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215篇
综合类   720篇
基础理论   152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91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5年   13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概念、理论框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基本概念与生态系统适应循环,着重分析了生态系统恢复力范围、抗性、不稳定性与跨尺度影响。生态系统适应循环通常经历入侵、保持、破坏、调整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生态系统演替是可以预测的,而后两个阶段是复杂、难以预测的。文章提出了适应性区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并构建了其理论框架,并以三峡库区小江流域为例,对小江流域景观生态特征、区域生态胁迫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以水生生态安全为总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流域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辨识、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研究,从各系统恢复力属性特征出发,提出了具体的适应性管理方法与模式。  相似文献   
2.
燃料电池汽车氢源生命周期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使用不同氢源的燃料电池汽车进行了分析.经过目的与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表明电解制氢方案的污染排放明显高于甲醇重整和汽油重整方案,而甲醇重整和汽油重整方案又高于天然气制氢和煤制氢方案,对于相同的制氢方案,液氢方案的排放略高于气氢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对裙带菜栽培加工产业进行了全周期的碳足迹分析,明确了各环节中碳排放源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裙带菜浮筏栽培加工阶段的碳排放总量为3.95×105 kg CO2e/百亩,高于百亩裙带菜栽培阶段形成的碳汇量,从全产业的尺度来看,裙带菜栽培加工产业尚不是一个碳汇产业。在裙带菜产业链中,首先为加工阶段的碳排放量最大,主要来自包装的大量使用;其次为存储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制冷设备的电耗;最后为栽培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来自柴油消耗。为了提升裙带菜产业的碳汇能力,建议通过改变能源形式、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选择低碳替代品等途径来降低裙带菜产业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4.
以宁波市象山县水湖涂名优水产围海养殖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生态服务价值损害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了围海养殖区的生态损害特征,并基于海域自我恢复能力,研究了围海养殖工程的生态补偿标准和资源恢复周期。结果显示:(1)名优水产围海养殖工程造成的生态损害总价值为318.90万元/a,单位面积损害价值为3.20万元/hm2·a。生态损害主要以生态服务型为主,占总量比例为53.54%。(2)生物资源型损害类别中,潮间带生物损害价值最大,为59.71万元,其次为紫菜养殖和鱼卵、仔鱼,二者损害价值量相当,占总量比例均为13.55%,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价值损失则均较小。(3)生态服务型损害类别中,一级类别主要以调节服务价值为主,占总量比例为32.56%。二级损害类别中,废弃物处理损害价值最大,为71.77万元,休闲娱乐损害价值也较大,占总量比例为12.80%,其他类型则价值损失较小。(4)名优水产围海养殖工程基于海域自我恢复能力的生态补偿标准为280.90万元/a,单位面积补偿价值为2.82万元/hm2·a,对比生态损害价值确定的补偿标准,总量减少11.92%。项目施工结束后,近岸滩涂恢复速度为4.6320 hm2/a,约13年后新围大堤附近滩涂将恢复到围海前的基线水平。  相似文献   
5.
改良剂对根际土壤-水稻系统中镉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稻田镉(Cd)污染治理是我国目前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铁的氧化还原过程对Cd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运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铁循环调控入手,研发阻控稻米Cd累积的钝化技术及产品,势必能为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新的解决途径.本研究以自主研发的改良剂为对象,通过野外田间试验,研究改良剂对Cd从根际土壤向根表铁膜迁移及在水稻不同组织器官间转运的影响,探索铁循环影响Cd在根际土壤-水稻系统中运移的机制.结果表明,改良剂施用促进了根际土壤中铁硫化物的形成,其与Cd共沉淀显著减少了分蘖期、拔节期和灌浆期根际土壤中乙酸铵浸提态Cd(NH4AcCd)的含量;成熟期排水烤田致使铁硫化物被氧化,其对Cd的释放显著增大了根际土壤中NH4Ac-Cd的含量;铁硫化物形成减弱了Fe(Ⅱ)从根际土壤向根表的迁移能力,铁膜中铁(DCB-Fe)的含量随之减小,铁膜对Cd的吸附能力减弱导致分蘖期和灌浆期铁膜中Cd(DCB-Cd)的含量显著减小;改良剂施用有效减弱了根系对Cd的转运能力,增大了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Cd在根系的分布比例,而减少了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Cd在茎叶、以及成熟期Cd在糙米中的分布比例.本研究成果将为后期改良剂的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解决稻田Cd污染治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2003-2010年国内外不同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体系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列举比较了不同固体废弃物处理模式下的全球变暖潜力、酸化潜力和净能源效用等影响评价因子的大小,得出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模式环境影响等级:填埋的环境影响潜值最大,焚烧的环境影响潜值小于填埋,而结合堆肥后环境影响潜值降低;此外,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引入到处理模式后,特别是垃圾源头分类回收后,环境影响潜值大大降低。结合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提出单一的处理模式应转变为综合处理模式,多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适当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管理,以及餐厨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处理等建议,为政府能有效利用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与环境影响的内在量化关联关系分析方法。基于Java语言,设计和编写了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环境影响综合计算系统,协调考虑了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电化学特征等,实现了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对材料质量需求的便捷计算,进而实现了整个评价操作过程的综合化、软件化和信息化,提高了评价效率。选用LiFePO_4/C,LiFe_(0.98)Ti_(0.02)PO_4/C,LiFe_(0.98)Mn_(0.02)PO_4/C和FeF_3(H_2O)_3/C 4种正极材料基于此系统进行了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8.
铝工业是高能耗高排放工业,探索铝工业的节能减排路径有助于我国实现《巴黎协定》中的温室气体减排承诺.采用物质流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基于存量水平、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设置了15种情景,研究了我国铝工业1990~2100年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探索不同路径下的节能减排潜力.我国铝在用存量将在2040~2050年达到峰值(4.6...  相似文献   
9.
赵哲  马成功  张超  王凤滨  黎苏 《环境工程学报》2018,12(11):3185-3193
为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并推广使用B5生物柴油,基于重型底盘测功机,采用C-WTVC循环,对比研究满足国Ⅳ、国Ⅴ排放标准的柴油公交车分别燃用国Ⅴ柴油、京Ⅵ柴油和B5生物柴油时的非常规污染物排放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京Ⅵ柴油在采用B5生物柴油后,在不同耐久里程下的所有样车整体上的1,3-C4H6排放因子平均降低20.53%;C6H6排放因子平均降低7.67%;C7H8排放因子平均降低11.22%;HCHO排放因子平均降低14.92%;SO2排放因子平均降低6.09%。实验证明城市公交车在燃用B5生物柴油后的非常规污染物排放均降低。城市公交车推广使用B5生物柴油可有效净化大气质量,对区域大气污染物减排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羊草草原碳循环过程的模拟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内蒙古典型羊草草原碳通量和生物量观测数据,验证VIP(Vegetation Interface Proces-ses)模型,并模拟分析1958—2007年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VIP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地上生物量(R2=0.70)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R2=0.57)的变化趋势。羊草草原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净初级生产力(NPP)和生态系统呼吸(Re)在1958—1973年间下降,1973—1993年间增长,1993年后又出现下降的趋势。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GPP、NPP和Re随CO2和降水的增多而增大,随温度升高和降水的减少而降低,其中降水量与碳通量相关性最高,呼吸与温度、降水、CO2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NEP年际变化较大,主要受控于年降水量,以228 mm为界,年降水量大于此值时,NEP为正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