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4篇
  免费   3272篇
  国内免费   228篇
安全科学   2006篇
废物处理   113篇
环保管理   1070篇
综合类   4734篇
基础理论   1296篇
污染及防治   663篇
评价与监测   383篇
社会与环境   641篇
灾害及防治   558篇
  2025年   58篇
  2024年   371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626篇
  2011年   671篇
  2010年   520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01.
基于农户行为的土地利用人工社会模型的构造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探讨人工社会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创建了一个模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人工社会模型(LUC-ASM)。该模型以农户和农民为两类主体(agents),模拟分析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影响下,两类主体对自己承包土地利用方式的微观决策所可能产生的宏观效应及其时空变化特征。以鄱阳湖区一个现实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农户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行为特征为准则,利用LUC-ASM模型模拟未来30年内该村落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未来这一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与人口增长结构调整方式、国家土地利用与环保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城市化的影响下,该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将会出现短缺,农村土地有可能被撂荒,需要及早采用政策措施予以避免。总体而言,LUC-ASM模型能够形象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微观驱动机理及各种社会经济与环境因素影响的宏观效应,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02.
Kuo 和 Neilson 的分区段潮交换模式基于 Ketchum 潮冲程理论划分区段,并以各断面的回流系数来反映区段间的交换特征,是一个适合于狭长小潮湾沿程水交换近似估算的简捷有效的模式。本研究对该模式中的混合过程物理简化方式作了更为合理的修正,即引进了“内湾各相邻区段间水体混合交换同时发生”的设定。同时,基于对交换率概念的系统分析,本文还对模式中最重要的特征参数回流系数的特性及其简化确定方法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03.
应用水质模型方法研究河流污染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水质模型对河流污染控制进行研究,经济、方便、有效。讨论了水质模型方法的原理、必然性、种类、建立步骤和应用范围,并以黄浦江为例,对水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04.
对进入水稻田中的氚水在连作晚稻阶段的迁移、输运动态过程的研究表明,滞留于早稻田中的氚水继续为晚稻摄取;与早稻情况一样,氚水中的氚仍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形式滞留在晚稻田各分室中;晚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氚浓度均随时间单调地减少;晚稻地上部及根中的自由水氚及结合态氚浓度在采样期间也基本上随时间降低。  相似文献   
905.
在双膜理论和传质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活性粉煤灰增湿脱硫机理,并建立了简化的脱硫模型,考虑烟气流量和脱硫剂加入量两个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时,将数学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06.
菲尔德斯半岛出露一套第三纪岛孤火山岩,包括高铝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及少量安山岩与英安岩,从早到晚可划分为碧玉山段、玛瑙滩段、化石山段和岩块山段四个岩性段.它们属于同一钙碱性岩浆演化系列,其中高铝玄武岩是其它火山岩的母岩.高铝玄武岩的形成过程可分两个阶段:首先是上地幔楔经过20~25%的部分熔融生成原生橄榄拉斑玄武质岩浆,然后原生岩浆再经40%的矿物分离结晶作用(其中橄榄石占30%,单斜辉石占70%)而分异形成高铝玄武岩浆.  相似文献   
907.
介绍了面向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实现,利用遥感影像配合矢量图实现地理信息支撑平台,满足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过程中地图浏览、查询定位、空间分析、事故影响范围模拟计算及可视化展示、专题图及属性浏览、动态信息集成等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908.
印染污泥混燃特性及其燃烧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了广东某印染污泥(YR)、造纸污泥(ZZ)及两种市政污水污泥(LJ、KFQ),利用热重法对不同来源污泥的单一及混合样在不同焚烧条件下进行了热重实验研究,并通过TG-DTG曲线计算了各试样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获得了其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各单一试样的燃烧主要分为水分析出、挥发分析出、固定碳燃烧和残留物的燃烧和分解4个燃烧阶段,其中挥发分的析出制约着YR、KFQ、LJ污泥的整个燃烧过程,而ZZ污泥还受到固定碳燃烧阶段的显著影响.当向印染污泥中加入50%的KFQ市政污泥后,YR污泥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和可燃性指数分别提高了将近2倍和1.6倍.富氧(CO2/O2)燃烧可以提高印染污泥的后期燃烧强度,降低印染污泥燃烧阶段活化能,促进印染污泥的综合燃烧性能.采用积分法(Coats-Redfern方程)计算得到各燃烧阶段反应的机理方程及相应的活化能参数,发现第一挥发分峰前取反应级数n=0.5、峰后n=2,可描述各自阶段的燃烧反应机理,而第二挥发分峰没有显著规律.  相似文献   
909.
采用一种简单高效的制备方法,利用SiO2为模板制备出具有更高催化活性的介孔氮化碳材料(mpg-C3N4),并通过透视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脱附测试(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光电子能谱(XPS)对mpg-C3N4的形貌、组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mpg-C3N4表面存在大量直径约12nm的孔状结构,与g-C3N4相比,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大,并因此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使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荧光光谱(PL)对其光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介孔材料的引入使得氮化碳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并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从而提高对可见光利用效率.通过对诺氟沙星(NOR)的降解与吸附实验研究表明,NOR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和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而mpg-C3N4对NOR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表明NOR的光催化降解主要发生在催化材料的表面且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实验表明mpg-C3N4在30min内可以吸附56.78%的NOR,降解实验显示,光解1.5h后,超过90%的NOR可被降解.相比体相g-C3N4,mpg-C3N4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pH值影响实验表明pH值约为7.41时达到最佳降解效果,主要归因于药物形态与材料表面电荷作用.淬灭实验表明O2·-和h+是降解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910.
针对河流水污染应急响应过程中污染源排放历史迟知、未知的问题,结合多种群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利用一维河流水质模型和水质监测数据,研究建立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河流水污染定量源反演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污染源排放历史的识别与重构.将该方法应用于美国特拉基河流的3个不同流量下的示踪剂实验中,对示踪剂排放历史进行定量源反演分析.结果表明:IGA算法对高、中、低不同流量下的3次示踪剂实验均可以很好的重构和识别示踪剂排放历史,对于实际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的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IGA算法在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为河流水污染精准溯源与治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