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长江经济带市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发展潜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江经济带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从生态文明和发展潜力的内涵出发,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发展潜力模型,并对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生态文明特征差异明显,东部为经济、社会系统优势区,中部为相对协调区,西部为自然系统相对优势区;(2)当前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格局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3)协调发展地区整体上表现出最佳的生态文明发展潜力,协调发展应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2.
鄱阳湖区域旅游整体形象策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鄱阳湖区域内,以鄱阳湖为龙头,与周边湖口、星子、德安、永修、新建、南昌、进贤、余干、波阳、都昌诸县和九江市庐山区以及与鄱阳湖相近相通的南昌市区组成一个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圈。 为把鄱阳湖区域发展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湖区各级旅游组织和旅游目的地,应遵循整体性、地域性、市场性、持续性、大众参与性、可操作性原则,充分发挥鄱阳湖旅游业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功能,实施规模化经营、一体化发展战略,从理念识别(MI)、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等角度协调构建旅游形象识别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独特性与市场冲击力的总体形象理念,提炼出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差异性极强的总体形象宣传口号,创造具有赣鄱特色的整体旅游新形象。根据鄱阳湖地脉、文脉、旅游资源特色与旅游产品主题,可将主题形象定位为:东方“山江湖”,世界“后花园”。与此相适应的整体形象宣传口号为:华夏“山江湖”都会之地,世界“山江湖”奇观胜境。  相似文献   
103.
灰场在防渗不当或事故工况下,淋滤液的渗漏可能会对灰场包气带产生影响。以新疆某火电厂灰场的淋滤液渗漏情景为例,介绍了淋滤液渗漏对包气带影响的3种预测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类解析法计算误差较大且存在各自适用条件,应优先采用数值法进行定量化预测。  相似文献   
104.
广西北部湾沿海经济区水稻及根系土硒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对广西北部湾沿海经济区水稻和根系土中的硒含量进行了测试。研究了水稻中硒含量与根系土中硒含量以及土壤性质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稻中硒含量在0.021~0.335mg/kg之间,平均值为0.074mg/kg,标准差0.045,样品数为70件;根系土中硒含量变化范围为0.167~1.328mg/kg,平均值为0.620mg/kg,标准差0.230,样品数为70件。高于世界土壤表层平均值和全国表层土壤平均值,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土中S、有机质、P、C、N不利于水稻对硒的吸收,高CaO含量和pH有利于硒的吸收。土壤全硒量不是控制水稻硒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生态资本利用的空间关系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北部湾经济区2006—2019年面板数据为例,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规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资本利用的空间关系,结论如下:(1)环境规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资本构成三E系统。(2)生态资本利用存在显著空间正自相关关系。(3)生态资本供需、流量利用及存量占用与环境规制显著空间正相关,环境规制抑制了存量占用及资本供需和流量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空间正相关,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提高了资本供给需求与流量利用,也增大了存量占用。(4)交互效应显著抑制了两者对资本供需与流量利用的影响、抑制了环境规制对存量占用的影响,也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存量占用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区域生态资本管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开发区实施循环经济的环境管理探讨--以苏州高新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苏州高新区为例,指出了主要环境问题,分析了实施循环经济的环境管理现状及不足,并重点提出了实施循环经济的环境管理对策,为开发区按循环经济的规律运行作了有益的探索,也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本论文以产业生态学的角度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剖析了苏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业的现状及问题。继而分别从企业、行业、社会这三个层面重点提出了苏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为其按循环经济的规律运行作了有益的探索,也为其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阐释了长江经济带港口代际识别的意义和UNCTAD框架下港口代际识别的标准。运用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对长江经济带主要港口进行代际识别测度,并对初步识别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和修正。研究表明:①长江经济带港口代际等级总体上较低,大多数处于UNCTAD框架下的第一代港和第二代港水平;②不同代际港口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特征,港口代际等级和港口分布密度由东向西均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③从局部空间看,不同等级的港口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省域化"特征,即在省域范围内形成以一两个高等级港为中心、其他低等级港为支线港、喂给港的港口群形态。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长江经济带建设下的港口战略转向:充分认识港口在长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有序推进长江经济带港口代际更替;以港口群的形式推进港口建设和适时推进长江沿岸自贸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9.
中国曾大量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农药(OCPs),目前虽已被禁止生产和农业中使用,但含三氯杀螨醇的林丹和滴滴涕(DDTs)仍在非法生产和使用。为了解农业大省江西省城市内湖OCPs的残留情况,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象湖为研究对象,用GC/ECD 分析象湖表层沉积物中8 种OCPs的残留水平,采用ArcGIS空间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探讨OCPs 的残留特征、来源及其可能的风险。结果表明,8 种OCPs 在象湖表层沉积物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六六六( ∑ HCHs) 含量为nd~61.89 ng/g, ∑ DDTs含量为nd~81.47 ng/g。含量较高的组分为o,p'-DDT、β-HCH和δ-HCH。象湖表层沉积物中OCPs残留空间分布不均,其中象湖南边湿地花卉公园沉积物中OCPs含量相对较高。同中国其他城市内湖/内河相比,象湖表层沉积物中HCHs和DDTs残留水平偏高,这可能与象湖区域曾经作为南昌市农业发展区有关。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象湖HCHs和DDTs主要来源于农药的历史使用,但近年来很可能有林丹和三氯杀螨醇的输入。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目前象湖表层沉积物中DDTs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湿地花卉公园周边环境生态风险较高,对周围环境的生物毒性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内湖的污染控制及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家的战略发展区域,应该具有超前思维,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而资源型产业容易造成外部不经济,因此更需要健康、绿色发展。本文利用 AHP 方法对环鄱区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层排序,得到如下结论:技术因素和生态因素是主要制约因素;制约因素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空气质量、政府及社会第三方的技术监督、水资源质量、外部不经济补救成本、绿色检测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