对比精度满意的前提下,使用TOPMODEL对黑河莺落峡流域(10009km2)径流流量进行逐日模拟,模型模拟精度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30.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of digital and remotely sensed data such as land use, soil texture, an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in preprocessing data sets for watershed hydrologic modeling and post processing simulation results. However, model inputs and outputs must be transferred between the model and the GIS. These transfers can be greatly simplified by incorporating the model itself into the GIS environment. To this end, a simple hydrologic model, which incorporates the curve number method of rainfall‐runoff partitioning, the ground‐water base‐flow routine, and the Muskingum flow routing procedure, was implemented on the GIS. The model interfaces directly with stream network, flow direction, and watershed boundary data generated using standard GIS terrain analysis tools; and while the model is running, various data layers may be viewed at each time step using the full display capabilities. The terrain analysis tools were first used to delineate the drainage basins and stream networks for the Susquehanna River. Then the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hydrologic response of the Upper West Branch of the Susquehanna to two different storms. The simulated streamflow hydrographs compare well with the observed hydrographs at the basin outl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