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5篇 |
免费 | 224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30篇 |
废物处理 | 30篇 |
环保管理 | 493篇 |
综合类 | 788篇 |
基础理论 | 313篇 |
污染及防治 | 133篇 |
评价与监测 | 78篇 |
社会与环境 | 213篇 |
灾害及防治 | 1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82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109篇 |
2012年 | 119篇 |
2011年 | 135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107篇 |
2007年 | 146篇 |
2006年 | 133篇 |
2005年 | 102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0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5篇 |
1973年 | 4篇 |
1972年 | 5篇 |
197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电化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研究及应用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年来的电化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研究进展及在线自动监测领域的应用现状。介绍了电化学法快速、准确和低耗、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指出了电化学法是实现化学需氧量快速检测和在线自动监测的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472.
干旱地区森林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森林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包括森林对流域径流形成机制的影响、森林对流域径流量的调节以及森林对流域径流水质的影响3个方面。论文根据作者在黄土高原和北京土石山区多年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国内同行在森林水文方面的研究成果,就干旱地区森林对流域年总径流量、洪峰流量、枯水径流以及径流水质等方面的影响作了概括。结果表明,在干旱地区随着森林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流域年总径流量减少;森林植被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小流域的暴雨洪峰流量;森林植被覆盖率越高,枯水径流量随之增加;森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流域径流水质。根据干旱地区森林植被可以减少流域年径流总量的研究结果,初步估算目前我国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包括天然林)的生态用水量为160亿m3左右。由于森林植被对流域径流影响的复杂性和尺度依赖性,森林在区域(或大流域)尺度的水文功能评价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73.
济南市泉城公园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优先原则、兼容性原则、最大值原则和水质为重点的原则,采用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法中的直接计算法、功能法及换水周期法,从林地生态需水量、草地生态需水量、人工河湖蒸发需水量、人工河湖净化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人工河湖渗漏需水量、景观与娱乐需水量和公园内设施用水等八个方面,对济南市泉城公园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005年气候条件下,济南泉城公园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大约为1.0467×10^6m^3。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泉城公园水资源利用价值及节约用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74.
47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广西县域国土生态修复空间分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国土生态修复是我国土地整治战略发展的需求,其空间分区与管控是实施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差别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以广西各县市为研究单元,在测算和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和需求量基础上,利用象限匹配法、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和供需协调度来定量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系、空间聚集程度和协调关联性,进而探讨和划分广西国土生态修复的空间分区及其管控措施与建议。研究表明:(1)广西各县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差异明显。环绕广西的四周山林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较高,大中城市区则较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2)广西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匹配呈现高供高需型、低供高需型、低供低需型、高供低需型四种类型,供需局部空间自相关以高—低或低—高的空间聚集为主,且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协调度平均值为0.531,处于一般均衡。(3)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四类特征和广西地理环境条件,将广西各县域划分为10个分区,并针对各分区提出差异化整治措施和建议。总体上,生态系统服务高供高需型的区域应以保育为主、培育为辅,防止过度开发;高供低需型的区域以保护为主,提高管理水平;低供高需型的区域应以综合改良为主,... 相似文献
476.
477.
环渤海河流COD入海通量及其对渤海海域COD总量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13年8月~2014年10月,分季节对环渤海36条入海河流进行了4次调查采样,核算其COD入海通量,并评估其对渤海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河流都受到了严重污染(COD为地表IV类),但污染最重的河流并不是COD入海通量最大的河流,COD的最大值和COD入海通量的最大值不具有一致性;环渤海河流排入渤海的CODCr的年入海通量最大(606万t),其次是酸性CODMn的入海通量(62万t),碱性CODMn最小,为53万t;环渤海河流在丰水期COD的入海通量约占全年的68%,其次是平水期(28%),枯水期最小(4%);整个渤海海域的碱性CODMn总量为239万t,其中环渤海河流输入约占25%. 相似文献
478.
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及其定量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63,自引:3,他引:63
环境承载力描述了环境系统对人类活动支持能力的阈值,是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是包含时间、空间和经济行为等自变量的函数。通过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及其综合值的计算可以描述实际环境承载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通过环境承载率(环境承载量/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可反映环境承载力的超载状况或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程度。并以实例对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79.
480.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央财政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性质,结合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阐明了资金使用范围、资金分配方式、绩效导向和信息公开要求。分析了部分省份开展的土壤污染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和获得2016年第一批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情况,对比指出了在支持重点、支持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基于主要问题,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建设、开展项目与资金规范管理的制度建设、明确不同对象的组织管理职责、重视咨询服务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组织和资金管理的建议,为相关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