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467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88篇
综合类   1070篇
基础理论   249篇
污染及防治   110篇
评价与监测   146篇
社会与环境   145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3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measurement of the bed shear stress along vegetated river beds is essential for accurately predicting the water level, velocity and solute and sediment transport fluxes in computational hydroenvironmental models. Details are given herein of a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to determine the bed boundary shear stress along vegetated river beds introducing a novel field measuring method, namely the FliessWasserStammtisch (FST)-hemispheres. Although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previously for sedimentary channels using the FST-hemispheres, this preliminary study is thought to be the first time that such hemispheres have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bed shear stresses in vegetated channels. FST-hemispheres were first developed by Statzner and Müller [1989. Standard hemispheres as indicators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lotic benthos research. Freshwater Biology 21, 445-459] to act as an integrated indicator of the gross hydrodynamic stresses present near the bed. Test and validation data were found to be at least of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for the stresses predicted from literature for sedimentary channels, with this study establishing the commencement of a database of calibrated FST-hemisphere laboratory data for vegetated channel beds.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depths ranging from 0.1 to 0.28m were considered, equating directly to comparable conditions in small rivers or stream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basis for enabling the FST-hemispheres to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boundary shear stress for a wider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future, including vegetated river beds.  相似文献   
92.
黄河水体沉积物对敌百虫和甲拌磷的吸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桂芝  刘永明 《环境化学》2001,20(3):244-248
对敌百虫和甲拌磷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观察了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敌百虫的吸附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规律;敌百虫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甲拌磷的吸附可用Freundich等温式较好地描述.ph值降低或离子强度增加使敌百虫和甲拌磷在沉积物中的吸附程度明显减小.敌百虫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中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而甲拌磷则表现为表面吸附和在有机碳中的分配作用两种吸附方式.  相似文献   
93.
一种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制出一种长方体的十字筐采样器,在采样器内分别填装石、砂、底泥和水草4种基质,利用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生境的选择性进行样本被动采集。基质越多,采样器采集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量也更丰富。用新研制的十字筐采样器和传统的篮式采样器对松花江流域7个采样点进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比采样,结果显示:十字筐采样器是一种优良的采样器,适合在松花江流域乃至全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对松花江全流域14个监测断面的16种美国环保局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的主要来源及其贡献率应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松花江全流域为化石和石油燃料的复合PAHs污染,水体环境中PAHs首要污染源为化石燃料燃烧和交通污染,合计贡献率为63.1%,第二大污染源为工业和民用燃煤污染,合计贡献率为36.9%,沿江的石化、石油基地、大型焦化厂、电厂都是PAHs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5.
源强确定在突发污染事故的预警与应急过程中极为重要。本文针对树状河流的特性,将污染源搜索和源强反算的方法结合起来构建了树状河流突发污染事故源强确定的一般方法,并利于假设的突发污染事故情形对方法就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监测数据的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大,源强的计算结果相比事故的地点与发生时间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6.
“十一五”期间重点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及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十一五"期间七大流域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工业COD排放量及生活COD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对各流域的减排幅度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单位水资源COD负荷、单位工业产值COD排放强度及人均生活COD排放强度对各流域的污染压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以七大流域的减排幅度和污染压力为基础分析了各流域COD的减排潜力,并对各流域的重点防控领域和配套减排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中国流域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构成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国外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总结了中国生物监测的发展历程、基础、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了体系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即以流域为单元,以各级支流为监测区段,发展以实现流域水环境生态完整性评价为目的的综合监测体系;同时,着重介绍了重点发展内容:建立以市级站为核心的监测网络;建立包含4个板块的核心业务监测能力;开展生物监测业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对全国监测系统生物监测体系的构成和发展提出建议:在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下,完成构建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全国水环境生物监测网络体系、建立数据管理与评价平台及建立运行保障体系4个分目标,实现中国环境管理以"污染防治"为重点到以"生态健康"为目的的转折。  相似文献   
98.
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河流生态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是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角度对河流质量进行的评价。河流生态健康的评价已经向多要素多指标综合、多种评价方法(预测模型法、生物完整性指数、多要素综合评价)、流域尺度方向发展。该文重点介绍了国外评价体系产生的背景和研究基础,分析了广泛应用的几类评价方法的特点、在不同国家和流域的应用情况以及各方法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国内开展河流生态质量评价研究的发展过程、阶段性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并根据目前研究基础评述了我国评价体系现存问题及应用前景,为河流生态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发展方向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
分析了四川省毛河流域各类污染源分布状况及水质现状,采用一维稳态单组分水质模型、多宾斯-坎普稳态模型,引入水文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社会统计公报数据,以Excel作为数据平台,对毛河水环境进行了动态模拟,反演出主要污染物降解系数。总结了毛河水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模拟计算了2种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实施后对毛河水质的影响,确定了毛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点以及制约因子。  相似文献   
100.
选取太原汾河景区跨桥断面8个监测点,在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对河流8项水质参数进行监测,并结合派生的水体综合污染指数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景区水污染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景区水质污染变化时空差异明显,上游污染相对较小,下游污染较重;春季溶解氧和p H值变化幅度最大,夏季除总氮和氨氮外,其他各污染物均有显著变化特征,秋季则以氨氮、总氮和总磷变化最为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各监测点水体污染的关键影响因子不同,但总磷是太原市河流水体污染的共同解释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