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4篇
  免费   1011篇
  国内免费   1881篇
安全科学   2258篇
废物处理   231篇
环保管理   1862篇
综合类   5257篇
基础理论   1291篇
环境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711篇
评价与监测   751篇
社会与环境   658篇
灾害及防治   591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434篇
  2021年   478篇
  2020年   453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553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584篇
  2013年   766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949篇
  2010年   608篇
  2009年   641篇
  2008年   545篇
  2007年   677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0篇
  1972年   18篇
  197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生物菌剂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生物菌剂的投加量、投加方式及环境温度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结果表明,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效果与生物菌剂的投加量呈正相关,当生物菌剂投加量为0.6mg·kg-1时,修复,48 d 后,石油烃的降解率为87%.GC-MS分析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原土中烷烃的含量最高为82.1%其次为烯烃,含量为16%,还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烷、烷基萘、甾烷和藿烷% 添加生物菌剂修复40 d 后,峰的数量由32个减少为14个,表明异构烷烃、烯烃、胡萝卜烷全部被降解,残留的物质为较难降解的正构烷烃、藿烷和甾烷,呈现前高后低的峰形,即接种细菌优先降解高碳组分,将长链的烷烃降解为短链的烷烃,随着生物菌剂投加量的增加,土壤中残留石油烃的含量逐渐降低% 一次加入生物菌剂修复,48 d后的峰高明显低于分2 次加入的相应值,故一次性全部加入生物菌剂是最佳的投加方式% 温度是限制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重要环境因素,当温度为30℃第,48 d 的降解率可达80%,当温度为20℃,第,48 d的降解率可达60%,温度高有利于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加快修复  相似文献   
902.
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一种高效、节能的脱氮技术,但是其启动过程和稳定状态的表征目前仍缺乏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在水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颜色空间重点监测ANAMMOX启动过程中污泥的颜色变化,并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菌群的种类和数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水质特征,整个启动过程可分为活性迟滞期、活性增强期、负荷提高期、稳定运行期.与此同时,HSV、CIELAB颜色空间的指标,整体上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然后保持稳定.污泥颜色的变化与水质的变化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中优势菌群的变迁一致,因此,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进而表明,采用颜色空间可对ANAMMOX启动过程进行准确表征;(2)当遇到高负荷引起的冲击时,H、S、a~*、b~*、C_(ab)~*等指标与总无机氮(TIN)容积去除速率均呈现降低的趋势,而H_(ab)出现了突升,但均能准确反映出系统的冲击特性.提出了基于颜色空间表征ANAMMOX启动各阶段的方法并建立了一套冲击过程指标体系,为颜色空间在ANAMMOX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3.
周梦鸽  杨依  孙媛  张凤英  李永华 《环境科学》2022,43(6):2937-2946
基于2016~2020年山东省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结合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等社会经济数据以及风速、气温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综合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和小波分析等方法,探究山东省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和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年来山东省空气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除O3外,SO2、 NO2、 PM2.5和PM10等污染物浓度逐年降低.空气污染物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沿海地区污染物浓度更低.(2)山东省PM2.5与人口密度和第二产业占比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城镇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同时,这种相关关系在空间上存在尺度差异,人口密度、民用汽车量和工业用电量与PM2.5空间关系较平稳,而城镇化率和第二产业占比对PM2.5的影响的空间异质性较高.(3)气象要素对菏泽和威海两市PM2.5  相似文献   
904.
为了研究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在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空间火灾特点及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安全疏散系统、建筑自身防火能力、灭火能力、消防救援设施以及安全管理五大因素的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构建了高层建筑火灾系统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序列和实际样本序列直接的灰色关联度,建立了系统的灰色关联矩阵,得到了各影响因素及系统整体的风险等级。利用该模型对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教师公寓大楼的火灾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评估结果表明,在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中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以得到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的科学数据,并进一步指出薄弱环节,对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及日常安全管理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5.
大气监测时段优化布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空气监测系统中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价格昂贵且使用寿命短暂,文章利用多目标特征分析法对传感器监测时段进行布点,准确反映实时监测状况,减少传感器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906.
针对煤气化行业职业健康风险影响因素不确定及模糊的特点,建立了职业健康风险计算模型。该模型将模糊数学与贝叶斯网络相耦合,模拟事件概率,找出导致风险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煤气化行业中存在的多种风险因素,应用问卷调查法和模糊集理论模拟了根节点的发生概率,得出职业健康风险概率的预测值;应用贝叶斯网络反向推理的功能计算根节点后验概率并排序,确定了薄弱环节。该模型不仅能解决概率缺失情况下的风险量化推算问题,定量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还可以实现关键因素的识别,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为职业健康风险预防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07.
为促进能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将经济、社会福利等期望产出与生态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纳入能源生态效率测度框架,运用基于Shephard能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从区域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演变趋势,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 显示:样本期内全国能源生态效率均值为0.583...  相似文献   
908.
综述了我军弹药公路运输安全评估的研究现状和特点规律,分析提出了现有研究成果在理论和技术层面的不足,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基于军地两类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检索法、对比法和归纳法对我军弹药公路运输安全评估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弹药公路运输安全评估研究的热点方向,阐述了安全评估方法与安全评估技术2个方面研究的不足.我...  相似文献   
909.
为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探讨施工组织正式网络的结构特征对组织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安全沟通作为中介变量,建立施工组织正式网络结构特征、安全沟通和组织安全行为的假设模型。基于91个施工组织正式网络结构特征分析,使用多层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假设模型。结果表明:网络密度、出度中心势和聚类系数均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安全行为;中间中心势和平均路径长度均显著负向影响组织安全行为;入度中心势对组织安全行为影响不显著;安全沟通分别在出度中心势和中间中心势与组织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安全沟通分别在密度、平均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与组织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安全沟通在入度中心势与组织安全行为的关系中未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10.
环境气体标准样品量值的计算及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气体分析校准气体混合物的制备重量法》(1SO6142—2001)和《气体分析气体标准样品组成的测定和校验比较法》(ISO6143—2001),阐述了环境气体标准样品不同定值方法的量值计算及不确定度来源,并比较了同一气体标准样品采用不同定值方法得到的不同量值结果及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