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安全科学   133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446篇
基础理论   184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稻田系统的氮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氮肥投入量已得到有效控制,针对不同秸秆和肥料管理措施的多途径(径流、侧渗、下渗)氮流失特征研究还较为缺乏. 对此,选取太湖流域种植时长超过20 a且持续秸秆还田超过5 a的稻田,研究秸秆和肥料管理措施对水稻全生育期不同途径氮流失的影响,并基于作物产量、氮利用效率及氮流失强度,对秸秆和肥料管理措施的生产适宜性和环境友好性进行研判. 结果表明,秸秆离田会提升水稻植株对施氮的敏感度. 稻季氮总流失量为9~17 kg·hm-2,占氮肥施用量的5%~7%. 对秸秆管理而言,秸秆离田的泡田排水具有更高氮流失风险;秸秆还田可降低15%以上的下渗途径氮流失量,但是对侧渗途径的氮流失作用并不明确. 对肥料管理而言,有机肥的适宜替代可较同施氮梯度下的化肥施用减少16%的种植期径流氮流失、26%的下渗氮流失,以及37%的侧渗氮流失. 综合产量数据,实施秸秆还田和肥料类型优化能够有效降低生产单位重量稻米的氮流失量,切实实现对农业生产和环境友好的双向兼顾.  相似文献   
412.
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机载电子设备液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即冷却液在液体泵的作用下,进入电子设备冷板,带走电子设备的热量,再通过热交换器进行降温处理,热量传递到空气或燃油中,降温后的冷却液流向液体泵,进行下一次的冷却循环。其次分析了某些机载电子设备因安装位置不适用液冷系统,则采用强迫通风为其进行冷却,但热量最终经过空气还是传递至液冷系统中。最后对未来飞机的液体冷却技术进行了展望,液冷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有区域故障隔离能力,且冷却液的流量是随着热载荷而动态变化的,其代偿损失也较小。  相似文献   
413.
菜地氨挥发损失及影响因素原位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获得菜地氨挥发通量和氨挥发损失率,并探讨其与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于2009年1月~2009年5月,采用由风洞系统-大气气态污染物连续收集与在线分析装置和离子色谱联用组成的、时间分辨率为15min的氨挥发在线测定系统,用模拟试验方法对菜地(蔬菜上海青和生菜)施用尿素氨挥发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氨气收集效率为(...  相似文献   
414.
于2016年在中国广东大气超级监测站,开展4个季节的VOCs长时间观测,共获得2142组有效数据,并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珠三角地区VOCs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类VOCs混合比和化学反应活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观测期间,VOCs平均浓度为(18.523±20.978)×10-9,其中,低碳烯烃和苯系物二者混合比之和仅占46%,但贡献了85%的·OH消耗速率(LOH)、82%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97%的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观测站点主要受来自北部内陆地区气团(1#)、西部内陆地区气团(2#)、台湾海峡南端气团(3#)以及南部海洋地区气团(4#)的影响.1#气团中炔烃和苯系物的混合比占比最高,分别达到10%、37%,而3#气团中低碳烷烃的浓度水平最高,达到(8.437±5.561)×10-9.通过估算气团中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可以发现,1#气团的VOCs化学反应活性最强,其对O3和SOA的生成贡献最高.1#、2#、3#和4#气团中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主要由苯系物和低碳烯烃贡献.  相似文献   
415.
大流量高流速溶洞堵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溶地区的各种工程的施工中,大流量、高流速溶洞的堵漏处理是一大难题。文章介绍了溶洞精确探测技术、堵漏材料、施工工艺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以贵州猫跳河四级窄巷口水电站水库渗漏、贵州三岔河引子渡水电站厂房基坑涌水的处理为实例,介绍了孔间CT精确探测、模袋灌浆等技术的成功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416.
聚合物驱注入液黏度稳定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田采出水中影响聚合物溶液黏度的主要因素有金属离子、还原性物质、细菌等,次要影响因素有pH值、溶解氧、含油量、悬浮固体、残余聚合物、残余化学剂等。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可通过投加适宜的化学剂来消除影响,从而控制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损失。根据作用机理,目前常用的黏度稳定剂可分为水质改性型和黏度稳定型两种,对造成黏度损失的主要因素可投加水质改性型药剂、对溶解氧等问题可投加黏度稳定型药剂来降低黏度损失。此外,不同单剂组合的复配可通过协同作用有效地提高药剂效果,复合型药剂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417.
使用空气-水系统,试验研究文丘里洗涤器操作参数(液气比、喉管气速)及喉管长度对其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喉管气速对压力损失的影响比液气比的大,压力损失随液气比增加呈线性增加,而随喉管气速的变化基本为平方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文丘里洗涤器设计时如何根据捕集效率优化设计文丘里喉管长度.  相似文献   
418.
不同酸性气体及相对湿度对海盐氯损耗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在广州南村站、深圳竹子林站及西涌站的MARGA仪器实测资料,分析了不同酸性气体及相对湿度对海盐氯损耗过程的影响.在分析深圳竹子林站、西涌站的海盐氯损耗中发现,竹子林站氯损耗平均为48.0%,西涌站海盐氯损耗平均为56.9%,氯损耗的峰值一般出现于下午14时.西涌站、竹子林站和广州南村站酸性气体和碱性气体均以HNO2、SO2、NH3为主,但各站点的比例分布不同,西涌站以HNO2最多(42%),SO2(32%)次之;竹子林站以NH3与SO2为主,百分比分别为36%和34%;广州南村站以SO2为主(58%),NH3次之(20%);而三站HNO3所占比例很小,均为7%.另外,分析了HCl的来源,主要关注了海盐粒子中的NaCl与HNO3反应、NH4Cl的挥发及H2SO4与NaCl的反应这3个来源,发现西涌站与竹子林站HCl和HNO3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好(R2西涌=0.689,R2竹子林=0.594),说明西涌站与竹子林站的HCl主要来源于NaCl与HNO3反应过程中Cl被HNO3置换而成;而广州南村站二者线性关系较差(R2南村=0.295),说明还存在其他的损耗机制.在研究相对湿度对氯损耗的影响中发现,相对湿度低时氯损耗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419.
分析了对不同时间段分区域进行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的必要性,同时认为损失程度的等级划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用模糊数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解决该问题符合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模型,选取最优的距离计算方法,用MATLAB语言编程模拟该数学化的描述,并检验模型的精准度,最后得出聚类结果,绘制了动态聚类图。分类结果显示,近9年全国地质灾害损失程度等级划分为严重、较严重和一般严重三个等级时,各聚类节点差异性满足常规分类要求,表明所构建模型用于地质灾害损失程度评价符合实际情况,模型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20.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oot oxidation on arsenic (As) dynamics in the rhizosphere and As sequestration on rice roo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in pH values between rhizosphere and non-rhizosphere soils, with pH 5.68-6.16 in the rhizosphere and 6.30-6.37 in non-rhizosphere soil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redox potentials (P 〈 0.05). Percentage arsenite was lower (4%-16%) in rhizosphere soil solutions from rice genotypes with higher radial oxygen loss (ROL) compared with genotypes with lower ROL (P 〈 0.05). Arsenic concentrations in iron plaque and rice straw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R = -0.60, P 〈 0.05). Genotypes with higher ROL (TD71 and Yinjingmanzhau) had significantly (P 〈 0.001) lower total As in rice grains (1.35 and 0.96 mg/kg,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genotypes with lower ROL (IAPAR9, 1.68 mg/kg; Nanyangzhan 2.24 mg/kg) in the As treatment, as well as lower inorganic As (P 〈 0.05).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genotypes with higher ROL could oxidize more arsenite in rhizosphere soils, and induce more Fe plaque formation, which subsequently sequestered more As. This reduced As uptake in aboveground plant tissues and also reduced inorganic As accumulation in rice grains. The study has contributed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whereby ROL influences As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in r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