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82篇
综合类   429篇
基础理论   374篇
污染及防治   84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12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应用工业生态学解决污染与发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日益尖锐的污染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清洁生产基础上兴起的工业生态学是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其概念和原理来源于生物生态学。讲述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核心要旨和研究方法。对其在工业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2.
城市滨水区的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滨水区的生态恢复具有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通过探讨和分析城市滨水区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和主要内容,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滨水区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为做好城市滨水区生态恢复工作尚需加强滨水区生态恢复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研究,以滨水区的生态恢复带动开发,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3.
以海南万泉河口博鳌镇(亚洲论坛会址)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海岸生态交错带景观生态基本特点,选取景观多样性、优势度、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度及生态风险指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分析,讨论了该区域开发建设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开发建设的强弱是导致博鳌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景观生态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84.
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核心是整体保护与系统治理,强调生态保护修复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联的系统性、协同性。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整体综合视角聚焦景观结构与功能演变及其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机理,重点关注过程耦合与空间集成。面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战略需求,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耦合—时空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可持续性"的研究路径能够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重要学科支撑;依据格局—过程互馈机理识别退化、受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基于景观多功能性权衡协调社会—生态需求并确定修复目标,应用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多层级修复网络体系,建立面向景观可持续性的多尺度级联福祉保障。  相似文献   
185.
基于资源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生态安全性三个角度选取17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求取非资源合理性( NREI)、经济可行性( EEI)、非生态安全性( NESI)3项综合指数,运用改进的三角模型对佛山市2004年-2011年土地可持续利用状态和趋势展开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佛山市土地可持续状态总体较差,并且呈现不断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6.
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研究,中国城市公园存在着环境品质不高的状况.为实现公园景观的整体优化,引入环境科学理论,关注环境与人在行为之间的作用.从对城市公园的设计,制定研究框架,并根据研究结果确立景观设计的策略.关于公园的设计表明,基于环境科学的城市公园设计研究是可行的,它从城市公园空间建设的本质入手,抓住提高城市公园环境品质的实质,才能满足城市公园的设计,同时也可以考虑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187.
在以导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为主要特点的研究生教育阶段,沟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沟通不断调整策略和目标是实现教育共识的基石,但在现实中,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活动常常难以有效进行。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建构研究生教育沟通系统,分析影响沟通系统平衡的各个要素及其协调平衡的方法,可以有效促成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8.
刍议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文章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内涵,系统地分析了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差异;提出了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途径,为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9.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指导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按照一定的规划原则对自然保护区的本底与基质、斑块、廊道以及景观格局进行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90.
道路干扰对澜沧江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道路交通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影响。研究道路交通的干扰强度、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对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意义重大。研究基于道路等级、道路所处的环境特征等因素构建道路干扰指数,定量评价了澜沧江流域道路网络的干扰强度,系统分析了流域道路干扰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对流域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澜沧江流域道路网络干扰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中游和下游地区明显大于上游地区。流域道路干扰域为边界复杂的不规则多边形,呈现出以离散的强干扰区域为中心,干扰强度向外围逐渐减弱的空间格局。对比不同等级道路干扰域内的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发现,耕地和建设用地等代表人类活动的景观集中分布于道路强干扰区域内,并且强干扰区域内景观组分的变化幅度远大于低干扰区域。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道路对其沿线景观格局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驱动作用,流域道路发展应避开生态环境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