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2篇
  免费   2609篇
  国内免费   229篇
安全科学   2050篇
废物处理   123篇
环保管理   1364篇
综合类   5612篇
基础理论   1799篇
污染及防治   733篇
评价与监测   467篇
社会与环境   903篇
灾害及防治   589篇
  2025年   177篇
  2024年   417篇
  2023年   477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543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488篇
  2018年   424篇
  2017年   572篇
  2016年   509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524篇
  2012年   714篇
  2011年   793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650篇
  2008年   482篇
  2007年   562篇
  2006年   589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6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应用分形理论中DLA模型,建立了膜垢分形生长模型。通过改变边界条件和随机粒子产生的几率,得到不同条件下膜垢形成与生长过程的模拟图像;采用显微粒子图像技术,通过量子点荧光示踪剂对不同条件下连续微滤系统膜垢的形态和流场进行同时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模拟与实验所获得的分形维数相近,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膜垢形成与生长过程;运用该模型数值模拟分析了流场和悬浮物浓度对膜垢生长过程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2.
为了建立一个能够快速且可靠地模拟街区尺度交通污染物三维分布的模型以应对实时在线模拟的需求,将城区的最小单位假定为两侧建筑物等高的长街区(街道峡谷),基于CFD模型对街道峡谷内部气流场的模拟结果,对街道峡谷内不同区域的气流(U、V、W 3个分量)与街区几何比例(高宽比HW和长宽比LW)、背景风(u和v 2个分量)的数值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分量U在非靠近边界的区域与街区几何比例和背景风线性相关性较好;分量V则在靠近地面或顶面的区域;分量W则是在靠近墙面的区域。利用回归分析得到的数值关系构建的参数化方法可以计算得到近似于CFD模型模拟结果的街道峡谷内部气流场。在此基础上,基于高斯模型建立了一个参数化模型,并以黑炭气溶胶BC为例对参数化模型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参数化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针对景观水体的水质模拟与预测问题,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权重随输入量变化的变权组合模型。该模型既能充分利用各个单一模型的优点,又能避免固定权重分配的弊端。经实例验证,与单一的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相比,变权组合模型拟合精度更高,预测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74.
采集内蒙霍林河煤矿褐煤样品,加工成粒径0.38~0.83 mm作为吸附剂,对模拟草甘膦废水进行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吸附柱高(3、5和10 cm)、草甘膦初始浓度(0.5%、0.75%和1.0%)、流速(1、2和3 mL/min)、pH(9、11和13)和离子强度(IS, 0.001、0.01和0.1 mol/L)对草甘膦的吸附穿透曲线和传质区长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降低柱高、增大初始浓度、提高流速、增加离子强度均会使穿透时间提前,pH变化对穿透时间影响很小;柱高、初始浓度、流速、IS和pH引起的传质区长度的平均变化率绝对值分别为0.675、6.300、1.625、47.727和0.263,可见,与柱高、初始浓度和流速相比,IS对传质区长度的影响较大,pH影响较小。低浓度条件下,吸附穿透曲线的实验数据符合BDST模型拟合条件(R2 >0.99),在仅改变柱高或流速时,穿透时间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均为5.71%,运用该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褐煤吸附柱的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75.
借助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某同步进出水SBR设备4种不同进水位置以及3种进水孔排布分别进行流态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得到最佳的进水方式;同时在该进水方式下对进水流量为0.5、0.7、1.0、1.3和1.5 m3/h时反应器内的流态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通过示踪剂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验证。对于实验用SBR(长×宽×高为2 m×2 m×1.2 m),进水流量1.0 m3/h是最佳进水流量,此时反应器内流态稳定,进水区域主要分布于反应器中下部以及远离堰口的池壁附近,死水区面积较小,冲击负荷适中,进水对出水水质影响较小;当进水流量小于1.0 m3/h时,进水主要分布于反应器池底,对角线方向以及远离进水端池壁附近3个区域且彼此相对独立,池内死水区面积较大;当进水流量大于1.0 m3/h时,进水冲击负荷过大,迅速形成短流,影响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76.
针对建筑环境中的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设计了一种折流式反应器,并在密闭环境和开放环境下,选取甲醛为目标污染物,对其降解效果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3种不同初始浓度,环境舱中的甲醛含量均可被降低到国家标准限定值以下;密闭环境中的一次通过效率为6.42%~13.64%;开放环境中的总降解效率为70%~95%,且与循环比呈正相关。流态模拟表明,反应器内无渠道流现象,后半部分的流速受阻力作用而较小。此外,在类似于实际应用条件的开放环境下,建立了降解效率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结果的正确性,根据此模型,可通过循环比来预测反应器的总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77.
基于河流环境系统中随机性、模糊性等多种不确定信息共存的特性,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三角模糊数,并将其应用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领域,通过将各重金属实测含量及地球化学背景值三角模糊化,然后进行随机模拟,并结合各等级概率水平加权进行综合污染等级分析,建立了基于随机模拟与三角模糊数(SS-TFN)理论的沉积物重金属地累积指数评价模型.采用该模型对湘江长沙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d的污染程度最大,处于严重污染级别;其次为Zn和Hg,处于重度污染级别,并有向严重污染恶化的趋势;而其他重金属污染程度则较低.相对于确定性评价方法,该模型能够得出评价区域重金属地累积指数的可能值区间及其相应的概率水平,客观真实地综合表征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污染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多全面合理的信息.  相似文献   
78.
西安市降雪中DOM荧光特性和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和后向轨迹模型等,分析西安市降雪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特性和来源,研究结果可为大气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组成和来源分析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降雪DOM的DOC含量为0. 88~10. 92mg·L-1,主要含有类腐殖质、类富里酸、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它们荧光强度及其总和与DOC和UV254呈显著正相关(P <0. 01).降雪过程中DOM的荧光指数(FI)、生物源指数(BIX)和腐殖化指数(HIX)值分别为1. 50~1. 75、0. 87~1. 25和1. 11~1. 97,且FI与BIX和HIX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P <0. 05).降雪期间气团传输轨迹包括:本地源、起始于新疆(途经甘肃、宁夏)的长距离传输、起始于内蒙古(途经宁夏)和山东(途经河南)的中距离传输,分别占总量的38. 78%、24. 04%、19. 87%和17. 31%.结果也表明,可利用代表类腐殖质、类富里酸、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荧光峰的荧光强度与其总和表征降水中DOM的含量或相对含量,降雪中DOM兼具生物源和陆源,属于...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柳州市核心区大气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规律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了2018年全年研究区内6个自动监测站点PM_(2.5)、PM_(10)、SO_2、NO_2、O_3和CO的浓度监测数据和气象站气象数据,并对28次超标日污染物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①核心区颗粒污染物污染较为严重,且以PM_(2.5)为主的细颗粒污染物仍为柳州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各污染物月均浓度季节差异显著,除NO_2外柳州大气污染物浓度下降明显,指示柳州市多项节能减排综合整治措施成效显著;PM_(2.5)、PM_(10)、CO受早晚高峰期影响,浓度日变化均呈双峰型;NO_2在不同季节峰型不同,作为O_3前体物其浓度日变化与O_3相反,呈现\"早峰午谷\"的变化趋势.②通过对污染物浓度插值发现,由于核心区主要工商业区位于西部且处于主导风向下风向,故PM_(2.5)和SO_2浓度西北高、东南低,PM_(10)、NO_2和CO浓度西南高、东北低;核心区东部的山区为O_3生成带来大量前体物,使O_3浓度东南高、西北低.③由于气候特征,核心区春、夏季主要气象因素均为降水量;秋季的主要气象因素是风速,风速与污染物的负相关关系表明了风的扩散效应;冬季大部分污染物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不显著,表明人为因素对污染物的影响大于气象因素;核心区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局地排放和区域传输,且南北主导风向对大气污染影响最大.④HYSPLIT模型结果指示柳州超标日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珠三角地区,且陆源颗粒物浓度普遍比海洋源高,来自南部的远距离输送气流颗粒物含量最低,表明远距离输送为影响颗粒物传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and basic structure models, the chemical reactions on the surface of vanadium-titanium based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denitrification catalysts were summarized. Reasonable structural models (non-periodic and periodic structural models) are the basis of density functional calculations. A periodic structure model was more appropriate to represent the catalyst surface, and its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were more comparabl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n a non-periodic model.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SCR mechanism where NH3 and NO react to produce N2 and H2O follows an Eley-Rideal type mechanism. NH2NO was found to be an important intermediate in the SCR reaction, with multiple production routes. Simultaneously, the effects of H2O, SO2 and metal on SCR catalysts were also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