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2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687篇
安全科学   130篇
废物处理   88篇
环保管理   354篇
综合类   2590篇
基础理论   847篇
污染及防治   885篇
评价与监测   284篇
社会与环境   125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微型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污染仍是中国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生物监测是常用水质监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生生物在污染环境下所发生的信息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而微型生物群落是水生态系统中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具有对胁迫反应敏感以及胁迫过后自身恢复迅速等特性,在水质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生微型生物主要包括藻类、原生动物、细菌、真菌、轮虫等.本文阐述它们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的各自地位、作用和微型生物监测水质成为生物监测的重要手段的原因.  相似文献   
52.
热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苯系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燕  姜玲 《环境科技》2007,20(3):60-61
建立了用热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苯系物的方法.采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方法检出限分别为:苯1.8 μg·L-1、甲苯3.5 μg·L-1、乙苯7.0 μg·L-1、间二甲苯8.6 μg·L-1、对二甲苯8.6 μg·L-1、邻二甲苯9.8 μg·L-1、苯乙烯10.0 μg·L-1;加标回收率在79%~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5%~3.9%.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能适应现代化的应急监测.  相似文献   
53.
稻、土及田水中锐劲特残留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新型杀虫剂锐劲特及其代谢物在水稻、土壤、田水中的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残留分析方法。该方法对锐劲特及其代谢物MB46513、MB45950、MB46136、RPA200766等,在水稻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依次为:0.002,0.001,0.001,0.004,0.01mg/kg;在土壤中这几种组分最低检出浓度为水稻中的1/3;在田水中最低检出浓度为水稻中的1/25。加标回收率83.4%-97.7%。变异系数1.86%-7.07%。  相似文献   
54.
含纤维素废水生物水解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植物或动物纤维所产生的高浓有机废水,含短小纤维、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蜡质、果胶及其分解产物(糖、脂肪酸、醇等),较难生物处理,属含纤维素废水。试验研究和生产应用表明,生物水解对含纤维素废水中高分子有机物,可予分解并提高度水可生化性:在常温、PH约9.5时,水解池污泥浓度达6.5~16.0g/L,容积负荷达2.9kgCOD/m^3.d,COD去除率为24—36%,VFA提高3.9—5.1倍,BOD/COD提高12~16%。分析认为:中温、酸性,纤维素、木素含量低时,水解效果应更好。  相似文献   
55.
PFU微型生物群落水质鉴别及群落参数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基于PFU微型生物群落参数调查数据,对湖北省汉江两条污染带11个站 和湖南常德市水系15个站点所属水质组别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所得典型鉴别函数能够对水质组别作出有效的鉴别,分类函数对站点的水质组别分类正确率达到96%;群落参数对化学综合污染指数的响应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群落的变化存在一定模式。  相似文献   
56.
常温下考察了焙烧温度、金含量及水分对Au/ZnO催化剂上CO氧化性能的影响 ,并在常湿条件下考察了ZnO上CO氧化活性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金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催化剂CO的氧化活性。另外焙烧温度和金含量对Au/ZnO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 ,在常温常湿条件下 ,2 4 0℃焙烧的 2 %Au/ZnO催化剂 ,可连续反应 1 750h保持CO完全转化。XRD结果表明 ,锌的化学状态对催化剂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 ,氧化锌较碳酸锌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7.
采用PCR—DGGE技术,对降解PCP厌氧生物反应器污泥颗粒化过程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时空分布变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CP负荷增加与污泥的颗粒化,污泥真细菌、古细菌组成均发生明显变化.当反应器稳定运行时,反应器内上下层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组成相似,真细菌相似性Cs在71.4~77.6之间,古细菌Cs在70.4~76.7之间.反应器一旦受污染物负荷冲击干扰,反应器上下层污泥真细菌组成相似性Cs降至43.3,古细菌降至35.2.测序表明,颗粒污泥中存在不可培养的脱氯细菌,优势产甲烷细菌为Methanosaeta concilii、Methanobacterium sp.、Methanobrevibacter sp.和Methanothfix soehngenii.  相似文献   
58.
有机物分子结构与光催化氧化反应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宏斌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11):43-45,49
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Hammett常数,光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光解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微环境效应及取代基的诱导效应等方面,探讨了有机物分子结构与其光催化氧化反应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9.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的方法,以不加抑制剂的尿素作为对照,对比研究DMPP及它的同分异构体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作为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具有一定的硝化抑制作用.在培养期间,施加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的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一周后始终低于对照,铵态氮的含量一用后始终高于对照.但在培养试验中后期(三周以后),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的硝化抑制效果劣于DMPP.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能否作为新型硝化抑制剂,还要对它的生理、生态效应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文章采用硝酸-盐酸混合试剂热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定绿色食品产地土壤中总砷.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7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4%,加标回收率为97.8%~102%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