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邵林广  陈斌  黄霞  钱易 《环境科学》1994,15(6):51-53
用内填YDT弹性立体填料的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固定床生物膜系统焦化废水。结果:当进水COD和NH3-N浓度分别为1065mg/L和253mg/L,系统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3.5h,混合液回流比为3.6时,出水COD约为180mg/L,NH3-N为5mg/L,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83%和98%。  相似文献   
52.
沂沭断裂带上跨断层定点水准高值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8月,沂沐断裂带上的冯家坊子和相公庄定点水准测量在更换了DiNill数字水准仪后同时出现高值变化。本文计算了冯家坊子、相公庄水准2000~2002年1~7月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利用t检验、f检验对不同年相同时间段的均值、方差进行了统计检验,并结合地下水位、降雨、温度、环境等因素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水准观测值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引起水准观测值出现显著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冯家坊子、相公庄水准出现的高值变化与更换了数字水准仪有关,而冯家坊子水准出现的高值变化还与温度、地下水位变化有关,相公庄水准SN向出现的高值变化还与周围环境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53.
低浓度甲苯在固定床活性炭上的吸附及其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气体中低浓度甲苯在固定床活性炭上的吸附作了系统研究,测定了甲苯-空气活性炭系统的吸附等温线以Φ260×140mm活性炭固定床的穿透曲线,并在低浓度范围建立了固定床活性炭吸附甲苯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合吻合良好,所建模型可用于预测其它条件下的穿透曲线。  相似文献   
54.
采用地形变前兆特征研究中的多种方法,利用常熟台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对自1985 年以来发生在江苏省及南黄海海域的中强地震进行了研究及观测手段的映震能力检验,得出:(1) 常熟地倾斜对其周围200 km 范围内MS≥4-5 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前兆异常显示;(2) 归纳总结各分析方法判别获得的异常表明,常熟地倾斜单台信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55.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典型有机污染物[乙醇、丙酮、尿素(ON)和多灭磷(OP)]对海水pH和二氧化碳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t=7 d时,低浓度的醇和酮(<0.5 mmol·L-1)促进生物固碳体系生长,相应水体中的pH值升高,而DIC、HCO-3p(CO2)与对照组相比都明显下降(p<0.01);引起DIC、HCO-3p(CO2)下降幅度最大的醇和酮浓度分别为0.25 mmol·L-1和0.1 mmol·L-1. 当醇、酮达到一定浓度后,藻类固碳能力开始下降,甚至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碳,从而引起DIC、HCO-3p(CO2)含量的升高及pH值的下降.实验设计范围内的ON和OP添加组中,上述二氧化碳体系各组分含量与其初始值相比,均呈现负变化,即对应水体中DIC、HCO-3p(CO2)均在降低.t=7 d时, 4种典型有机污染物影响下的DIC变化幅度(ΔDIC)与相应水体中孔石莼干重变化量(Δm)呈现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 -0.945、 -0.898和-0.918.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与生物固碳体系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有机污染作用下对海水二氧化碳利用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56.
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固定资本投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整理是政府农村公共投入的一种,农户的农地固定资本投入是农户的私人投资,研究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固定资本投入的投入效应将为农地整理的有效实施和促进农业机械化提供理论依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分别运用Tobit和Logit模型,分析了农地整理变量对农户农地固定资本投入的现状和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地整理的满意程度对农户农地固定资本投入有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地整理的意愿对农户农地固定资本投入意愿有正向作用;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固定资本投入的意愿比农户农地固定资本投入现状影响更为明显。因此,需要提高农地整理的质量,确保农地整理的实施;应该完善农户参与农地整理的机制,提高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意识和程度,充分保障农民权益;在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克服农业机械化的障碍,从而推动农户发展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57.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附着在塑料模块填料上的微生物系统对城镇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处理的绿色环保技术。厌氧水解池和高负荷生物滤池采用的塑料模块填料具有高空隙率、高附着面积、高布水性能和抗堵塞的优异性能,并无须回流。当厌氧水解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小时,生物滤池水力负荷为30米^3/米^2。日,该系统处理城镇污水的CODCr去除率达80-86%,BOD5去除率达85%-95%。SS去除率达85-95%,处理后出水上述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国家二级生物处理排放标准的要求。与广泛运用的活性法处理系统相比,该技术可节约基建投资20%以上,节约能耗50%以上,同时还具有流程简单、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剩余污泥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58.
生物质在固定床中的热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于生物质热解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研究了升温速率、热解温度两种关键因素对生物质热解产物得率及其分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产气量增加,且其中气体产品中的有效成分也在增加,焦油和半焦减少;升温速率增加,热解气得率增加,且气体中有效可燃成分增加。  相似文献   
59.
改性生物炭固定床对模拟湖库水体中Mn2+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洁  叶志隆  王佳妮  蔡冠竟 《环境科学》2022,43(11):4971-4981
湖库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水资源,而湖库饮用水中锰离子(Mn2+)的季节性超标成为威胁人类的生活健康和社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开展了NaOH改性生物炭的静态吸附研究,并考察了热解温度(400、500和600℃)和改性条件(未改性、碱前处理改性和碱后处理改性)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碱前处理改性能提高生物炭的吸附容量,在400℃时获得最大吸附容量为41.06 mg ·g-1.之后,开展了改性生物炭固定床对Mn2+的动态吸附研究.结果表明,碱改性生物炭在静态吸附状态下的吸附能力越强,其在固定床动态吸附过程中的穿透点(ct/c0=0.1)和饱和点(ct/c0=0.9)时间越长;当分别提高Mn2+初始浓度和进水流速时,固定床吸附的穿透点时间由360 min分别缩短至160 min和200 min,饱和点时间由865 min分别缩短至700 min和600 min.Thomas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生物炭固定床吸附过程,表明动态吸附过程中,生物炭对Mn2+的去除由化学吸附主导,研究结果可为实际运行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0.
The microbial fuel cell uses the microorganism biochemistry to carry on the energy conversion. Concerning the experimental precision, the colony culture would be replaced by a fixed amount of liquid culture for Microbial fuel cell of Escherichia coli. The anode and cathode chambers whose each volume is 100 mL were utilized, the effective surface area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Nafion-117 is about 9 cm2. In addition, the electrode area of carbon cloth is 20 cm2. Three kinds of Escherichia coli, named as BCRC No. 10322, 10675 and 51534, respectively, would be selec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icity performance of Escherichia coli of BCRC No.51534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microorganism studied because of having a larger open circuit voltage of 1.01 V and limiting current 22 mA, the maximum power density of 1342 mW/m2, and average working power density of 295 mW/m2 would be produced. These results would be useful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bial fuel c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