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56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423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1.
南京北郊冬春季大气能见度影响因子贡献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为研究南京北郊气象要素以及气溶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利用2014年1~5月的能见度、相对湿度、温度、颗粒物浓度及其化学成分等观测数据,探讨了气溶胶不同化学组分对消光系数的贡献,提出了该地区能见度基于不同参数的拟合方案.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平均能见度为(5.78±3.64)km,能见度与相对湿度、PM_(2.5)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48.冬季平均消光系数为(398.72±219.88)Mm~(-1),Organic、NH_4NO_3、(NH_4)_2SO_4和EC对消光的贡献率分别为38.81%、27.81%、23.95%和7.15%;春季平均消光系数为(248.36±78.42)Mm~(-1),Orgamic、NH_4NO_3、(NH_4)_2SO_4和EC对消光的贡献率分别为31.59%、24.36%、32.63%和8.64%.对比不同的能见度拟合方案时,基于颗粒物成分的能见度拟合方案优于基于散射系数的.不同相对湿度区间内PM_(2.5)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基于PM_(2.5)、相对湿度和温度的能见度拟合方案说明:低相对湿度的条件下,PM_(2.5)对能见度的影响较大;随相对湿度增大,相对湿度成为更为重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12.
在对上海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白龙港排放口水质进行监测分机和模拟处理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排放标准,对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分别提出了不同方案并作了技术、经济比较分机。提出如果执行《污水综台排放标准》,可以采用化学法 悬浮粒子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如果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可以采用A/0生物法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13.
对分布于珠江河口区海域的翡翠贻贝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HCHs为ND— 1.1ng·g-1,DDTs为 9.5— 191ng·g-1,PCBs为 82 .8— 6 15 .1ng·g-1.尖沙嘴码头 (维多利亚港 )贻贝积累的PCBs浓度最高 ,珠江河口桂山岛和外伶仃岛的贻贝积累的DDTs和PCBs浓度较高 ,而荷包岛 (珠江河口西海区 )的贻贝则检出含量较高的HCHs和DDTs .贻贝选择性积累含 5— 6个氯原子数的PCB异构体 .各采样点贻贝积累的PCBs组成分析表明珠江河口区海域存在两个PCBs污染源  相似文献   
714.
选取三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缸内直喷汽油车进行常温冷启动WLTC循环排放试验,研究不同车辆排放的粒径在23nm以上的固态颗粒物、6nm以上包含挥发性/半挥发性组分的颗粒物数量排放特性,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缸内直喷汽油车排放的6~30nm范围内包含挥发性/半挥发性物质的细颗粒物主要产生在WLTC循环减速段、高速段和超高速段;30~2500nm范围的挥发性/半挥发性的颗粒物主要在超高速段生成;其它工况下,23nm以上固态颗粒物在颗粒物数量排放中占主体.试验研究还发现GPF对6~30nm大小的细颗粒物捕集效果不佳,并且GPF再生时会产生高浓度6~30nm大小的细颗粒物排放.颗粒物碳质成分分析表明挥发性/半挥发性细颗粒物对法规测量的23~2500nm颗粒物的数量排放影响甚微,但对颗粒物质量排放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