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0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1001篇
综合类   631篇
基础理论   383篇
环境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300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全面发挥安全生产政策对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作用,基于间断均衡模型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过程,并提出将其划分为3个均衡期和2个间断期。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策目标的转换下,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先后历经“生产安全”、“安全发展”与“总体安全”3个阶段的深刻调整。决策主体注意力分配、焦点事件持续冲击与地方政府创新供给利用改变政策场域而影响安全生产政策变迁,分别呈现“原动力”、“驱动力”与“拉动力”的作用机制,具有典型的中国情境。研究结果可为廓清中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机制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62.
西部生态环境脆弱而屏障作用显著.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对过去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政策进行回顾和总结,辨析其实施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对今后西部国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①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政策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7年)主要是开发带动治理,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前(1978-1999年)逐渐由开发转变为以保护为主,西部大开发十年期间(2000-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②在空间上,通过自然保护区设置、生态移民、财政转移支付和差别化的生态环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③在各项政策和工程实施下,西部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得到明显缓解,同时,农牧民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在生态环境治理、全社会参与、环保投资等方面探索出诸多成功经验;④生态环境政策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生态环境建设多以各个部门主导,缺乏统一规划和政策协调,有些政策缺乏充足的科学依据,生态补偿政策缺乏总体还需进一步完善,环境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反馈环节还较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3.
Abstract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a flexibility mechanism contained in the Kyoto Protocol, offers China an important tool to attract investment in clean energy technology and processes into its electricity sector. The Chinese electricity sector places centrally in the country's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being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the acid rain and air pollution problems that plague many of China's cities and regions, and therefore a focus of many related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China's electricity sector has also been the subject of a number of economic analyses that have showed that it contains the highest potential for clean energy investment through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any economic sector in China. This mechanism, through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from investors in mor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can help alleviat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ttributable to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China through advancing such technology as wi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clean coal technology, high efficient natural gas electricity generation, or utilization of coal mine methane. In this context,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also compliments a range of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policies which are strategizing to encourag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相似文献   
64.
Few other policy zones are as complex as the issue of climate change. If the more pessimistic projections of climate change doom are correct, then the failure to address the issue is likely to be catastrophic and irreversible.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has predicted the potential extinction of many species and that the existence of small-island and other vulnerable countries will be threatened if business-as-usu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continue. Climate change is a transboundary problem and requires unprecedented level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tates and serious and sustained responses from major emitters. However, the growing demand and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for continued energy security and cornucopian economic growth have undermined the outcomes of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 It is argued here that there is a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ajor emitters’ positions at United Nations’ climate talks, their possessions, dependence and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continued undermining of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policy for unsustainable growth.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resource politics of the US, China, India, Canada, Russia, and Saudi Arabia and their positions at climate talks to show the link between lack of climate change policy progress and the positions of these main players.  相似文献   
65.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提出,开启了人类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宏大的政策实验,也为开展国际视野的比较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执行SDGs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需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而政策试点是协调这一关系的重要政策工具。已有文献对经济政策试点做了较充分的研究,然而对旨在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现有研究尚缺乏成型理论。在复杂央地关系格局下,对于需持续投入成本且成果难以界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其具有怎样的不同于经济政策试点的机制?此外,众多西方学者将美国作为政策试点研究的制度基础并视其为“民主实验室”。然而,政策试点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不同体制国家中同样存在,并以多样的机制发挥作用。那么,不同国家体制内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又有哪些异同?政策试点影响下中国既有的央地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构?对此,本文基于最典型案例原则,选取中国与美国响应SDGs分别开展的政策试点进行比较研究。笔者识别了不同体制下试点机制的异同,指出中国基于“竞争申请制”开展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强化了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间关系,形成了地方官员的可持续发展激励,保障了政策试点的实施。  相似文献   
66.
政策试点是中国国家治理策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遵循“由点到面”逻辑以试验手段制定政策的一种常规性工作方法。低碳城市试点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的地区开展试点,探索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模式。现有文献侧重低碳城市建设的内涵、建设模式与路径、温室气体的核算方法、政策手段、峰值研究与达峰路径、效果评估等,有力地支持了低碳城市建设决策,但对于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设计鲜有涉及。本文从政策过程理论、央地关系两个视角,结合府际学习与竞争关系,建构了中国低碳城市政策“试点–扩散”机制与政府行为的分析框架。中国的低碳城市试点具有探索型开拓性、综合型专业性、授权型自主性的特点,结合三批低碳城市试点的文件要求和实践进展,从政策试点的选点、设计、执行、监督和评估五个方面对于中国低碳城市试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相较于经济领域的其他政策试点,低碳城市政策试点具有弱激励弱约束的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基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领导力,在政策创新方面表现出争先、自主、效仿和守成四种行为特征,并以杭州、深圳、镇江、成都四个表率城市做了实证。政策“试点-扩散”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中国政策创新与扩散的过程,可能在现实中需要往复多次进行,中国已陆续开展的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就遵循这样的政策逻辑。试点的意义是试出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前三批试点城市评估结果来看,试点城市在低碳发展目标设定、转型路径探索和低碳发展动力转换等方面与社会的预期仍有差距,为此本文提出了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四点建议:一是激发城市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完善低碳城市试点的科学论证机制;三是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长效机制;四是强化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收入差距扩大与环境质量恶化成为许多国家同时面临的问题,也让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思考,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继20世纪90年代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以来,一些研究发现不仅收入的绝对水平会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收入差距对环境质量也有影响。本文对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现有理论中收入差距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条途径是消费者途径,即收入差距影响着以消费为主的个人经济行为,进一步影响着社会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及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总量。第二条途径是企业途径,即认为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削弱环保型产品的正外部性,不利于环保技术的创新活动,对未来环境质量的改善产生动态影响。第三条途径是政府途径,即认为收入差距会影响相关的环境政策方式与强度选择;而且在不同的社会政策决策机制下,收入差距对环境政策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现有的社会决策机制分析框架主要有两种——权利权重型社会决策规则和简单多数规则。此外,本文还对现存的主要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大多数研究结论都支持收入差距对环境质量存在着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线性的。一方面,收入差距对环境的影响与研究的污染物种类有关,大多数研究都显示,收入不平等对CO 2排放和土壤污染存在着负向影响,但有关收入差距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或并不显著。另一方面,这种影响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是不同的,存在着阈值效应。最后本文总结了针对中国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其在我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8.
海岛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海岛生态环境是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海岛居民是保护海岛生态环境的主体之一,研究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因素,引导和鼓励海岛居民主动采取环境友好行为是改善海岛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包含生态管理行为、消费行为、说服行为、公民行为四个环境友好行为变量,环境态度、环境保护知识、环境经历、社会政策、行为约束五个影响因素变量在内的理论模型。结合海岛生态环境和海岛居民的特点,设计海岛居民版环境友好行为测量量表,并在长岛县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究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①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总体水平差异较大,难度较低的环境友好行为实施较好,而难度较高的实施较差;影响因素变量中,环境态度积极,环境经历丰富,环境保护知识掌握较好,相关社会政策较为不利,行为约束偏中性。②环境态度、环境经历、社会政策对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③环境保护知识对环境态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无显著影响,存在“知易行难”现象。行为约束对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无显著影响。④环境经历不仅直接影响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而且通过环境态度对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施加间接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改善海岛居民环境友好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9.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新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农户是生态循环农业的经营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厘清农户参与生态循环农业的根本动机,对于制定有效的生态循环农业推广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湖北省391份农户调查数据,首先,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市场收益、政策激励对农户生态循环农业从事意愿与行为影响路径的基本假设,并利用OLS方法分析市场收益和政策激励对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其次,运用优势分析法评估市场收益类变量和政策激励类变量影响农户意愿与行为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最后,通过交互效应检验市场收益类变量和政策激励类变量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收入预期对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的意愿与行为均有直接的积极影响,是促进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的最重要的因素;焚烧秸秆惩罚政策和废弃物资源化补贴政策对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的意愿有积极影响,沼气池建设补贴政策和废弃物资源化补贴政策对农户生态循环农业行为有促进作用;收入预期与废弃物资源化补贴政策在影响农户生态循环农业行为的过程中存在互补效应。本研究认为,市场收益是刺激农户采纳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首要因素,因此,要着力完善生态农业市场体系,增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农户对生态循环农业的盈利信心;另外,政策激励对于农户采纳生态循环农业具有促进作用,应该做到约束与激励并行,同时注意加强农业政策的科学设计与落实执行。  相似文献   
70.
Opponents of a proposed sea-level-rise policy in North Carolina, USA, reasoned rhetorically to promote a narrative claiming that the policy supporters’ efforts had failed to meet the criteria of “good” science and the American dream expectancy of “progress.” The critics worked to hinder policy adoption by naming as “villains” scientists who provided research to support the proposed policy. In addition, the opponents named their own efforts to prevent policy based on “bad” science that would “destroy” the American dream as “heroic.” To more effectively respond to such narratives, scientists and policy proponents need to shift away from reporting just climate change “facts” in the attempt to gain stakeholder support for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initiatives. They need to move toward reasoning rhetorically to construct narratives that encourage the public to name them as the “heroes” who will achieve the American dream by their actions to mitigate climate-change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