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843篇
综合类   650篇
基础理论   119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266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提出推广生态建筑,提倡生态工艺,搞好城乡生态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为人们科学认识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
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对影响工业企业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素质3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分指标层4个层次,主要由发展现状、发展协调度、发展潜力来进行综合评价的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3.
建立我国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战略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战略层次上的应用,是具体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在分析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就建立我国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4.
While there is ample – though partially contradictory – evidence regarding the effects climate change will have o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world, there is only very limited work dedicated to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d how these structures are likely to influence the resilience of alpine tourism systems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We present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network theory, and apply this to the Swiss case study destination of Engelberg, in order to deduct a number of insights for the future assessment of resilience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of local actors. The main aim of the paper is to come up with comparable resilience metrics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structur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a geographically delimited tourism system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Together with the action potential of the individual actors these structural properties influence the adaptive capacity of both individual actors, and the tourism system as a whole. In line with comparable studies, we identify structur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round the core-periphery distribution (centrality), subgroups (modularity) and information flows (path length). We find that the Engelberg network follows an almost ideal-typical scale-free structure and the overall cooperation rate (density) is comparable to other tourism networks. The main weaknesses of the network with regard to climate change resilience are the lacking integration of public sector actors and the relatively high number of actors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network.  相似文献   
95.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foreign aid, together with other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tribute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starts with an illustrative theoretical growth model where foreign aid promot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Using factor analysis and newly developed estimation methods for a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with endogenous regressors, the empirical section of the paper finds evidence that foreign aid has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flu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id recipient countries. This effect is very likely to go through channels related to growth and resources as well as a technology channel with respect to energy intensity. This researc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a post‐2015 development framework on international collective action with regard to a sustainable future.  相似文献   
96.
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是考量旅游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重要指标,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有效测度和分析是实现旅游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采用“自下而上”法核算2001—2015年我国旅游业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量(不含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数据,下同);继而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其空间特征;最后采用Malmquist指数(MI)评估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动态趋势.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我国旅游业总体碳排放效率较低,平均水平为60%;各年度达到最佳生产前沿面(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值为1)的省(市、自治区)(简称“省区”)数量较少,绝大多数省区的碳排放效率具有较大改善空间;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水平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效率存在梯度差,形成“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②Moran's I指数和LISA聚类图显示,各省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地理聚集特征,形成“高—高”型与“低—低”型聚集区,空间联动格局尚未形成.③2001—2015年MI均在1以上(2004年除外),且总体平均值高达1.195,体现出持续改善的态势;各省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来源于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双重贡献,其中,技术进步是促进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的主要贡献因素.研究显示,我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但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各省区在依赖技术进步提高碳排放效率的同时,要注重全局空间联动格局的形成,最终实现低碳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7.
复杂性是旅游目的地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认识旅游地网络空间结构与组织特征的重要研究手段。论文以河北省野三坡旅游地为例,通过构建旅游联系强度模型,建立旅游地空间网络,并运用TOP网络空间分析以及复杂网络理论,揭示旅游地网络空间结构与组织的复杂性特征。研究发现:1)旅游地网络具有空间集聚性,形成了以核心景区为中心,由中心城镇、乡村社区和特色园区共同构成的空间集聚单元,并体现出“邻近连接”与“择优连接”的双重特性;2)旅游地网络服从幂律分布,具有无标度网络特性;3)每个节点的前三名和前五名旅游联系强度网络(Top3和Top5网络)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较大的集聚系数,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4)旅游地网络是典型的异配型网络,度-度呈负相关,而网络节点的集聚系数与其度值之间存在近似的倒数关系,因此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98.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体验对环境态度和行为影响的纵向追踪研究较为缺乏。论文以自然旅游地黄山为案例地,通过纵向调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同一批次旅游者游前、游后以及3个月后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研究发现:1)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环境态度基本没有影响。2)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环境行为存在显著影响。短期影响表现为:特定地点环境责任行为中的教育、身体和法律行动显著改善,一般环境责任行为中教育、消费、说服、身体和法律行动显著改善;长期影响表现为:特定地点环境责任行为中的教育、消费、身体行动和一般环境责任行为中的消费、身体、法律行动显著改善。环境行为的改变主要是通过旅游体验中的认知和情感刺激引起的,包括预期愧疚、集体自豪感、环境知识、负面后果认知、自我效能、环境解说等因素。文章最后讨论了管理意义和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99.
旅游环境影响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巩劼  陆林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4):545-556
旅游环境影响是旅游环境和旅游影响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可为旅游区环境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对生态旅游及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旅游环境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在参阅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研究进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方面论述了国外旅游环境影响研究进展,对国内旅游环境影响研究按时间进展进行了评述。从旅游环境影响发展及研究现状来看,丰富和深化研究内容、扩展研究尺度、改进研究方法与技术,加强应用性研究等将是未来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影响研究的主题;国内旅游环境影响研究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扩展研究领域,改进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和管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0.
八台山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的热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注意其生态效应、环境效应.本文从环境容量方面,讨论万源市八台山地质公因的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综合分析得出其游客容量,为旅游资源的规划与景区管理提供了一个可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