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2篇
  免费   593篇
  国内免费   1706篇
安全科学   520篇
废物处理   155篇
环保管理   211篇
综合类   3747篇
基础理论   503篇
污染及防治   699篇
评价与监测   137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113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研究了昆明市主城区3种温室气体浓度的最新变化情况,采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月份和小时平均浓度数据,结合昆明市气候特点,对3种温室气体浓度的月份和干、湿季的小时变化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2.
磁性纳米Fe_3O_4对毒死蜱的增效和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磁性纳米Fe3O4(NMFO),并用聚乙二醇-6000对其进行改性,使纳米Fe3O4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亲脂性,从而实现与亲脂性毒死蜱的复合。纳米Fe3O4的加入使毒死蜱的生物活性明显提高。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含0.2%纳米Fe3O4的Fe3O4/毒死蜱制剂的毒力在室内和紫外光照下分别是同浓度纯毒死蜱的3.84倍和4.17倍;其降解率也显著提高,纳米Fe3O4/毒死蜱制剂在太阳光照下放置10 d,其降解率可达93.2%,相同条件下纯毒死蜱的降解率是10.14%,而将添加或未添加纳米Fe3O4的毒死蜱于暗处放置相同的时间,其降解率分别为1.21%和0.23%。  相似文献   
203.
采用硝酸氧化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硝酸改性后活性炭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及其对酸性大红3R的吸附能力和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改性后,活性炭比表面积减小,微孔孔容减小,中孔孔容增大。活性炭表面以羧基为主的酸性含氧官能团随着硝酸改性浓度提高而显著增加,并对其吸附能力和催化臭氧氧化能力产生显著影响。硝酸改性活性炭吸附能力在碱性条件下由于表面酸性官能团和酸性大红3R之间的静电作用而有所降低;在酸性条件下由于二者的色散作用而增强。表面酸性官能团在碱性条件下参与臭氧分解,产生·OH,增强了硝酸改性活性炭对酸性大红3R的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4.
福州为福建省霾天气高发区之一。文章利用2006-2010年历史探空数据以及福州站地面观测资料中常规数据,结合天气形势,开展基于V-3θ方法的福州霾低能见度天气预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福州处于暖区辐合内部时霾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变性冷高压和高空槽,而低涡切变及台风和热带辐合带则不易出现霾;V-3θ结构图上判断霾天气发生的主要要素为厚度超过25 hPa的逆温层及其上下的滚流特征、中低层非均匀结构以及暖层云;预判霾天气消散的大气结构特征主要为风场的变化,分别为整层顺滚流结构和整层逆滚流结构;根据上述要素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对2011年针对福州市霾天气进行预报检验,取得一定的预报效果,霾日的预报准确率达77%。  相似文献   
205.
在固体废弃物淋溶毒性测试标准的基础上,采用静态实验方法研究淋溶时间、固液比、溶解氧和溶液初始pH值对AOD渣中Cr的短期淋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OD渣使淋溶液pH快速升高、E和DO快速降低;Cr淋溶呈现快淋溶和慢淋溶2个阶段,24 h内Cr淋溶基本达到平衡;尽管固液比对AOD渣淋溶液中Cr3+浓度的影响较小,但考虑到Cr3+与OH-间的平衡反应,直接采用固体废弃物淋溶毒性测试标准会低估Cr的淋溶量,从而过低评价Cr的淋溶毒性;短期淋溶过程中,溶解氧对Cr淋溶的影响相对较小;与中性淋溶液相比,碱性淋溶液对AOD渣中Cr的淋溶影响较小。而在酸性条件下,延长淋溶时间、降低溶液初始pH值将显著增加淋溶液中Cr3+的浓度。因此,采用中性淋溶液评价AOD中Cr淋溶毒性将显著低估Cr的淋溶毒性。  相似文献   
206.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3S技术逐渐运用于生物环境的动态监测中,并发挥了其绝对的运用优势.本案通过对3S技术的特性进行着手分析,系统探究了3S技术在生物环境的动态监测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07.
3S技术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由定性评价转向定量预测,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文章以灌阳至平乐公路建设项目为例,制作了公路沿线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对高速公路建设前沿线景观和建设后沿线模拟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并进行高速公路修建前后景观指数计算,分析了高速公路修建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导致景观格局的改变,景观异质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8.
在炼厂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含油率一般大于5%,最多可达10%以上),该污泥被认定为危险废物(编号:HW08),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不仅会带来环境污染,而且还可能产生安全事故。本文着重论述焚烧系统前对污泥干化的意义、干化+焚烧工艺流程以及在工程设计中的关注要点。  相似文献   
209.
为探索小球藻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和油脂积累的最佳条件,就pH和不同浓度的NO3-N、Mg2+、Fe3+和Zn2+等环境因素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应用尼罗红染色荧光法对各环境因子条件下小球藻细胞内油脂积累状况进行了动态监测;继而应用正交实验对显著影响小球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组合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的NO3-N、Mg2+、Fe3+可促进小球藻的生长,而Zn2+则抑制其生长,pH对其生长及油脂积累影响不明显;在一定范围内,氮限制和高浓度的金属离子可以有效地促进小球藻油脂的积累;小球藻最优培养条件组合为:Fe3+浓度为12μmol/L,Zn2+浓度为7.2μmol/L,NO3-N浓度为0.3 mmol/L。  相似文献   
210.
泥煤水一直是我国出煤厂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影响出煤的质量,同时还不利于生产企业的经济发展,所以泥煤水沉降澄清处理技术的应用就显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