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140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45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Accurate deline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alley-bottom settings is crucial to the assessment of the bi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components of riverine systems; yet, to date, most valley-bottom mapping endeavors have been done manually.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we developed automated techniques 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for delineating and characterizing valley-bottom settings in river basins ranging in size from approximately 1,000–10,000 km2. All procedures were developed with ARC/INFO GIS software and fully automated in Arc Macro Language (AML). The GRID module is required for valley-bottom delineation and slope calculations; whereas characterization (i.e., measuring the width of the valley-bottom zone) requires Coordinate Geometry (COGO) in the ARCEDIT module. The process requires three inputs: a polygon coverage of the analysis area; an arc coverage of its hydrography, and a grid representing its digital elevation. The AML is designed to operate within a wide range of computer memory/disk space options, and it allows users to customize several procedures to match the scale and complexity of a given analysis area with available computer hardware.  相似文献   
82.
83.
依据泄漏进水域的最大油品量、水域环境敏感性等两个主要因素,研究确定了江苏油田水上(临水)设施环境风险源等级,并针对不同的风险源阐述了降低风险等级的技术方法和预防措施,为加强江苏油田环境风险防患、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4.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矿山安全管理,同时解决矿山人为因素调查、分析和评价方面存在的缺失,对部分矿山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诱发事故发生的人因因素,并分析了各因素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对部分矿山安全管理现状的研究,建立了矿山HFACS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5类事故致因、24个人因因素。应用该模型,结合集对分析方法,可实现矿山人因因素定量与定性分析。以陕西省某矿山为例,建立了该矿山的HFACS模型。采用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计算出系统的联系度表达式。利用该表达式对该矿山的集对势、联系度、不确定性和悲观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山人因安全状况良好,个别人因因素指标需要改善和提高。矿山HFACS模型可以很好地涵盖矿山事故中的人因因素,通过对矿山人因现状的集对分析,可以有效提高矿山安全性。  相似文献   
85.
为进一步研究高温作业职业危害风险强度,探讨高温作业环境条件下环境温度与劳动强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及其联合作用。采用高温环境模拟仓实验与建筑行业露天高温作业现场调研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以高温环境和心血管体能负荷值(%CVL)作为高温作业危害风险分级的主要参照指标。提出了高温作业职业危害风险分级的技术方法和针对不同程度高温职业危害风险管理措施的具体建议,为保护高温作业劳动者安全与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为保障水电厂安全运行,根据水电厂设备设施构成要素,系统分析其风险,建立涵盖水轮机及其辅助设备、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自动装置、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水工建筑物及金属结构、机具与防护设施等因素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欧氏距离定义样本差异,标准化处理属性特征值,通过聚类迭代,开发水电厂设备设施风险的动态分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电厂设备设施故障风险在每年的第2,3季度明显大于第1,4季度,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各季度设备设施故障风险同比有增加的趋势,风险分级结果与设备设施故障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7.
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的KPCA-SVM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有效地预测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在统计分析大量观测实例的基础上,选取岩性系数、岩体结构系数、地下水系数、覆盖层系数、地形地貌系数和环境条件系数作为特征指标。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在高维空间提取岩溶塌陷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将获取的主成分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特征向量,建立基于KPCA的岩溶塌陷倾向性等级的SVM预测模型。将12组观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采用回代估计法进行回检,误判率为0。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2组待判样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经KPCA后指标个数减少,相关性降低,SVM运算的复杂度降低。用该模型所得预测结果的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88.
Reservoirs are important for various purposes including flood control, water supply, power generation, and recreation. The aging of America's reservoirs and progressive loss of water storage capacity resulting from ongoing sedimentation, coupled with increasing societal needs, will cause the social,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political importance of reservoirs to continually increase. The short‐ and medium‐term (<50 years)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reservoir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are well known and include an altered flow regime, lost connectivity (longitudinal, floodplain), an altered sediment regime, substrate compositional change, and downstream channel degradation. In general, reservoir‐related changes have had adverse consequences for the natural ecosystem. Longer term (>50 years) environmental changes as reservoirs enter “old” age are less understood. Additional research is needed to help guide the future management of aging reservoir systems and support the difficult decisions that will have to be made.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s include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effects on aging and determination of ecosystem response to ongoing aging and various management actions that may be taken with the intent of minimizing or reversing the physical effects of aging.  相似文献   
89.
基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厨余垃圾采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复杂的混合生活垃圾相比,厨余垃圾成分较单一,需要针对性的采样方法.本研究基于生活垃圾分类背景,在《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CJ/T 313—2009)的基础上,就采样位点和采样节点数对分类存放的厨余垃圾采样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仅采集垃圾桶中间位点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不同情景应有不同的采样策略.当厨余垃圾流节点数少于2时需采集所有节点,当厨余垃圾流节点数为3~7时需采集2个节点,而当厨余垃圾节点数为8~18时需采集3个节点,均少于CJ/T 313—2009中要求的采样节点数.厨余垃圾的总量增大,则其最少采样节点数相应上升,但最少采样点受到厨余垃圾流节点数的制约.  相似文献   
90.
赣江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无机氮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赣江无机氮是鄱阳湖氮素输入的主要来源,查明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赣江无机氮的影响对鄱阳湖的富营养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年1月和6月对赣江干流和主要支流NO-3-N和NH+4-N的浓度测定,通过不同空间尺度和土地类型等级划分,利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赣江无机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的子流域划分方式对赣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与无机氮浓度的相关性有较大影响.与NO-3-N相比,选择更小的子流域划分尺度有助于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NH+4-N浓度的影响;在温度较高、微生物活动强烈的季节,也应选择更小的子流域划分尺度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无机氮浓度的影响.一级土地利用分类下,赣江流域水田、水域对NO-3-N起"源"作用,林地、草地起"汇"作用;居民建设用地对NH+4-N起"源"作用,林地起"汇"作用.二级土地利用分类下,水田中丘陵水田是赣江NO-3-N浓度的主要来源,其次为平原水田,山区水田最小.居民建设用地中的城镇用地和其它工矿建设用地是赣江NH+4-N的主要污染来源,农村用地是NO-3-N的主要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