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5篇
  免费   1823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855篇
综合类   3630篇
基础理论   77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84篇
评价与监测   435篇
社会与环境   831篇
灾害及防治   205篇
  2025年   87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73年   5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阐述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监理现状,以苏州储备地块为例,分析了其土壤污染防治项目以环境监理为主,以工程监理为辅,由环境检测单位提供独立监测服务的监理模式的实践特点,以及环境监理、工程监理和环境监测各环节的实施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监理全覆盖,夯实监理的安全监管责任,以及将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有机结合,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行业监理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212.
通过分析传统扬尘污染防治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一种“精准监测、排量切入、总量考核、职责共担”的新模式。该模式在技术手段上使用以扬尘在线监测数据为基准的扬尘排放量计算模式,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扬尘源排放量计算方法,实现了扬尘排放量的自动、实时、在线计算;在管理手段上将传统的扬尘浓度点控制转变为易扬尘单位扬尘排量控制,通过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增强了政府与企业对于环境效益的职责分工,有助于将扬尘防控责任有效落实,实现对扬尘污染的精细化、常态化管控。  相似文献   
213.
为解决线状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长期停留在均一性核算,难以体现空间差异性的问题,整合高精度遥感数据和常规数据,区分源于河槽、滩地和河流整体3种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梳理GIS平台运算的方法和参数,构建了宽滩型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核算成套方法,并应用于辽河干流。结果表明:2013年辽河干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537.39亿元,其中洪水调蓄服务占比最高(46.99%),其次是气候调节服务(29.2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差异,河槽和坑塘较高,旱地、灌木林、有林地、草地、滩涂和水田较低且数值接近;2013年辽河干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比2009年增长了101.63亿元;辽河干流流经的铁岭、沈阳、鞍山和盘锦4个市中,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均以辽河口的盘锦市为最高。  相似文献   
214.
利用广州塔的O3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和转动拉曼温廓线激光雷达探测的垂直环境气象等观测资料,结合ERA5的近地面风场,对2017年5月6—7日(Case I)和2019年10月1—2日(CaseⅡ)两个典型个例从垂直混合与水平输送的角度进行特征与成因分析.O3的垂直观测结果表明,夜间残留层可储存日间混合层内的高浓度O3气团.从垂直混合与水平输送的分析结果表明,残留层O3的垂直混合及高浓度O3气团的水平输送是夜间地表O3的重要来源:夜间存在垂直风切变或边界层抬升,均可加强O3的垂直混合;珠三角地区背景风表现为在早上偏北风和晚上转换为偏南风,广州与佛山地表O3浓度上升最显著.此外,夜间O3浓度上升事件可造成夜间及凌晨O3 8 h滑动平均值持续高值,对空气质量和大气氧化性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15.
将两性(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修饰磁化炭分别以质量分数0、1%和2%加入嘉陵江流域(川渝段)内苍溪(CX)、南部(NB)、嘉陵(JL)和合川(HC)沿岸土中,考察各混合土样对Cu2+的等温吸附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混合土样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58.36 mmol/kg~366.85 mmol/kg,添加等量两性磁...  相似文献   
216.
水供给服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平衡对区域水资源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基于InVEST模型和社会经济发展视角定量评估大流域尺度下的水供给服务供给量和需求量;采用ESDR和Z-score指数揭示水供给服务空间匹配关系,结合D8流向法和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构建水供给服务流模型;依据热点分析和服务流空间格局将研究区划分为供给区、连接区和需求区,并从自然-社会系统探究影响各区水供给服务供需匹配关系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水供给量从2000年的9 100亿m3增加至2020年的10 300亿m3,需求量先上升后下降. ②水供给服务ESDR从0.17升至0.24,赤字范围持续收缩;供需空间关系以HL型空间错配集群为主,HL型和LH型空间错配集群转移至HH型和LL型空间匹配集群. ③长江经济带水供给服务流以水系河网为主要流动路径,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流量负值比例分别为1.2%、1.7%和3.7%,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2.2%和1.3%,负值比例先上升后下降. ④影响供给区供需匹配关系的主导因素是降水(q = 0.44),连接区影响因子的贡献度均较低,影响需求区的主导因素是建设用地占比(q = 0.29). 供给区和连接区中降水和其他影响因子交互作用较强,而需求区社会经济类因子之间交互作用显著增强. 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的管理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17.
为探究泾河流域多沙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关系,于2021年11月(秋季)和2022年5月(春季)对泾河流域干流及8条典型支流开展系统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72属209种,2021年秋季(126种)低于2022年春季(179种),硅藻门和绿藻门均为两季浮游植物优势门类;2021年秋季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值为89.21×104 cells·L-1和1.48 mg·L-1,2022年春季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值为265.92×104 cells·L-1和4.80 mg·L-1;2022年春季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整体高于2021年秋季,Pielou均匀度指数无显著性季节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氮磷营养盐、化学需氧量、溶解氧和浊度是影响两季浮游植物优势种密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且大多数优势种密度与浊度呈显著负相关.变差分解和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水体理化参数对两季浮游植物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的解释率较大;1 000 m河岸带缓冲区的土地利用(主要为林地和耕地)通过作用于水体理化参数中的总氮、总磷、亚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和浊度间接影响两季浮游植物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其中物理因子(浊度)对两季浮游植物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18.
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对宁夏沿黄人工绿洲2000、2011和2020年进行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评价,同时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类型区2020年RSEI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宁夏沿黄人工绿洲生态环境质量在时间上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RSEI分布体现为中部海拔较低区生态环境质量高,而四周海拔较高区生态环境质量低,在研究周期内生态环境质量分级主要以较差和良为主;(2)2000—2011年不同RSEI级别流转中,优级面积减少623.0 km 2,差级面积增加264.2 km 2,期间总体生态环境趋于变差;2011—2020年RSEI优级面积增加1936.4 km 2,生态环境趋于变好;(3)选择NDVI、WET、NDBSI和LST 4个因子构建RSEI指数在NDVI较高区域的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具有一致性;但在NDVI较低区域由于影响PC1的主要评价因子并非NDVI,研究结果解释需要因事而异。总体来看,宁夏沿黄绿洲RSEI在研究期内变化呈总体改善、东南边缘恶化的状况;RSEI结果解释需要考虑NDVI等评价因子在PC1上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219.
长江经济带突发水污染风险分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经济带突发水污染事件频发,对区域人群健康和生态安全造成严峻挑战.环境风险分区是环境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有效工具.本研究以2015年为基准年,基于环境统计数据、DEM数据、水质监测断面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综合考虑了水系流向、水系级别及水质等因素,以1 km×1 km的网格为基本单元,对长江经济带开展突发水污染风险分区.结果表明:①高风险区面积为3348.9 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0.16%;较高风险区面积为26030.7 km~2,占比1.27%;中风险区面积为97971.1 km~2,占比4.79%;低风险区面积为1916838.7 km~2,占比93.77%;②从沿长江干流两岸分布来看,高风险区面积沿长江上游至下游呈逐渐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分布在重庆市中部、湖北省东部、安徽省东部、江苏省中西部、浙江省北部、上海市西部等地;③从沿长江主要支流两岸分布来看,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嘉陵江南段、乌江南段、汉水东段、湘江北段、赣江北段等.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0.
以鄱阳湖流域的袁河为研究区,以常用的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和大环内酯类等五大类抗生素,共计27种抗生素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化后的固相萃取前处理-液质联用仪检测法检测抗生素,对袁河流域典型抗生素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袁河水体中抗生素广泛存在,有20种抗生素被不同程度地检测出,其中磺胺类和硝基咪唑类的检出率达到了100%,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是袁河流域抗生素的主要来源。研究区抗生素的分布特征与区域内的养殖业发展和社会活动存在一定联系。对袁河水体的12种抗生素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克拉霉素处于高风险,红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和磺胺噻唑处于中等风险,其余为低风险或无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