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55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bstract

Deposition and dissipation of aerially sprayed phosphamidon insecticide over a mixed forest consisting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coniferous and deciduous trees were studied.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chemical deposited more and dissipated slower from deciduous foliage than from conifer needles. Differences in deposits and persistence were also found within each of the two foliar types. Leaf shape and orientation, crown geometry and foliar morphology appear to have played a role.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initial deposit levels and cuticular wax content of different foliar species. A controlled laboratory study showed that surface area/mass ratio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on initial deposits than pubescence/serrations present on foliar surfaces.  相似文献   
102.
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SEM/EDX)对喀什地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和田地区的总悬浮颗粒(TSP)的单个颗粒进行了形貌观察。经分析得出:喀什地区颗粒物无规则形为34%,片状为54%;和田地区的颗粒物片状为80%,球形为12%;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的颗粒物均匀球形蜂窝聚集态为90%。对此作来源解析可以认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的TSP主要来源是燃烧排放的飞灰及在大气中形成的二次粒子居多,而喀什地区及和田地区的TSP主要来源为土壤及矿物颗粒灰尘。  相似文献   
103.
王超  郑晓英 《环境科学》2008,29(8):2235-2241
对不同剪切应力(0.189、0.267、0.327和0.377 N/m2)下4个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态结构、比耗氧速率(SOUR)以及胞外聚合物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具有稳定的基本形态特征,其微生物主要由杆菌、球菌和丝状菌组成;其中杆菌能承受高剪切作用.是剪切应力为0.377 N/m2时的优势菌群.4个反应器中污泥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0.2-0.5、0.5-1.5、0.5-1.5和0.3-0.5 mm;SOUR分别为34.54、40.08、46.26和46.42 mg/(g·h),胞外多聚糖分别为59.71、66-81、80.88和109.99 mg/g,胞外蛋白质分别为9.29、9.80、12.35和17.02 mg/g.好氧颗粒污泥比耗氧速率SOUR和胞外聚合物与剪切应力有很好的正相关性.确定了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活性与剪切应力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4.
105.
羟基磷灰石的湿法制备及其对F^-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湿法制备了不同Ca/P比的羟基磷灰石,并研究了其对P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HAp晶体的结晶形态对吸附效果有很大影响。Ca/P越低,吸附效果越差;结晶度越低,吸附效果越好。最佳吸附条件为:P^-初始浓度为,20mg/L;HAp用量为2g;吸附时间为120min,pH值为5。HAp晶体对F^-的吸附机理主要为溶解-沉淀、离子交换作用。合成羟基磷灰石对F^-的吸附研究,对开发我国丰富的磷矿石资源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假稻对铬的富集作用及其耐受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稻属的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是中国境内发现的铬超富集植物。研究以其同属植物假稻(Leersiajapon ica)为材料,测定了假稻对铬(Cr^3+)的富集能力及其在模拟铬污染的实验条件下的光合、生理和根系形态学指标。结果发现:(1)在0~40 mg·L^-1的Cr^3+浓度范围内,假稻根茎和叶中铬的含量随铬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升高,在培养液中铬浓度为40 mg·L^-1时,根茎中铬含量高达2 292.00 mgLkg^-1,其生物富集系数为57.30;(2)浓度为10~40 mg·L^-1的Cr^3+处理对假稻的叶绿素a和b含量、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LS)和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影响;(3)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呈单峰型,在20 mg·L^-1的Cr^3+时假稻叶片脯氨酸含量达到最高;(4)随着Cr^3+浓度的升高,假稻根系的根尖数表现出升高的趋势,而根表面积(相对于对照组)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假稻的根茎对Cr^3+有很强的富集能力,且对Cr^3+有较强的耐受性,这种耐受性有其光合生理和根系形态学上的基础,说明假稻在净化铬(Cr^3+)污染的水体环境上很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以模拟养猪废水为处理对象,进行了磷酸铵镁结晶小试实验,考察了pH值、NH4 、Mg2 、Ca2 和CO23-浓度对磷酸铵镁结晶反应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X)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结晶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酸铵镁结晶反应的最佳pH值范围为9.5~10.5;随着NH4 与磷摩尔比的增加,磷的去除率增大;最佳的镁与磷的摩尔比为1.4:1,过高的镁盐投加量对提高反应效率作用不明显;Ca2 的存在对磷酸铵镁结晶产物的晶形、纯度均产生干扰,当Ca2 增至一定浓度时,反应将生成无定形的磷酸钙沉淀;CO2-3的存在会降低磷的去除率,但不影响磷酸铵镁的晶形与纯度.  相似文献   
108.
4种水生植物根际磷素耗竭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利用短期盆栽试验和抖根法研究了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香蒲(Typha latifolia)、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和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4种水牛植物的根际磷素耗竭效应,分析了植物根冠比、根系形态、磷素吸收有效性和磷素利用有妓性等差异,探讨了植物根际磷素耗竭效应的吸收利用调控机制.结果表明,与非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67.53ìg穏-1)相比,喜旱莲子草、香蒲、慈姑和芦苇根际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分别减少至80.17、124.37、155.38和161.75ìg穏-1,水溶性磷含量分别减少了81%、42%、18%和16%.喜旱莲子草根系较小,但磷素吸收有效性高(1.32 mg·m-1),其磷素利用有效件不高(0.34 g·mg-1);香蒲的磷素吸收有效性虽然比喜旱莲子草低许多(0.52 mg·m-1),但其有强大的根系,且磷素利用有效性高(0.64 g·mg-1)、根冠比大(0.35).喜旱莲子草和香蒲耗竭根际磷素的能力高于慈姑和芦苇.  相似文献   
109.
通过监测西安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探讨饮料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COD去除率、沼气组分、氢分压、出水挥发性脂肪酸、产甲烷活性以及污泥形态。结果表明,UASB反应器对饮料废水中的COD去除率达到84.55%,产生的沼气中甲烷组分含量高达74.5%。反应器内的氢分压仅2.5 Pa,为水解发酵和产氢产乙酸过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UASB反应器中污泥具有较高的产甲烷活性,以乙酸、丙酸和丁酸为基质时,最大比产甲烷活性分别为407.14、331.74和241.27 mL CH4/(g VSS·d)。UASB反应器中的污泥形态主要为絮状,甲烷菌中的优势菌为甲烷丝菌,同时存在少量甲烷杆菌。针对该厂UASB反应器中污泥的现状,提出了影响颗粒化的因素和控制措施,为后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研究了酶(蛋白酶和α-淀粉酶)处理过程中污泥溶解效率及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酶处理可以有效地溶解污泥絮体,上清液有机物含量明显上升,经淀粉酶处理的污泥上清液中的蛋白质和多糖浓度分别增长了268%和1 100%。同时,污泥的溶解过程遵循一阶反应动力学方程,蛋白酶与α淀粉酶的酶促水解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146和0.306。复合酶(蛋白酶和α-淀粉酶)投加方式对污泥酶促水解效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淀粉酶先于蛋白酶投加的水解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投加方式(蛋白酶先于淀粉酶投加和同时投加)。该研究成果为复合酶在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