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69篇 |
免费 | 2324篇 |
国内免费 | 20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036篇 |
废物处理 | 113篇 |
环保管理 | 1122篇 |
综合类 | 4862篇 |
基础理论 | 1371篇 |
污染及防治 | 687篇 |
评价与监测 | 400篇 |
社会与环境 | 712篇 |
灾害及防治 | 5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4篇 |
2024年 | 378篇 |
2023年 | 432篇 |
2022年 | 499篇 |
2021年 | 480篇 |
2020年 | 465篇 |
2019年 | 439篇 |
2018年 | 376篇 |
2017年 | 512篇 |
2016年 | 452篇 |
2015年 | 449篇 |
2014年 | 369篇 |
2013年 | 436篇 |
2012年 | 629篇 |
2011年 | 693篇 |
2010年 | 526篇 |
2009年 | 592篇 |
2008年 | 431篇 |
2007年 | 471篇 |
2006年 | 481篇 |
2005年 | 335篇 |
2004年 | 268篇 |
2003年 | 249篇 |
2002年 | 250篇 |
2001年 | 190篇 |
2000年 | 195篇 |
1999年 | 155篇 |
1998年 | 156篇 |
1997年 | 125篇 |
1996年 | 112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90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6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11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9篇 |
197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埋地管道在地基缺陷或管道泄漏作用下会产生局部悬空,悬空的发展不仅会威胁管道的安全运行,还会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等地质危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应变监测的埋地管道悬空识别方法。首先布设分布式应变传感器获取管道沿途任意位置纵向应变,然后提取弯曲应变并判断管道悬空状态的出现,再结合管道弯曲应变建立埋地管道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遗传算法对管道有限元模型的土体刚度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土体刚度变化定量识别管道悬空出现的位置及范围。通过模型试验验证得出识别结果与试验悬空段两侧坡肩位置最大误差不超过0.2 m,反推出的管道应变峰值和挠度与监测结果相差最大分别为84.1με和3.5 mm,其对应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7%和9.2%,试验误差都控制在工程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实时监测管道的工作应力,反推出管道的挠曲变形,准确判断管道悬空的出现,精确识别出管道悬空的范围。本方法对管道运行的结构状态评估和悬空灾害识别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2.
为更系统、完善地开展社区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工作,以大安全和安全科学原理为基础,研究基于广义安全模型(GSM)的社区安全管理模式。首先在GSM的指导下,结合安全信息供给的特点及重要性,分析社区安全事故致因的模式和事故预防的实施方案;然后构建社区安全系统管理模型,并运用于我国社区商场火灾事故的安全管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安全系统管理模式其实质是事故预防的“四道防线”,具有整体性、目的性、动态性、实践性和可靠性等特征,对社区安全管理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3.
基于大气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布点选址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大气环境监测未能对局部特殊污染情况进行表征的缺陷,提出基于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布点选址优化方法:首先运用综合评分方法筛选区域大气特征污染物,然后建立综合了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子目标权重系数,最后应用lingo软件对模型优化求解,得到最优的监测点位布设方案.以南京市仙林地区为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基于大气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布点多目标模型能够得到较合理的优化点位布局,在3种情景中,选择的最优点位分别为25#、43#, 25#、43#、54#和25#、43#、54#、77#, 为实际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4.
以上海市为例,利用无容量限制的设施选址模型(UFCLP模型)建立了上海市电子废弃物(WEEE)回收网络,同时,为获得模型求解所需数据,根据1991~2012年的销售量对上海市2010~2017年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电脑的废弃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5种电子产品的总废弃量会从2010年的269.49×104台增至2017年的635.75×104台.最后,依据区域GDP、人口密度和区域面积等多因素对电子废弃物空间分布量进行了预测,并以此为基础选取了214个回收站候选点,使用SITATION软件对UFCLP模型进行求解,最终确定10个点作为拟建回收点,可实现未来上海市约76%的电子废弃物回收.该网络的建立对长三角地区和全国大中型城市电子废弃物回收都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5.
146.
The maintenance of natural and virgin ecosystems against an unnecessary influx of humans requires a modern and efficient model such as the carrying capacity model to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these areas. The model is one of the key tools for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se areas. The present research attempts to formulate a framework for the eco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mode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Karkheh protected area in Iran. The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using a citation method as well as,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and visitors, and director of the region with 24 key indicators being regulated by field surveys and library studies. In this study, the network analysis process model,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conceptual model, and Arc GIS10.5 software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tourism performance in the scale of 1: 50,000. In this research, 70 questionnaires were completed by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 and ecotourism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pressur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highest values belonged to physical carrying capacity (13,425,681 persons per day),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2,482,226 persons per day), and social and culture (985,706 people per day),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regional carrying capacity, the physical, ecological, and 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was calculated as 3356, 621, and 246 (greater than one),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region has a high carrying capacity, which can accept visitors. 相似文献
147.
植被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发生显著变化,厘清两者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对环境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2000~2020年MODIS 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并结合土地覆盖数据表征人类活动强度(HAI),采用趋势分析、Hurst指数、偏相关分析、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和随机森林模型的方法,从陕西省整体及3个地区(陕北地区、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分别探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动态的影响机制和贡献率. 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陕西省NDVI平均值为0.71,呈陕南>关中>陕北的空间格局. 研究时段全省及3个地区NDVI均呈上升趋势,植被明显改善的面积在全省占比高达87.1%,其中32.7%的区域改善趋势可持续,陕北地区植被改善最明显. ②NDVI 对不同气候因子的响应有所差异,降水和平均气温对植被的影响以促进作用为主,太阳辐射则为抑制作用. ③2000~2020年,陕西省HAI平均值为0.06,呈关中>陕北>陕南的空间格局. 研究时段全省及3个地区HAI均呈上升趋势. HAI变化趋势与NDVI变化趋势表现为空间负相关,关中、陕北、陕南3个地区的主要聚集模式分别为“高-低”、“低-高”和“低-低”聚集. ④陕西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NDVI的变化速率分别为0.005 4 a-1和0.000 5 a-1,贡献率分别为91.5%和8.5%. 气候变化对植被变化在3个地区均表现为正贡献,其中陕北地区贡献最高. 人类活动在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均表现为正贡献,陕北地区贡献最高,在关中地区表现为负贡献. 陕西省植被动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不同地区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需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48.
郑鹏;刘壮;王洁洁;陈家怡;席建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33(3):181-193
客观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入境旅游业影响效应,系统梳理该影响的作用机制对推动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文章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准自然实验,使用104国2010—2019年的国际面板数据,建构双重差分模型,并基于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视角,使用中介效应和文本挖掘与分析的方法检验作用机制,借鉴调节效应的思路探索机制内可能的交互影响。结论如下:①“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增加了15.03%~30.10%的沿线国家来华旅游人次,促进了中国入境旅游发展。②国际贸易在此促进中发挥中介效用,且相比于进口贸易的中介效应占比39.17%,沿线各国出口贸易中介效应占比为47.05%,对中国入境旅游业影响更大。③文化认同在此促进中发挥中介效用,且“一带一路”倡议对文化认同的影响呈现“三核六调众要素”的方式,热点集中于汉语学习、教育、艺术、中医、电影、出版等方面。④“因商而游”和“寻文而至”的机制并存,且存在着正向的交互影响,沿线各国出口贸易下两者的交互影响大于进口贸易。 相似文献
149.
150.
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取农牧业源的活动水平,采用NARSES模型确定氮肥施用排放因子,其它排放因子通过文献调研确定,建立了2016年兰州市农牧业源氨排放清单,并进一步分析了农牧业源氨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 2016年兰州市农牧业源大气氨排放量为9 356. 90 t;其中畜禽养殖源氨排放量7 584. 03 t,分担率81. 05%;永登县是氨排放量最大的区县,氨排放量为2 820. 59 t,分担率为30. 14%.在兰州市各区县氨排放量分担率中,畜牧业源氨排放的分担率在65. 83%~97. 38%之间;氮肥施用源的分担率在2. 27%~28. 66%之间.从空间分布来看,兰州市农牧业源氨排放主要集中在皋兰县西北部与中部、红古区东南部、七里河区东西两部与榆中县东部.从时间分布来看,畜牧业源氨排放主要集中在4~9月,氮肥施用源的氨排放主要集中在3~7月和9月,其它月份排放量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