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91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98篇
综合类   585篇
基础理论   190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91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91.
广西武鸣河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广西武鸣河流域不同种植作物的土壤氮磷形态特点,并使用主成分分析对河流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氮磷进行了源解析.不同种植作物土壤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周边农田土壤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范围分别为802.60~2740.42和109.01~784.59mg/kg.种植玉米土壤氨氮(NH4+-N)和硝酸盐氮(NO3--N)显著高于其他土壤(P<0.05);甘蔗土壤NO3--N显著高于其他土壤(P<0.05);种植柑橘土壤交换态磷(Ex-P)和铁/铝态结合磷(Fe/Al-P)显著高于其他土壤(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武鸣河水体中TN可能主要来源于种植玉米和甘蔗土壤的养分流失.沉积物中Fe/Al-P、钙结合磷(Ca-P)和NH4+-N可能分别主要来源于柑橘、桉树和玉米土壤.种植玉米和甘蔗土壤的氮流失可能造成了武鸣河最主要的非点源污染问题,说明土地作物类型是影响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92.
杨高第  张露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7):1848-1864
利用江汉平原水稻种植农户调查数据,建立Ordered Probit模型,讨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揭示服务规模经营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理论机制和现实逻辑。研究表明:(1)目前农户对修整农田水渠、施用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四类典型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采纳比例分别为17.79%、17.31%、7.89%和90.69%;(2)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农业生产性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经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3)排除秸秆还田这一强制性措施后,生活型农户偏向采纳资本投入型技术,生产型农户则更偏好劳动投入型技术;(4)较之于生产型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生活型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93.
农业节水技术的采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农业节水技术已成为很多国家缓解农业用水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节水技术的投资力度。由于缺乏对农业节水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的深入了解,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节水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为此,论文采用3 a面板数据对我国黄河和海河流域农业节水技术采用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开展了定量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农业节水技术采用的空间分布较广且扩散很快,但是以播种面积测量的采用程度却很低。资金需求少和一家一户易于采用的传统型和农户型节水技术的采用程度相对较高,而资金需求大且需要集体行动的社区型节水技术的采用程度很低且发展缓慢。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水资源的短缺程度也是影响农业节水技术采用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政府希望推动农业节水技术的采用,节水技术的推广政策和示范村的建立都是十分有效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694.
巢湖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磷代谢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慧君  袁增伟  毕军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12):1658-1663
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巢湖流域农业种植系统的静态磷代谢分析模型,结合统计数据和文献参数,估算了2008年巢湖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排水含磷来源分配以及流域各县(市)农田生态系统排水的磷含量.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排向水体的含磷总量为14125.1158t,其中化肥和还田畜禽粪便是巢湖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磷输入的主要来源,其排入水体的含磷总量分别为37172.0944t和26230.2336t;而肥西县与合肥市辖区是农田种植对水环境影响最大的区域,其农田生态系统排水含磷总量分别为4077.6575t和2849.133t.  相似文献   
695.
浑太河流域氮磷空间异质性及其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9年8月和2010年6月浑太河流域河流水体采样数据,结合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汛期TN(总氮)、NH4+-N(氨氮)、NO3--N(硝酸盐氮)、TP(总磷)和PO43-(磷酸盐)在地表水体中的空间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流域尺度上土地利用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NH4+-N、PO43-和TN均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空间相关性变异特征;NO3--N和TP主要受到随机性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极弱的空间相关性变异特征. 汛期流域林地、农田和居民用地比例与氮素呈显著相关,农田和草地用地比例与氮磷均呈显著相关.可以初步推测,林地、农田和居民用地是控制氮素空间分异特征的结构性因素,农田和草地是控制磷素空间分异特征的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696.
郭烽  张传存  姚杰  余光辉 《环境科学研究》2012,25(12):1410-1415
评估堆肥腐熟度是确保堆肥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荧光区域指数分析方法快速评估菜粕和稻糠堆肥过程中的腐熟度. 结果表明:菜粕和稻糠堆肥可在16 d内完成一次发酵,其中第7~14天为高温期(>50 ℃,共8 d);随后,堆体进入降温期,第16天降至32 ℃. 堆肥初期(第0~6天)DOC(溶解性有机碳)、DON(溶解性有机氮)质量浓度和EC(电导率)先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堆肥高温期(第7~14天),ρ(DOC)、 ρ(DON)和EC则分别迅速升至10.47 mg/L、7.52 mg/L和5.76 mS/cm. 堆肥腐熟度相关指标〔即ρ(DOC)、 ρ(DON)和EC〕与FRI(荧光区域指数)方法中PⅢ,n、PⅤ,n、PⅤ,n/PⅢ,n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并且具有极显著相关性(R>0.942,P<0.01);而与PⅠ,n变化趋势相反,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871,P<0.05). 因此,PⅢ,n、PⅤ,n、PⅤ,n/PⅢ,n与PⅠ,n可以用于表征堆肥腐熟度.   相似文献   
697.
基于WNN模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璐  谢俊奇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8):1395-1403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WNN)模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决策研究为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提供了决策依据。论文采用WNN模型,通过利用甘肃省榆中盆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构建了土地利用方式决策分析模型,分析出农业生产、建设发展和生态保护三种需求条件下的土地利用方式类型。结果表明:①榆中盆地农业生产需求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以半粗放利用为主;②建设发展需求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以过渡型利用为主,且偏于粗放利用;③生态保护需求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半粗放和粗放利用为主。论文运用WNN模型对土地利用方式决策进行研究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98.
典型设施农业土壤酞酸酯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超声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和CalTOX模型,分析了南京城郊典型设施菜地土壤中6种酞酸酯的污染特征、污染负荷及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所有的土壤样品中均检测出酞酸酯,6种酞酸酯的总量为0.15~9.68mg/kg,其平均含量为2.21mg/k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nB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为该地区设施农业土壤的主要酞酸酯种类,其检出率分别为88.2%、100%和79.8%,含量范围分别在n.d.~1.83、0.02~9.03、n.d.~1.74mg/kg之间;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与土壤酞酸酯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研究区域土壤酞酸酯总体污染负荷为4.31kg/hm2;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DnBP和DEHP的潜在健康风险较高,设施农业从业者的主要暴露途径通过皮肤接触;设施菜地土壤酞酸酯含量、污染负荷以及健康风险均显著高于周边地区露天菜地土壤.  相似文献   
699.
SUMMARY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remote-sensing data and reg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data can be used together to identify changes in land-use patterns in particular regions. Study of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remote-sensing data can identify trends in competing uses of land, water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for agricultur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 settlements. When combined with information on trends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popul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ollutant releases, water usage and natural forest coverage, these data reveal patterns of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that can provide early signals of problems in resource decline or land-use management. This study focuses on land-cover changes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tween 1976 and 1984. This region, to the west of Shanghai and to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experienced unprecedented economic growth after the e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Remote-sensing imagery reveals the rapid growth of urban centres, commensurate declines in surface water area, and changing patterns of agriculture. The observed changes cast doubt on the ability of the region to sustain such rapid and intense land-use conflicts over a long period.  相似文献   
700.
ABSTRACT

Human activity shapes the levels of anthropogenic pressure that depend on the land management method adopted. This ha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landscap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a representative region of the Mediterranean area with the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landscape’s dynamics, to detect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class patches, to identify the main agroecosystem characters and to provide a framework to assess ecosystems services. In order to assess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s and landscape persistence, the period between 1960 and 2012 was analys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years 1960, 2000 and 2012 using comparable land use maps.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analysis show an urban area growth of 24% during 2000–2012 and of 523% over between 1960 and 2012. The very high levels of land abandonment up to the year 2000 (+7216%) have reversed their trend between 2000 and 2012 (?95%). The orchards showed a relevant increase, particularly after 2000, while the vineyards were linked to the highest value of surface erosion (?74%). The outcomes showed that urban settlements can damage the ecological network with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landscape’s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proximity of significant urban centres. Instead, the ecological network is well preserved and highly associated to the agricultural areas when there is the persistence of many land uses and low urban density,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dynamic chan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