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26篇
安全科学   15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91篇
综合类   654篇
基础理论   152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121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31.
为了合理地确定边坡的最不利滑裂面、探讨坡顶开裂原因及出现滑坡险情时的应急措施,将变分方法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建立一个与边坡稳定相关的泛函,根据边界条件选取适当的基函数,获得了边坡最不利滑裂面。基于所得最不利滑裂面,得到垂直边坡和普通边坡最不利滑裂面的分布随土体内摩擦角和内聚力的变化趋势,为垂直边坡和普通边坡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泛函T沿最不利滑裂面的变化将边坡划分为主动滑动区和被动滑动区。比较分析得出:变分方法和Bishop条分法所获得的安全系数比较接近,且变分方法获得的安全系数略小。  相似文献   
432.
保护地管理类别和功能分区结合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对保护地进行管理分类和功能分区的必要性,提出了新的保护地管理分类方法(由IUCN制定的6类简化为4类:严格保护类、栖息地/物种管理类、自然公园类和多用途类)和功能分区方法(由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体系的三区法修改为5+1区:封闭区、控制区、旅游区、资源利用区、高强度使用区和外围缓冲区),并创新性地将管理类别和功能分区结合在一起运用,针对不同管理类别的保护地以及不同的分区,就可以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并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因此能够为具有多种功能的保护地管理提供灵活的选择.这样的体系将允许人们建立起一套标准的管理要求,规范管理实践,并为监督提供评估标准.此外,还阐述了保护地管理类别体系和功能分区结合体系与IUCN的保护地管理类别体系的对比优势,并列出本体系将如何解决目前保护地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33.
强化浅基质层干植草沟对道路径流的脱氮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进凯  李田  张佳炜 《环境科学》2019,40(6):2715-2721
搭建6个不同结构和介质组成的浅基质层干植草沟模拟柱,在基质层添加较多发酵木屑,利用进水期的脱氮作用,并设置饱水层提高设施落干期脱氮能力,从而强化设施全周期脱氮效果.以半人工道路径流作为进水,考察各模拟柱运行效果,并结合分层取样水质检测结果和模拟柱内体积含水率、ORP的变化过程,分析氮素在不同模拟柱内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在运行参数相对实际应用环境更为不利的条件下,设置饱水层的模拟柱的TN去除率在67%~78%; TN去除过程主要发生在进水期,且在含较多发酵木屑的基质层即被大量去除;设置饱水层不仅可提高落干期设施脱氮能力,还可保证较浅的基质层在进水期快速达到适宜反硝化的缺氧条件,从而保证进水期设施的脱氮效果;设置持水性过渡层并在其中放置有机质可以有效平衡饱水层碳源补给并控制有机质淋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4.
Developing prototypes of pressure sensitive mats and testing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were the aims of this study. Two contact plate mats wer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rubber-rubber (R) and metal-metal (M). A recipe for rubber mixes and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were prepared. Two laboratory test stands for measuring the actuating force, response time, static pressure resistance, and the durability of the mats were constructed. Computer software was written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those test stands. Methods of testing pressure sensitive mats were based on PrDIN 31 006 (Deutsches Institut fur Normung [DIN], 1990) and EN 1760–1 (Comite Europeen de Normalisation [CEN], 1997). Both prototypes of contact plate mats were tested under laboratory and industrial conditions.

The test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design was correct, the setup requirements were fulfilled, and the mats were efficient and reliable in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435.
Guards on machine tools are intended to protect persons from being injured by parts ejected with high kinetic energy from the work zone of the machine. Stationary grinding machines are a typical example. Generally such machines are provided with abrasive product guards closely enveloping the grinding wheel. However, many machining tasks do not allow the use of abrasive product guards. In such cases, the work zone enclosure has to be dimensioned so that, in case of failure, grinding wheel fragments remain inside the machine’s working zone. To obtain data for the dimensioning of work zone enclosures on stationary grinding machines, which must be operated without an abrasive product guard, burst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vitrified grinding wheels. The studies show that, contrary to widely held opinion, narrower grinding wheels can be more critical concerning the impact resistance than wider wheels although their fragment energy is smaller.  相似文献   
436.
我国沿海地带的海水入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裕华 《灾害学》1992,7(2):43-47
本文阐述了海水入侵灾害的发生机理、危害和我国目前的概况,并指出了海水入侵的发生规律和发展趋势。同时就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以避免灾害面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437.
我国地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始于1987年,与美国相比落后了100多年。自1987年我国开始建立第一批独立的地质自然保护区开始,到目前已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86处。地质遗迹资源管理体制正在建设之中,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美国国家公园在管理方面有着十分科学务实的机构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本文在对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地质遗迹资源管理体制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38.
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生态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是以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产业集聚化、集聚生态化为目标建立起来的特定经济区域。生态化高科技园区将是高新区发展的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高科技产业对环境的污染具有与传统产业不同的特点,决定了高科技园区的生态化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性,需要通过对现有企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应用ISO14000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重构环境法规的绿色导向机制等措施来保证生态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439.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规模最大的经济区 ,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八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 ,土地总面积 996 87.5km2 ,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 1998年全区人口 74 4 5 .6 9万人 ,GDP总量 12 70 1.39亿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 ,人口分布最密集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阐明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 ,开发区建设数量最多 ,类型最齐全的地区 ,它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现代化园区、旅游度假区和保税区等多种类型。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投资的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软环境都很好 ,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开发区已经成为了其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新的制造业基地 ,高科技发展基地 ,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的集聚地。通过对上海、江苏、浙江各种类型开发区的外商投资规模、产业经济结构、城市建设功能和外向型经济格局的比较 ,揭示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区域差异。明确了上海开发区建设在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地位 ,分析了浙江省开发区建设落后于江苏省的主要原因 ,总结出了愈靠近  相似文献   
440.
The quantity and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OM) in the sediments underlying and below oxygen minimum zone (OMZ) in the Arabian Sea were studi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diagenetic processes of organic carbon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hydrolysable amino acids (THA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ediments within rather than below OMZ, while those of total carbohydrates (TCHO) were slightly lower in the latter,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a larger supply of labile compounds into the sea bottom at the shallower site (i.e. within OMZ). Hydrolysable amino acid and carbohydrate contribution to TOC were even lower (about 10% in surficial sediments) than the values obtained from the abyssal oligotrophic North Pacific, suggesting that OM food availability in the Oman Margin sediments within OMZ was lower than that observed at abyssal depths. The presence of the highest THAA and TCHO concentrations in the top 40 mm of the sediment core at both sites reflected the presence of bioturbation processes. In contrast with the general view of the deep sea as a stable and constant system, below OMZ in the Arabian Sea sediments, some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investigated cores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a certain spatial variability in OM content and diagen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