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99篇
安全科学   13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258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油气田采油(气)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全国19个油气田191套采油(气)废水处理设施进行调查,针对其工艺流程、建设投资、处理能力、运行费用、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分析了现有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对今后处理设施的管理、改进和处理技术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在油气田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状况,根据我国油气田环境污染治理现状,提出了生物技术在我国油气田环境污染治理中重点研究的方向和步骤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核事故中放射性核素扩散浓度的理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斯烟羽模型的基础上,对核事故中放射性云团在大气中的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倾斜烟团模式,考虑实际过程中核素粒子的重力沉降、雨洗作用以及放射性衰变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迅速估算放射性核素扩散浓度的方法。该方法可计算核事故中连续点源和瞬时点源在不同气象、地形条件下的浓度分布,并可获得地面的干沉积率和湿沉积率。放射性核素浓度的确定是放射性事故抢险救援和辐射防护等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放射性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结果在核事故的应急救援过程中,对救援人员划定警戒区和确定周围居民的疏散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制定救援方案和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The influence of pulsed magnetic fields (PMF) on the properties of nervous tissue was investigated. Hippocampal slices or synaptosomes obtained from hippocampal tissue were used as model systems. The amplitude of potentials recorded in vitro from one of the hippocampal pathways (Schaffer collaterals that use glutamate as a neurotransmitter) was employed as a measure of the influence of magnetic fields on synaptic efficiency. The synaptic glutamate turnover and radioactive calcium accumulation were used as markers of the PMF influence on biochemistry of synaptic mechanisms. The exposure of hippocampal slices for 30 min to PMF amplified evoked potentials. While the frequency of 0.16 Hz exerted the strongest effect, lower (0.01, 0.07, 0.03 Hz) and higher (0.5 Hz) frequencies were much less effective. The enhancement of the neuronal excitability was correlated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euronal spontaneous activity mediated by electrical synapses. The PMF-induced changes in the excitability of the tissue were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synaptic turnover of glutamate. The release of radioactive D-Aspartate (a glutamate analog used as a marker for glutamate turnover) from the slices, and its uptake by synaptosomes were enhanced, and reduced respectively, following the stimulation with pulsed magnetic fields. The frequency which was the most efficient in amplification of evoked potentials (0.16 Hz) was also the most effective in the modulation of the release and uptake processes. The PMF-induced changes in neurotransmitter turnover coincided with an increase in 45Ca2+ accumulation observed in hippocampal slices exposed to PMF.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We often do not realize how fast the time is running. It is now more than a year since the sad news for the death of William Ross Adey came. With kind agreement of Prof. Kostarakis my presentation at the 3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Biological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was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this remarkable scientist, dear colleague and friend. I would like that this paper will be a tribute to the life and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of Dr. Ross Adey. It is astonishing that among all his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 of Bioelectromagnetics, Dr. Adey introduced the term “window”.  相似文献   
16.
以济南东部老工业区一家大型钢铁企业为例,通过前期调研和排放系数核算出颗粒物(TSP)排放总量,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厂区周边不同距离颗粒物(TSP)的落地浓度。将该落地浓度与厂区周边颗粒物(TSP)的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充分印证了连续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随着气流经过该厂区,对比上下风向监测点位颗粒物(TSP)浓度迅速升高(增大1.04倍),下风向颗粒物(TSP)浓度超出二级标准1.32倍;颗粒物(TSP)的落地浓度在厂区不同距离上的浓度变化明显,从0.1到10 km其落地浓度稀释了约3 500倍,距离>4 km时,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TSP)对周围空气质量直接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多层阻尼复合板常温贮存5年的性能变化。方法对多层阻尼复合板进行常温下贮存5年的减振性能研究,通过贮存前后的正弦扫描试验和随机振动试验,获得贮存前后多层阻尼复合板的减振性能和模态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阻尼复合板常温贮存5年后,径向模态有较大的下降,法向模态变化较少,组件上的加速度响应基本无变化。结论该多层阻尼复合板常温贮存5年后仍然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挖掘过程中污染扩散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平  杨乐巍  房增强  郭淑倩  于妍  贾建丽 《环境科学》2013,34(12):4619-4626
我国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主要受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SVOCs)的污染.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挥发性大,在环境中容易迁移,土壤被挖掘和扰动时,土壤中VOCs很容易形成短时间内的相对较高浓度释放;如果施工人员没有进行适当防护,极易产生健康危害.本研究通过现场快速监测与采样管采样技术相结合,研究污染场地修复开挖过程中气态污染物的分布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在场地开挖的主导风向上,气态污染物浓度分布随距离而下降,并呈现波峰和波谷交替出现的特征.监测结果可以用多个高斯烟团的叠加来拟合.本研究结合工业场所职业健康与安全有关限值,推导污染土壤修复开挖现场安全区域划分的方法,并提出相应分区的个人安全防护响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滨岸缓冲带控制农田氮磷流失的作用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面源氮磷的流失是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产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带来的环境、经济及社会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滨岸缓冲带截留污染物的效率和机理已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滨岸缓冲带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上的功能和作用,论述了滨岸缓冲带对氮磷养分的截留转化机理以及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了影响滨岸缓冲带截留转化氮磷养分的调控因子,在此基础上就目前滨岸缓冲带控制农田氮磷流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安全仪表系统共因失效机理的定性分析,在单一冲击下的RPS模型基础上,以泊松分布作为冲击的先验分布,建立了多冲击下考虑共因失效的安全仪表系统可靠性模型;采用基于专家经验和估计的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通过定量分析确定出影响系统共因失效的最大冲击因子,为降低系统共因失效对可靠性的影响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将改进的多冲击RPS模型的可靠性分析结果与β模型和PDS模型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工程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