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98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111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607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210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541.
In many semi-arid environments of Mediterranean ecosystems, white poplar (Populus alba L.) is the dominant riparian tree and has been used to recover degraded areas, together with other native species, such as ash (Fraxinus angustifolia Vahl.) and hawthorn (Crataegus monogyna Jacq.). We addressed three main objectives: (1) to gain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some specif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leaf-level physiological factors in these riparian forest species, (2) to compare the leaf-level physiology of these riparian species to each other, and (3) to compare leaf-level responses within native riparian plots to adjacent restoration plot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competence of the plants used for the recovery of those degraded areas. We fou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hysiological performance between mature and young white poplars in the natural stand and among planted species. The net assimilation and transpiration rates, diameter, and height of white poplar plants were superior to those of ash and hawthorn. Ash and hawthorn showed higher water use efficiency than white poplar. White poplar also showed higher levels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behaving as a fast-growing, water-consuming species with a more active gas exchange and ecophysiological competence than the other species used for restoration purposes. In the restoration zones, the planted white poplars had higher rates of net assimila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than the mature trees in the natural stand. We propose the use of white poplar for the rapid restoration of riparian vegetation in semi-arid Mediterranean environments. Ash and hawthorn can also play a role as accompanying species for the purpose of biodiversity.  相似文献   
542.
贵州是华南最重要的煤电和粉煤灰生产省份,粉煤灰的放射性安全评估是综合利用的基础。对贵州不同产煤区域典型电厂粉煤灰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测定并根据国标GB6566-2001进行了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西部纳雍电厂粉煤灰内照射指数IRa和外照射指数Iγ均较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中部大方、金沙电厂和东部黔东电厂粉煤灰I_(Ra)较低而I_γ接近限值,可以作为建筑主体材料(其中大方一级灰仅限于空心率大于25%的主体材料)和A类装修材料;北部桐梓和二郎电厂粉煤灰I_(Ra)和I_γ均超出限值,分别可作为B类和C类装修材料,作为建筑主体材料应严格控制掺量比例。综合本次研究和前人数据,确证了粉煤灰中U、Th含量和相关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具有良好相关性,推导了利用粉煤灰U、Th含量(C_U,C_(Th),×10~(-6))进行快速评估的经验公式:I_(Ra)=0. 0616×C_U+0. 0049;I_γ=0. 0341×C_U+0. 0159×C_(Th)+0. 0517。  相似文献   
543.
为了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灰堆存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为了将固硫灰能够资源化利用,采用高温熔融技术对脱硫灰进行熔融固化处理,在对熔渣的物相变化、组成变化、密度、重金属、浸出量等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研究了冷却方式对熔渣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熔融处理后,脱硫灰的体积大幅度减小,有害重金属得到了有效固化,同时不同冷却方式能够得到不同性质的熔渣产品。证明熔融固化技术可以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灰的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544.
针对粉煤灰合成沸石合成成本较高及废酸碱外排污染环境的问题,对粉煤灰合成人工沸石工艺中废酸碱回收的可行性及其对合成沸石产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设置3个废酸碱回收利用比例条件(1:1,2:1,3:1),其他合成条件与初始粉煤灰合成沸石完全相同.利用SEM、XRD、BET等技术对合成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回收酸合成沸石(WAC-ZFA)、回收碱合成沸石(WAL-ZFA)表面存在大量孔隙结构,XRD图谱也存在尖锐的沸石衍射峰,表征结果与粉煤灰合成沸石(ZFA)相似;在BET方面,与ZFA相比,WAC-ZFA有所下降,而WAL-ZFA明显增大;废碱回收比例对合成沸石除氨的效果影响不大,而废酸回收比例对合成沸石除氨的效果影响较明显,综合考虑,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废酸回收比例宜≤1:1,废碱回收比例宜≤3:1.  相似文献   
545.
粉煤灰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是煤高温燃烧后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多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作为水处理材料。但由于原性粉煤灰吸附性能有限,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较低,不能满足水处理的实际要求。因此,研究热点集中在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处理,增加粉煤灰中的活性组分,增大粉煤灰的比表面积,提高其性能,从而增强其对废水处理的效果。粉煤灰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增加了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途径,同时以废治废,符合节能环保政策。笔者对粉煤灰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以期对粉煤灰的在废水处理中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6.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因富合多种毒性物质而被列入危险废物名录.不同地区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元素组成存在差异.论文研究了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基本特性及重金属形态.结果表明,飞灰中Pb浸出值超过危险废物判别值的6倍之多,Pb、Cd和Zn的浸出值均超过生活垃圾填埋场限值.与As和Hg相比,Cu、Zn、Cr、Pb和Cd碳酸盐结合态的比例略高,在酸性条件下极易释放,对周围环境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547.
张文娟  廖洪凯  龙健  李娟  刘灵飞 《环境科学》2015,36(3):1053-1059
以贵州西南部典型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内5年、17年、30年生花椒林和乔木林(约60年)土壤为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方法研究了0~15、15~30、30~50 cm这3个剖面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及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30年生花椒林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在各层土壤中均高于对应的乔木林土壤,而5年、17年生花椒林地各层土壤则均低于对应的乔木林土壤,3种花椒林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分配比在各层均高于对应的乔木林土壤.长期种植花椒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量,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乔木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在各层均显著高于对应的3种花椒林土壤(P0.05).随花椒种植年限增加,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在0~15 cm和15~30 cm土层先增加后减少,在30~50cm土层则为先减少后增加.短期花椒种植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增加,长期则降低了0~15 cm和15~30 cm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花椒种植有利于深层(30~5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548.
通过实验研究了施用油母页岩废渣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油母页岩废渣能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其中,中量油母页岩废渣21t/hm2·a配施氮磷钾化肥的效果最好,其增产率达184.03%,但随着油母页岩施用量的增加,其增产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549.
粉煤灰吸附-Fenton及热再生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玉洁  张爱丽  周集体 《环境科学》2012,33(7):2419-2426
首先表征了水洗粉煤灰(FA)及酸改性粉煤灰(M-FA)的物理化学特性,采用序批实验研究了FA及M-FA对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废水的吸附特性,并对吸附平衡的粉煤灰进行了Fenton氧化再生和热再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A和M-FA吸附速率方程符合二级吸附速率模型,吸附等温方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平衡时间为30 min,FA和M-FA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22 mg.g-1和5.98 mg.g-1,M-FA吸附能力优于FA.在pH 2~12的范围内随着pH的提高,M-FA吸附量增大,FA吸附量缓慢减小至pH 8为最低点后明显增大,静电吸附对吸附量的增减起主要作用.当H2O2投加量为78.4mmol.L-1、Fe2+投加量为0.72 mmol.L-1时,FA和M-FA的Fenton氧化法再生率分别为61%和55%.当热再生条件为400℃、2 h时,连续3次的热再生,FA再生率增加,分别为102%、104%和107%,M-FA再生率减小,分别为82%、75%和74%.FA再生率优于M-FA,热再生优于Fenton氧化再生.  相似文献   
550.
在清淤底泥中添加碱性粉煤灰、燃煤炉渣进行钝化处理后,通过浸出毒性实验、重金属形态分级实验及植物生长实验对底泥基质中重金属的活性及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清淤底泥中添加粉煤灰、燃煤炉渣等碱性物质后显著降低了底泥基质中可溶态重金属含量,其中,交换态、有机结合态Pb、Zn所占比例显著降低;碱性物质的加入缓解了重金属的浸出危害,钝化底泥基质中粉煤灰、炉渣对Cu的稳定率可达90.34%~96.88%;与此同时也抑制了底泥中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富集与迁移,降低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底泥基质中交换态重金属含量、浸出浓度、植物茎叶中重金属含量及植物根伸长抑制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