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04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通过收集大量监测资料,研究广东省沿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基于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分析广东省沿海沉积物重金属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高于粤东、粤西区域,其中Cu(106.98±70.69μg/g)、Pb含量(65.74±65.03μg/g)分别以广州、深圳最高,Zn(250.25±55.01μg/g)、Cd(1.48±0.30μg/g)、Cr(96.48±9.79μg/g)、As(17.30±14.00μg/g)含量均为中山最高.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广东沿海各单项指数(0.528±0.377~2.107±3.665)及综合指数(7.135±7.880)均处于"低等"水平.单因素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为:Cd > Cu > Pb > Zn > As > Cr,而生态风险综合指数则表现为:珠江口(12.131) > 粤东(5.488) > 粤西(4.1560).沿海沉积物中Cu、Pb、Zn、Cd、Cr之间均具显著正相关性(P<0.05),说明各重金属污染来源相近,具有同源性;部分重金属(Cu、Pb、Zn)含量与TOC显著正相关(P<0.05),而部分重金属(Cu、Cr、Cd)含量与pH值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2.
基于能值方法的广东省农业系统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白瑜  陆宏芳  何江华  任海 《生态环境》2006,15(1):103-108
采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对广东省农业系统的能值投入结构和产出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弥补单纯经济分析中出现的自然环境投入价值缺失的不足,并尝试加入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保险的计量,完善系统投入结构的能值计算。同时,引入Y*/Y指标使广东省农业系统的生产水平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较,以利于评价广东省农业系统的生产力及其发展水平,并为其优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研究结果:广东省农业系统2003年的能值投资率(3.12)、环境负载率(1.70)、能值/货币比率(4.26E 12sej.$-1)、净能值产出率(1.25)和Y*/Y(0.96)。上述结果与中国平均水平、中国其他省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和日本)的相应指标比较,表明广东农业系统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系统能值投入产出结构分析发现,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值占系统投入总能值的61.92%。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可更新能值投入和优化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103.
在对广东省主要跨市河流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跨市河流边界水质控制断面的存在问题;综合考虑跨市河段的地理位置、水体现状功能及水环境敏感性等因素,并兼顾上、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建议在新丰江、增江、韩江、灞江、绥江、西南涌、西江干流、榕江、枫江等河道新设边界水质控制断面13个,在全省共布设38个断面,构成广东省跨市河流边界水质达标管理的监测体系。文章还建议,要尽快制定广东省跨市河流边界水质保护条例,为加强广东跨市河流边界水质的达标管理,解决上下游地区之问的污染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广东山地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山地丘陵在广东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根据长达5年的南方山区土壤资源考察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广东山地丘陵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颗粒组成、代换性能、矿质营养元素和土壤水分等的特点。建议根据山地土壤资源的优势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实行保护性开发、建立良性人工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因土种植,合理施肥和实行人工灌溉等土壤水分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5.
何秀婷  王奇  聂湘平  杨永涛  程章 《环境科学》2014,35(7):2728-273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分析了广东沿海大亚湾和阳江两个典型海水养殖区中沉积物以及7种养殖鱼类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磺胺嘧啶(SDZ)、磺胺二甲嘧啶(SM2)和磺胺甲基异噁唑(SMX)的残留量,并依据药品最高残留量(MRL)值和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对海水养殖鱼类中磺胺类抗生素污染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所有沉积物样品中都能检出磺胺类抗生素.含量(干重)范围为:2.1~35.2 ng·g-1,检出率大小顺序为SDZ(85.7%)>SM2(71.4%)>SMX(28.6%).大亚湾养殖区磺胺药物在沉积物和鱼类样品中的检出频率大于阳江养殖区.3种磺胺类药物在鱼肝脏组织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肌肉组织中的含量(P<0.05).SDZ、SM2和SMX在鱼体肌肉组织中的含量(湿重)范围分别为11.6~37.9、16.3~27.8和4.9~20.0 ng·g-1.3种磺胺类药物的平均日摄入量范围为3.37~36.72 ng·kg-1,仅占食用肉类ADI的最高限值(50μg·kg-1)的0.007%~0.073%(<1%ADI),健康风险为可以忽略,膳食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6.
大气环境分区管理: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大气环境分区管理的理念.以广东省地区为例,利用空气质量数值模拟和卫星遥感反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气象要素模拟场、浓度要素模拟场和卫星图像解译中筛选出关键因子,形成大气环境管理分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将广东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持续改善区和协调发展区这3种大气环境管理分区类型.结果表明,广东省大气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区、持续改善区和协调发展区分别占16.3%、28.0%和55.7%.严格控制区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7.9%、19.3%、4.4%和12.5%,区域内应实施最严格的大气环境管理政策以推动空气质量改善;持续改善区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4.4%、15.8%、7.8和34.5%,区域内应实施相对严格的大气环境管理政策以保障持续稳定达标;协调发展区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7.7%、64.9%、87.8%和53.0%,区域内应实施较为宽松的大气环境管理政策以保障相对良好的空气质量.总体而言,广东省大气环境管理压力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北、粤东地区次之,粤西地区大气环境管理压力最小.  相似文献   
107.
在分析建国以来广东省粮食生产历程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广东省1987~2004年分县统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区域差异定量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广东省近18年来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制定粮食宏观政策、保障广东省粮食安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广东省人均粮食占有量与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增大;1987-2004年,广东省粮食生产中心逐渐北移;珠江三角洲粮食产量出现严重滑坡,粤东粤西地区处于低水平的相对稳定的粮食生产状态,而北部山区粮食产量经历了明显先升后降的过程,但在全省粮食生产的地位逐渐提升;珠江三角洲和粤东地区各县市区地域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较大,18年间波动幅度也较大,而北部山区与粤西地区各县市区地域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较小,变化幅度也较小;影响广东省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种粮比较收益低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产值构成的大幅下降以及经济体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8.
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框架设计与广东节约水平现状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贯穿了循环经济的思想,包括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节约支撑能力、资源禀赋变化与弹性系数等4领域共51个指标。应用该指标体系估算结果表明,广东省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污、资源化等核心指标目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每年均有所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行政管理费用所占GDP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反映广东与其它地区的差异已经从数量的差异发展为结构性差异。GDP质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出粗放型特征没有根本转变。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偏低,在制度支撑、科技支撑、教育支撑指标等方面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1989~2010年广东沿岸15个采样点牡蛎体内Pb含量的监测和有关历史资料,分析了粤东、珠江口和粤西沿岸海域牡蛎体内Pb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非致癌性风险指数法(NCHI)评价了Pb的食用风险.结果表明,广东沿海牡蛎体内Pb的浓度范围为N.D.~3.65mg/kg,总体平均值为0.41mg/kg,从总体看其出现频数呈偏正态分布.牡蛎体内Pb的年际变化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后波动趋于平缓并有微弱的上升;其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珠江口>粤西3粤东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粤东和粤西牡蛎体内Pb浓度随时间延长均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珠江口牡蛎体内Pb浓度从2006~2010年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单因子指数和非致癌性风险指数评价结果均表明,广东沿岸牡蛎体内Pb的浓度未产生明显污染,对人体不具有非致癌性风险.  相似文献   
110.
城市化过程往往具有阶段性,不同用地规模、等级或区域的城市用地扩张,具有不同的阶段性,它们与连续性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显著的差别。论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1995—2010年生态位值的变化情况,将21个城市分为4个等级,结合4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等级城市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方法应该基于完全市场化的基本假设,而且需要应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诊断。生态位的方法能够恰当地区分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级别,不同生态位的城市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关联机制。大部分高生态城市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符合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并能用Logistic蒂模型拟合,两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也较显著,高生态位城市以弱脱钩状态为主。高生态位城市占有较大的空间和较多的资源,市场化水平也较高,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大部分低生态位城市不满足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少数城市能用Logistic蒂模型拟合,两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也不显著,低生态位城市以强脱钩状态为主。低生态位城市所占有的空间和资源都比较少,市场化水平也较低,尽管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但表现不明显。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城市规模已接近城市扩张的上限,高生态位城市应利用管理和技术等手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生态位城市应逐渐改变城乡土地二元结构,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