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369篇
基础理论   276篇
污染及防治   151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甾醇的分布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海、渤海湾和莱州湾采集6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正构烷烃(C15~C33)和甾醇(菜子甾醇、菜油甾醇、谷甾醇和豆甾醇)的质量分数和分子组合特征,探讨其来源,比较物质来源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类脂生物标志物主要呈现陆源和海源共同影响的特征,其中北黄海以陆源输入为主,高碳数正构烷烃(〉C24)具有明显的奇碳优势,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较大;南黄海陆源输入与海洋自身贡献相当;渤海湾与莱州湾接受来自河流的大量陆源物质;(2)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的甾醇(包括菜油甾醇、谷甾醇和豆甾醇)在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的质量分数远小于渤海湾和莱州湾,但指示硅藻来源的菜子甾醇在整个研究区域均具有较高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72.
青岛市港口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清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2002~2006年青岛市环保局与瑞典国际开发合作署合作开发了青岛市空气环境质量管理系统,建立青岛市海上交通源大气污染排放清单是其中的一项子专题,范围涉及青岛沿岸分布的港口,重点考虑船舶停泊港口及航线过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划分了20条航线。建立的青岛市海上交通源大气污染排放清单在开发的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EnviMan复合源大气扩散模型中得到较好应用,实现了对沿海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空间模拟测算,解析出大气污染排放清单建立年度青岛市港口、航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市区环境空气中的SO2、NOX浓度贡献分别约占8.0%、12.9%。  相似文献   
173.
2010年渤海海冰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0年中国遭遇到近30年来最严重的海冰冰情,因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3.18亿元,占全年海洋灾害总经济损失的47.6%——海冰成为中国2010年海洋灾害中的主要灾种之一。基于区域灾害系统论,运用气象数据、MODIS图像和社会经济统计等资料,对2010年渤海海冰灾害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以莱州湾结冰范围扩大为代表的渤海海冰分布变化是致灾因子区域危险性增大的主要特征,环渤海地区海水养殖面积和产量的增加是承灾体暴露性增大的主要特征,而总体灾情严重则是二者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74.
方言  曹芳  范美益  章炎麟 《环境科学》2020,41(3):1025-1035
本研究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以及2018年6~8月在嵊泗岛屿共采集70个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样品,利用离子色谱法分析TSP样品中水溶性离子(主要包括:Na~+、 K~+、 NH~+_4、 Mg~(2+)、 Ca~(2+)、 Cl~-、 SO_4~(2-)、 NO~-_3和MSA)的质量浓度,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离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东海背景站水溶性离子组分的化学特征、季节差异以及主要来源.结果显示,观测期间TSP和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质量浓度均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冬季和夏季的总水溶性离子(TWSIIs)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6.5±16.3)μg·m~(-3)和(8.8±3.8)μg·m~(-3).二次离子(NO~-_3、 SO_4~(2-)与NH~+_4)是TSP中最主要的离子组分,在冬、夏两季分别占TWSIIs的86.2%和74.9%.非海盐硫酸盐(nss-SO_4~(2-))主要来自人为排放,夏季生源硫酸盐对nss-SO_4~(2-)的贡献为28.1%,冬季贡献率为5.9%.另外,研究站点受季节气温变化、长距离传输以及夏季生物源的影响,导致冬季NO~-_3质量浓度最高,夏季SO_4~(2-)质量浓度最高.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东海地区气溶胶化学组分在夏季主要受到海洋源的影响较大,冬季则主要受到人为排放源的输入影响.冬季Cl~-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氯富集,富集因子的平均值为38.5%.  相似文献   
175.
采用高通量测序-分子鉴定分级技术于2019年对黄海北部海域真核微藻粒级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春季以中、小粒级为主,夏季以小、大粒级为主,秋季以大粒级为主,春、夏、秋季小、中、大粒级微藻比例为39:51:11、40:24:36、26:13:62.小粒级微藻优势种为细小微胞藻和金牛微球藻,中粒级微藻优势种为剧毒卡尔藻,大粒级微藻优势种为柔弱几内亚藻、平野亚历山大藻、多纹膝沟藻,综合整个真核微藻群落,春季由中粒径的剧毒卡尔藻占据优势(21.3%),夏季由大粒径的平野亚历山大藻占据优势(23.6%),秋季由大粒径的多纹膝沟藻占据优势(56.6%),有毒甲藻在该海域中占有绝对优势,贝毒累积风险较高,小粒径微藻中金牛微球藻和抑食金球藻曾在渤海引发褐潮,潜在威胁黄海北部贝类养殖业.  相似文献   
176.
环渤海海岸大气微塑料污染时空分布特征与表面形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环境问题.目前,针对大气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研究仅在少数地区开展.为比较环渤海沿海城市大气微塑料污染的长周期分布特征,本研究以烟台、天津和大连3个城市为例,于2018年6月—2019年5月进行大气沉降样品的采集,经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观察,分析了大气微塑料的类型、颜色、粒径、成分、微观形貌及主要成分等特征,并计算了微塑料的大气沉降通量.结果表明,在3个采样点大气沉降样品中共同存在纤维、薄膜、碎片和颗粒4种类型的微塑料,其中绝大部分为纤维类(>90%).大气沉降微塑料的颜色主要包括透明、蓝色、红色、黑色等;粒径大多<1 mm.大气沉降样品中的微塑料主要成分为赛璐玢(>50%)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0%),且微塑料表面存在明显风化特征.烟台、天津和大连地区单位面积微塑料年沉降量分别为2.7×104、8.9×104和7.2×104粒·m-2.研究结果可为环渤海海岸城市大气微塑料污染与防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7.
南黄海营养盐的垂直分布特性及其垂向输运规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根据“中韩黄海水循环动力学合作研究”项目1996~1998年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南黄海营养盐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垂向输运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南黄海中北部(34~37°N),除冬季营养盐呈垂直均匀分布外,其他季节在远岸海域则呈现明显的层化现象,且在某些海域营养盐等值线呈上凸趋势或呈马鞍形分布,这与生物活动和黄海冷水团及其垂直环流有关;在近岸浅水区,营养盐基本呈垂直均匀分布。(2)南黄海南部(34°N以南):西侧浅水区(水深<40m),营养盐基本呈垂直均匀分布且含量很高;东侧深水区,冬、春季营养盐垂直分布均匀且含量较低,夏、秋季时由于来自东海北部的冷水沿坡爬升,营养盐等值线呈极明显的上凸趋势。  相似文献   
178.
江苏沿海地区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及其灾害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江苏海岸是全国潮滩最集中分布区,其面积约占全国的1/4,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较大,是全国少数几个受海平面上升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初步估算,21世纪前半期该地区不同岸段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将可能达到4.5~9.5mm/a,约为同期全球平均上升速率的2~3倍。其灾害性影响主要集中在:①造成堤外潮滩湿地资源损失,相对海平面上升50cm,因直接淹没、侵蚀加剧和淤涨减缓造成的潮滩损失面积将超过5×104hm2,湿地损失面积达2.4×104hm2;②降低海堤防御标准、危及海堤自身和受保护地区安全,相对海平面上升50cm,该地区现有海堤防御标准将由现状50~100年一遇降为20~50年一遇;遇50年一遇风暴高潮位,全区受潮水漫溢的海堤长度将比现状增加173km以上,占海堤总长的1/4;③阻碍低洼地的洪水排泄、加剧洪涝灾害损失,相对海平面上升40cm,苏北里下河和苏南太湖湖东两片洼地的自然排水能力将可能分别下降约25%和20%,若两洼地分别重现1991年型和1954年型洪水,则因海平面上升增加的受淹面积将超过4×104hm2  相似文献   
179.
我国的渤海和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每年冬季都有海冰出现,渤海的辽东湾是我国冰情最严重海区。在渤海,特别是辽东湾,海注作用力是海洋工程设计的控制荷载。海注的厚度是计算海冰作用力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根据渤海辽东湾北部鲅鱼圈和盘锦海洋站的气温和海冰观测资料,建立了计算海冰厚度的经验公式,并据此估算了我国平整海冰的可能最大厚度为80cm。  相似文献   
180.
Periodic wildfire is an important natural process in Mediterranean-climate ecosystems, but increasing fire recurrence threatens the fragile ecology of these regions. Because most fires are human-caused, we investigated how human population patterns affect fire frequency. Prior research in California sugges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fire frequency is not linear. There are few human ignitions in areas with low population density, so fire frequency is low. As population density increases, human ignitions and fire frequency also increase, but beyond a density threshold, the relationship becomes negative as fuels become sparser and fire suppression resources are concentrated. We tested whether this hypothesis also applies to the other Mediterranean-climate ecosystems of the world. We used global satellite databases of population, fire activity, and land cover to evaluat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fire in the world's five Mediterranean-climate ecosystems. Both the mean and median population densities were consistently and substantially higher in areas with than without fire, but fire again peaked at intermediate population densitie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is complex and nonlinear. Some land-cover types burned more frequently than expected, but no systematic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across the five regions. The consistent association between higher population densities and fire suggests that regardles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land-cover types, natural fire regimes, or overall population, the presence of people in Mediterranean-climate regions strongly affects the frequency of fires; thus, population growth in areas now sparsely settled presents a conservation concern. Considering the sensitivity of plant species to repeated burning and the global conservation significance of Mediterranean-climate ecosystems, conservation planning needs to consider the human influence on fire frequency. Fine-scale spatial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and fire may help identify areas where increases in fire frequency will threaten ecologically valuable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