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25篇 |
免费 | 1029篇 |
国内免费 | 154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222篇 |
废物处理 | 78篇 |
环保管理 | 655篇 |
综合类 | 5341篇 |
基础理论 | 625篇 |
污染及防治 | 542篇 |
评价与监测 | 274篇 |
社会与环境 | 962篇 |
灾害及防治 | 6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0篇 |
2023年 | 663篇 |
2022年 | 728篇 |
2021年 | 701篇 |
2020年 | 507篇 |
2019年 | 478篇 |
2018年 | 374篇 |
2017年 | 446篇 |
2016年 | 460篇 |
2015年 | 478篇 |
2014年 | 700篇 |
2013年 | 396篇 |
2012年 | 567篇 |
2011年 | 518篇 |
2010年 | 492篇 |
2009年 | 503篇 |
2008年 | 455篇 |
2007年 | 374篇 |
2006年 | 388篇 |
2005年 | 274篇 |
2004年 | 194篇 |
2003年 | 198篇 |
2002年 | 186篇 |
2001年 | 152篇 |
2000年 | 130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92篇 |
1995年 | 95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创新安全管理范式,进一步丰富安全管理理论,基于压电理论与安全管理理论,开展压电安全管理研究。首先,分析压电理论对安全管理的启示,探讨压电安全管理的内涵,并提出压电安全管理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全管理全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与解析压电安全管理模型;最后,阐述压电安全管理的特点。结果表明:压电安全管理是一种可根据系统在一定时空内安全状态的变化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并满足系统安全需求的安全管理新范式,兼备常态安全管理和非常态安全管理2种安全管理模式,同时,涵盖安全风险防控、应急响应和调整优化3种安全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72.
为准确科学地评估施工现场的疫情防控风险水平,通过文献查询、现场调研及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4个1级指标、17个2级指标的施工现场疫情防控风险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与可靠度区间法(Reliability Interval Method, RIM)综合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风险评估模型,最后以某施工项目为例,验证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项目现场整体风险指数为2.42,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其中防控体系风险等级为中风险,现场管理风险为较低风险,人员管理风险为较高风险,物资设备风险为中风险,与施工现场实际相吻合,该评估模型能较为准确、客观地反映施工现场疫情防控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73.
针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邻近建筑物面临的安全问题,提出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基坑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风险感知模型。根据风险等级划分产生影响因素的基本云模型,结合监测数据的隶属度,实现定性概念与定量数值的转换,进而有效地融合地层条件、现场监测数据与专家判断信息。同时,基于工程经验与现场施工情况,建立由8个影响因子构成的邻近建筑物风险安全评价指标。应用云模型理论的基坑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风险感知模型分析评估广州轨道交通十号线某深基坑附近的2栋邻近建筑物。评估结果显示,2栋建筑物均处于安全状态,与工程的实际情况一致。评估结果为深基坑施工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提供了管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决传统场域模型在刻画人群疏散过程中的不足,基于自适应共生生物搜索方法来改进场域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室内空间人群疏散优化模型。首先,该模型将路径拥挤度和局部方向拥堵度2个因素融入场域模型,以此构建最小疏散时间的目标优化函数。其次,通过调整动态自适应因子对共生生物搜索的共栖阶段进行扰动,解决优化方法的局部最优问题。最后,根据搭建的真实疏散环境与仿真试验平台,对比分析了改进模型与传统场域模型之间的性能状况。结果表明:传统场域模型在出口处容易造成大量拥挤,而优化模型能够有效实现躲避拥堵;同时优化模型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动态调整疏散策略,提高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75.
为降低户外体育事故发生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熵权和云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户外体育赛事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安全综合管理四要素,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出发,构建户外体育赛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主观、客观和综合权重,并基于云模型对比分析评价云图与标准云图,确定优势指标。最后结合事故实例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复合赋权云模型对各项风险因素指标赋权合理,其分析得到的优势指标与真实事故原因基本一致。相较于其他赋权评价模型,本评价方法在大型复杂体育赛事风险评价中,能实现主客观结合,有利于实现对风险因素指标的精确赋权,使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76.
为了准确预测管道的腐蚀深度,借助灰色理论建立了改进GM(1, 1)模型。针对传统灰色模型的不足,引入反双曲正弦函数变换方法建立了改进模型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初值修正结合反双曲正弦函数变换的改进模型二,通过实例对比分析了改进模型和传统模型预测管道腐蚀深度所得结果的差异。室内试验测试数据和实际管道检测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传统模型预测所得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300%和13.617%)均较大,因此模型的精度较差;改进模型一预测所得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345%和2.639%,其预测精度较传统模型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该模型适用于腐蚀深度的准确预测;对改进模型一采用初值优化方法后,所得改进模型二的预测精度进一步提高,其提高的程度较为有限;总体来看,所建改进模型能够满足管道腐蚀深度预测的精度要求,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基于CALIPSO(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卫星气溶胶产品,采用平面平行辐射传输模型SBDART(Santa Barbara DISORT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研究天津地区的斜程能见度。首先,使用CALIPSO卫星2015—2019年气溶胶产品对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等垂直方向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针对具有“衰减型”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的天气,采用SBDART模型求解大气辐射传输方程,得到天空背景辐射亮度,最后依据斜程能见度定义反演得到准确的斜程能见度。进一步,对使用Koschmieder定律和经验公式计算获得的斜程能见度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与经验公式法相比,在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使用Koschmieder定律反演得到的斜程能见度更为准确,其平均误差小于15.0%,均方根相对偏差小于17.6%。此外,还对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进行了拟合,并在斜程能见度反演中使用拟合的消光系数。结果表明,在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拟合参数与近地面消光系... 相似文献
78.
为解决供水管网安全精细化管理问题,提升城市供水管网地震韧性水平,在综合分析影响供水管网安全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引入分类分级理念,结合动态分级法(Dynamic Classification Method, DT)和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模型(Set Pair Analysis-Variable Fuzzy Recognition Model, SPA-VFRM),建立供水管网地震韧性评估分类分级模型,动态优化供水管网地震韧性分类,量化评定管道安全韧性分级,并应用于某县城供水管网安全韧性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模型可以有效实现供水管网地震韧性的分类与分级,提高供水管道风险识别的精确性,能够为制订科学的供水管网维护和改造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9.
针对驾驶行为不确定性影响车辆轨迹预测精度的问题,采用预瞄控制方法和滑模控制方法,分析了不同行驶车速与工况下车辆轨迹预测误差。结果表明:预瞄控制方法和滑模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处理驾驶人超车、避障和转向行为的外部干扰,将轨迹预测误差控制在0.5 m以内,但高速工况下的轨迹误差明显大于低速工况下的轨迹误差;在小曲率转向工况下,基于单点预瞄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误差小于基于双点预瞄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误;在大曲率转向工况下,基于单点预瞄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误差大于基于双点预瞄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误。研究结果为驾驶人视觉轨迹预测策略的制定及车辆不同行驶工况下驾驶人行为不确定性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为预防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明确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文章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了2005-2023年间的54起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结果表明:不安全动作17类共114个,其中违章进行电焊作业、未采取消防安全措施、未办理动火作业审批等不安全动作的发生频次居于前3位。不安全物态14类共146项,其中出现频次较多的是易燃可燃装修材料、消防设施故障、卫生条件差等。安全知识不足103项,安全意识薄弱为60项,其中管理人员缺乏消防安全管理知识、作业人员不了解甚至无视安全操作规范占比最高。安全管理体系缺欠7类共144项。其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日常消防监督监管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3类出现频次最多。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预防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