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柴油机SCR催化器载体结构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柴油机选择催化还原(SCR)催化器载体结构参数优化的设计方法,根据车用柴油机排量,将SCR催化器载体分为4类,选取载体体积、长度、目数、壁厚和涂层厚5个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高NO。转化率及低压力损失为优化目标,利用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选择样本点进行数值模拟,在构建的Kriging近似模型基础上,对载体结构参数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non—dominatedsortinggeneticalgorithm—II)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Kriging近似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结合NSGA—II算法对SCR催化器载体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是可行的、有效的,不同排量下的优化结果均能够较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2.
汤茜  温福雪  迟赫 《化工环保》2013,33(1):10-14
研究了大孔树脂NKA-II对双酚A(BPA)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及树脂的再生性能。BPA溶液呈弱酸性,不需调节pH可直接进行吸附。BPA在大孔树脂NKA-II上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地描述。树脂对BPA的吸附是吸热反应,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过程属于可自发进行的物理吸附。BPA的吸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溶剂的解吸。大孔树脂NKA-II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新树脂的平衡吸附量为10.44 mg/g,再生20次后平衡吸附量仍为10.43 mg/g。  相似文献   
43.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eatments of infertility to provide a chance of conceiving. In IVF treatment, sperm are washed and motile sperm are isolated with sperm washing media (SWM) for the purpose of fertilization; fertilized ova are then incubated for a maximum of 5 or 6 d in media for IVF (IVFM). The exposure of fertilized ova to chemicals via such media has not been studied. We determin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two contaminants; di(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 and its hydrolyzed product mono(2-ethylhexyl)phthalate (MEHP) in IVFM, SWM, and protein sources (PS: human serum albumin or serum substitute) for IVFM and SWM. The DEHP and MEHP in these media were extracted by a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method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determin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Fifteen IVFM, nine SWM, and six PS obtained in Japan were examin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DEHP and MEHP in IVFM and SWM were <10-114 and <2.0-263 ng mL−1,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both DEHP and MEHP were higher in the media containing PS than in those without PS. Either MEHP alone or both DEHP and MEHP were detected in PS. The concentrations of DEHP and MEHP in PS were <10-982 and 47.0-1840 ng mL−1, respectively. The DEHP and MEHP detected in these media were derived from PS.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tamination of IVFM, SWM, and PS.  相似文献   
44.
基于纳米光催化还原技术,以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研究一种水体中重金属Cu2+去除方法。采用原子吸收评价水体中Cu2+去除效果,考察了水体pH值、不同光源及光照时间、催化剂添加量、Cu2+初始浓度以及乙醇加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初始浓度在2~50 mg/L,pH为6.0~8.0,添加0.3 g/L纳米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45.
选用大鼠肝匀浆(S9)和鼠肝癌细胞(H4ⅡE)两种体系代谢活化多溴代联苯醚混标(BDEs)和十溴联苯醚(BDE209),采用重组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酵母检测BDEs和BDE209母体及其代谢产物的类/抗甲状腺激素效应.结果表明,BDEs和BDE209母体均不表现甲状腺激素效应(p>0.05);但是经S9和H4ⅡE细胞代谢活化后,其代谢产物表现出明显的类甲状腺激素活性和抗甲状腺激素活性(p<0.05),BDEs和BDE209的干扰甲状腺激素效应需要经过代谢活化步骤.比较不同代谢活化体系,重组酵母细胞本身的代谢活化作用并不显著,而H4ⅡE细胞和S9代谢活化体系均能够导致活性中间体.  相似文献   
46.
计算机键盘有用信号电磁截获的传统方法是基于宽带接收机完成的,这种方法较复杂且需要较多的设备和空间。为使键盘截获技术向小型化和实用化过渡,提出了使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解码技术及基于存储示波器全频谱远场截获。首先,基于频谱对比的方法对有用信号的频段进行初判,然后对截获的全频域信号中包含有敏感信息的频段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方法进行带通滤波和解调。最后,使用一种能够精确判别按键信息的解码方法,通过预先设计的程序来实现信息的截获。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键盘有用信号电磁截获实现实用化和小型化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并且能够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活化PS(过硫酸盐)氧化工艺对于降解水中新兴微污染物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为研究活化PS体系对BPs(二苯甲酮类)有机防晒剂的降解性能,以BP4(二苯甲酮-4)为研究对象,采用UV/PS(紫外活化过硫酸盐)工艺降解BP4,比较单一UV、单一PS和UV/PS 3种工艺对BP4的去除效果,考察各因素对UV/PS工艺去除BP4动力学的影响,同时探究BP4降解机理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BP4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最佳PS投加量为1.0 mmol/L,反应30 min后BP4去除率可达94%,增加PS投加量或降低初始c(BP4)均可促进BP4降解,无机阴离子(HCO3-和Cl-)对BP4降解均有抑制作用,酸性条件有利于BP4降解;基于HPLC-MS/MS鉴定出8种中间产物,并提出降解路径,费氏弧菌毒性试验和ECOSAR v1.10软件预测表明,UV/PS工艺降解BP4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比母物质毒性更高.研究显示,UV/PS工艺可有效去除BP4,但其中间产物可能会造成潜在的生态风险,后续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8.
以城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SC),采用海藻酸钠加以固定使其成为污泥基生物质炭(SASC),通过正交试验确定SASC最佳制备工艺,考察吸附时间、铜离子的浓度、pH值、温度、转速、投加量对SASC吸附Cu~(2+)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SASC的最佳条件是:海藻酸钠浓度为1.5%、包炭量为2%、CaCl_2浓度为1%、交联时间为0.5 h。在pH为5.0、温度为30℃、转速为150 r/min、投加量为0.24 g/mg、吸附时间为4 h的条件下Cu~(2+)去除率高达98.73%。SASC对Cu~(2+)的吸附机理服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服从Freundlich方程,Cu~(2+)在SASC上的吸附为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49.
以γ-Al_2O_3作为载体,采用浸渍热分解法制备了Sn、Mn、Cu、Pb单组分氧化物和Sn-Ce-Sb复合氧化物粒子电极。通过对酸性橙II(AOII)的降解实验,以及采用重复试验和扫描电镜(SEM)、紫外光谱扫描等方法,探讨了粒子电极材料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n/γ-Al_2O_3相比于Mn/γ-Al_2O_3、Cu/γ-Al_2O_3、Pb/γ-Al_2O_3等单组分氧化物粒子电极表现出了更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掺杂Ce、Sb后电极表面晶体粒径细小且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Sn/γ-Al_2O_3粒子电极的性能。电流密度为20 m A/cm2,曝气量0.5 L/min反应条件下,反应3 h后Sn-Ce-Sb/γ-Al_2O_3粒子电极对AOII的去除率为100%,TOC的去除率达84.2%,重复使用5次后TOC去除率仍保持在80%以上。表明Sn-Ce-Sb/γ-Al_2O_3粒子电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杨杰文  钟来元  郭荣发 《环境化学》2011,30(7):1348-1353
研究土壤Mn(Ⅱ)释放规律对揭示锰氧化物的形成机制和了解酸性土壤锰毒效应大小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柠檬酸溶解砖红壤过程中,Mn(Ⅱ)的释放速率在前4 h比较迅速,其释放数量可达24 h反应时间内总释放量的59.5%,但随后释放速率逐渐减缓.快速阶段被认为是土壤表面交换态Mn(Ⅱ)的释放,而慢速阶段则与土壤锰氧化物的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