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140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45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mangrove vegetation are vital information for the proper development of a mangrove management plan. In this study, classification for the mangroves of the district of Kemaman were done using both 1 : 5000 aerial photographs and Landsat TM imageries. The coverage by aerial photographs is limited to the coastal and estuarine areas only. Thus, for areas further upstream of the aerial photo coverage, Landsat TM imageries were used. Analysis of aerial photographs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s revealed that the mangroves of Kemaman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14 different classes of vegetation. All the 14 classes were identified from areas covered by the aerial photographs. For areas covered by the Landsat images only 7 classes of vegetation were identified. The accuracy for aerial photograph and Landsat images are 91.2% and 87.8%, respectivel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lthough both techniques are useful in determining the mangrove vegetation classes, the large 1 : 5000 aerial photographs are more accurate and provided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comparatively.  相似文献   
2.
亚热带稻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稻田土壤中是否存在稳定的土壤有机碳(C)、氮(N)和磷(P)比值,基于亚热带区110个水稻土剖面和587个发生层的土壤调查数据库,在区域尺度上分析了典型水稻土C∶N∶P比值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并应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水稻土C∶N∶P比值与土壤-环境因子(地形和母质、土壤发生层、土壤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显示,亚热带区稻田土壤C∶N、C∶P和N∶P的剖面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2. 6、49和3. 9,C∶N∶P为38∶3. 2∶1.不同母质起源、不同土壤亚类和不同发生层的水稻土C∶N变异相对较小;但C∶P和N∶P的变异很大,两者均值也远低于全球(186和13. 1)和中国土壤(136和9. 3)的C∶P和N∶P的平均水平.尽管稻田土壤剖面的C∶N∶P相对不稳定,但由于稻田表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强烈,表土C∶N相对稳定(14. 2).这反映长期水耕熟化作用下,稻田表土中C和N仍存在紧密的耦合作用.然而,在稻田土壤剖面上,C∶P和N∶P并不稳定,SOC与全P含量、全N与全P含量也无显著相关性,表明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土壤C∶N∶P解耦.地形、土壤质地、氧化铁和容重是调控稻田土壤剖面C∶N∶P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
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村庄分类方法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村庄分类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村级层面有效落地的先导工作,对于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四种村庄类型,但并未明确具体的分类原则与方法。针对实践工作需要,本研究基于该四种村庄类型,进一步明确了其二级类,并提出了相应的分类原则与方法;建立了村庄分类模型(VCM),从村庄特色、村民生存、发展建设、城村联系、村庄功能等五个维度,提出了村庄分类的参考指标体系。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作为案例区,基于前述原则、方法与模型,对该县102个行政村进行分类。实证检验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对于村庄分类具有实践指导价值。需要说明的是,鉴于村庄内外部条件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具体工作时仍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部分参数、阈值的设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S-T模型,运用集对分析理论(set pair analysis)构建基本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并参考毒性当量因子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三角模糊数(triangular fuzzy number)对差异度系数进行改进,基于加拿大沉积物环境质量标准,对沉积物中多环芳烃进行生态风险分级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考虑到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素并做模糊处理,对差异度系数进行改进体现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生态风险等级标准的模糊性,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态风险分级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客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颗粒物浓度的沙尘天气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沙尘天气在近年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造成明显影响。目前我国沙尘天气分级仍然按照气象标准 ,主要是以水平能见度进行分级。文章参考国外的有关标准 ,通过统计近年来我国沙尘天气过程中的颗粒物浓度 ,结合我国沙尘天气的发生情况和特点 ,提出了基于沙尘浓度的沙尘天气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论环境参与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参与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重要环境权利。它包括参与环境立法权、环境行政听证权、参与环境决策权和环境监督权,确立环境参与权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现行立法很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先从三种角度 :锻造设备和工作条件 ,钢材的加热温度和凹模结构形式对精密模锻模具进行分类 ;然后从六个方面讨论精密模锻模具设计要点模膛设计 ,凹模尺寸设计和强度计算 ,凸模尺寸和强度计算 ,模具的导向装置 ,顶出装置及飞边槽尺寸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国内目前垃圾处置方法进行分析比对,找出适合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处理最佳方法一综合处置法,最后就实现生活垃圾综合处置提出几点建议。其目的是供决策部门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若尔盖高原泥炭赋存规律成矿类型及资源储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指出若尔盖高原是中国最大泥炭分布区,共有泥炭地 442块,泥炭面积4605.28km2,容积储量为 7361.67×108m3大地构造、地貌和气候是 3个基本控矿因素,并划分出3个成矿带和4个泥炭成矿类及所属12个成矿型(亚类)。  相似文献   
10.
A new approach applying fuzzy mathematic theorems, including the Primary Matrix Element Theorem and the Fisher Classification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sampling sites. According to its basis, an application in the optimization of sampling sites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as discussed. The method was proven to be suitable and effective. The results were admitted and applied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EPB) of many cities of China. A set of computer software of this approach was also comuletelv comniled and u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