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5篇 |
免费 | 11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5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103篇 |
综合类 | 258篇 |
基础理论 | 80篇 |
污染及防治 | 47篇 |
评价与监测 | 28篇 |
社会与环境 | 35篇 |
灾害及防治 | 5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41.
试验表明,总磷和总氮的工作曲线可以不经消解而直接显色,与国标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并以标准样品加以验证.建议省略工作曲线的消解步骤,在日常分析中,完全可以以磷酸盐磷和硝酸盐氮的标准曲线替代总磷和总氮的工作曲线,以达到降低工作强度,提高监测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2.
土水特征曲线(SWCC)是研究非饱和土渗透、强度预测与本构关系的基础。机器学习算法具有高效处理大量数据和特征提取等特点。采用六种机器学习算法(四种集成学习和两种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对美国非饱和土数据库中的154条SWCC包含1976个数据点进行模拟;并使用四个性能评价指标(R2、EVS、MAE和RMSE)评价算法的性能。选取两种数据输入的方式:对压力水头进行对数处理和未处理两类。结果表明,在两种输入情况下,对 LightGBM、XGB、RF和AdaBoost算法的影响很小;但是对GPR和SVM两种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的影响很大,在未进行对数处理情况下,R2降低明显甚至会出现无法模拟SWCC的情况。此外,LightGBM对SWCC测试集的模拟效果上均优于其他模型,拥有高的趋势评价指标(R2和EVS)和低的误差测量指标(MAE和RMSE);六种算法对 SWCC模拟的优劣的排列顺序依次为:LightGBM、GPR、XGB、RF、AdaBoost和SVM。最后,利用已训练好的 LightGBM模型对9条不包含在数据库内的SWCC数据进行预测,结果显示LightGBM能够较好地预测非饱和土的土水特性。研究结果对提升不同类型土的SWCC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3.
为了研究地震对储罐造成的影响,结合历史上储罐的震害资料,将储罐的损伤程度进行分级,通过采用Bayes方法估计Probit模型参数,再转化成储罐的损伤概率,给出了各个损伤状态下的模型参数及给定地震加速度下储罐的损伤概率,提出了1种基于Probit -Bayes方法估计储罐易损性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地震损伤计算方法,能够有效的评估储罐在不同地震加速度下的损伤程度,可为震后储罐的安全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4.
采用L-精氨酸对传统均苯三甲酸(BTC)溶剂热法合成的Cu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Cu-BTC)进行改性,得到新型化合物(Cu-BTC-Arg),并通过固定床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了Cu-BTC-Arg和Cu-BTC吸附CO2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L-精氨酸只是辅助化溶剂,并未配位至Cu2+上;Cu-BTC-Arg比Cu-BTC具有更小的晶粒尺寸、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实验结果表明,两种不同L-精氨酸加入量合成的Cu-BTC-Arg均在室温、烟气中无水蒸气、烟气流量80 mL/min的条件下CO2吸附量最大,吸附接近饱和时的CO2吸附量均为4.9 mmol/g,远高于Cu-BTC的CO2吸附量。Cu-BTC-Arg对CO2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445.
为预防事故发生,保障飞行安全,提出一种基于多生理信号和支持向量机(SVM)的飞行警戒疲劳检测方法,识别飞行员飞行警戒中的疲劳状态。首先,研究疲劳评价与检测方法,并基于自主开发的飞行警戒测试系统与多导生物反馈仪和眼动仪搭建试验平台;然后,采集飞行警戒作业中的心电、眼动、呼吸等多生理信号和主观疲劳自评值;再次,通过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提取敏感生理指标,并以此作为特征向量,通过机器学习训练,构建基于多生理信号和SVM的疲劳检测模型;最后,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模型准确率,对比分析各疲劳检测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在飞行警戒疲劳状态下,作业者的多项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变化;心电、眼动和呼吸等多生理信号融合较单一信号的疲劳检测效果好,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基于高斯径向基核函数(RBF)构建的疲劳检测模型训练及预测准确率可达93%和87.50%。基于多生理信号和SVM方法可以实现对飞行警戒疲劳状态的检测。 相似文献
446.
为确保高校社区安全管理的精准、高效、便捷,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引入高校安全管理中,构建“防灾型”高校社区安全管理模式,结合“微安全”微信平台,链接社区全体人员。根据布拉德安全曲线,将“防灾型”高校社区安全管理模式定位在杜邦安全管理第三阶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管理效果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事故发生率降低61.42%,事件处理效率提高74.05%,居民满意度达80.2%;“防灾型”网格社区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对高校安全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实现管理层与执行层的扁平化、联动管理;安全事故伤害率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447.
简要归纳了突变模型的特征和突变理论的应用方式,重点综述了突变理论在火灾科学中的应用情况,概括了突变理论在火灾科学中三个应用特点。针对具体油气爆炸实验数据,利用随机突变理论,对油气爆炸的突变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说明了建立统计突变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指出了突变理论应用于火灾科学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48.
为研究边墙曲率、支护参数等因素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控制的效果,以大瑞铁路营盘山隧道为工程背景,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边墙矢跨比及初期支护参数对隧道变形的影响,借此得到合理的初期支护参数。结果表明:原有支护结构中“直边墙”对于隧道水平方向变形与压力抵抗能力较弱,当边墙曲率调整至0.12后,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初期支护参数中锚杆参数对于隧道变形控制效果较小,增强衬砌的强度可以有效控制隧道的变形;通过围岩-支护特征曲线对优化后的支护方案进行安全评价,发现其安全性能较之前显著增强,现场应用结果也表明支护结构并未出现破坏失稳现象,隧道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变形控制及支护方案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9.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