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402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323篇
综合类   801篇
基础理论   359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216篇
灾害及防治   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81.
涝渍地种植制度与高效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了系统工程,生态农业,农业气象,作物栽培,技术经济等管理,通过对江汉平原涝渍地农田生态系统生产性能解析,现有种植制度与新拓高效农业模式分析评价,高效优化机理的探讨,从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有利于农业结构调优,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发,筛选归纳了四类适宜的高效种植(养)模式,即“稳粮兴油”增值型;“稳棉机动”增值型;“粮经,粮饲兼顾”饲养型;“种地与养地”结合型。上述高效农业模式具有产品优化功能,结构优化功能,缓和大范围洪涝和自我调控补偿功能,它们既自成体系,各显特色,又互成体系,构成粮,经,饲,肥“四元”种植结构。必须实行有序高效模式自身水旱轮作,高效模式与传统耕作制度之间轮作换荐,使之动态优化,保持可持续发展。4种模式在我国南方涝渍地域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各地可因地制宜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82.
农业保险与可持续农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保险的发展,对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农业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可持续农业与农业保险的内在联系,指出农业保险可以为可持续农业发展保驾护航。接着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保险和可持续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归结为来自行为主体,即政府、农民、商业企业三方面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保险,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三峡库区系指出从重庆到宜昌段为水库波及的20个县市。该区属川东陵谷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河谷平坝比重小,种植业垂直分异明显,海拔500m以下的三熟制区,800 ̄1400m为一熟制区,两区间系两熟制区。  相似文献   
984.
陇南土石山区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农业综合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陇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6.86%,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该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重点防治,土地利用趋于合理,各业得到的均衡发展,开创了这一地区水土资源保护与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85.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是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基于京津冀地区2011—2016年数据,利用核密度指数等方法研究产业化经营项目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京津冀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形成“斜一字型”核密度分布结构,密度由中部向东北、西南方向递减;(2)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分布在河北省西南部、天津东部,养殖基地项目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南部、天津市中部,储藏保鲜项目、改扩建加工项目分别向京津冀地区中北、东北方向迁移;(3)农业机械总动力、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经营项目空间分布格局重要的影响因素,分别在农业发展“硬件”条件、配套资金供给方面影响经营项目分布。  相似文献   
986.
结合南京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 ,采用Penman -Montieth法计算参考作物的潜在蒸散 ,建立了本地区农业耗水的物理模型 ,计算了南京地区历年的农业用水量 ,并根据实际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能够反映农业用水的实际情况。在分析该地区历年农业用水量变化及其用水现状的基础上 ,对影响农业用水量的因素和该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南京地区农业用水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耕地面积和各类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同时也受当年气候状况的影响。南京地区多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计算结果表明 ,该地区的灌溉水利用率较低。最后对该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7.
ABSTRACT: A model is developed for real-time operation of an irrigation reservoir with the objective of maximizing the value of multiple crop yields during a growing season. The model employs monthly additive and product forms of crop yield functions for dry matter and grain crop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ing nonlinear optimization model uses a log transform to reduce nonlinearities in the model. An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compared to a common operating rule used in simulation models. The proposed model results were better in terms of net benefits from crop yields. The model uses GAMS (General Algebraic Modeling System) language. It requires an IBM-compatible microcomputer and is suitable for use by a reservoir manager.  相似文献   
988.
谭少军  刘洋  朱小婕  刘荷  邵景安  邓华 《环境科学》2022,43(6):3128-3139
农村非点源污染格局和机制研究对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意义重大.以长江上游平原丘陵区为研究区,借助多元数据,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距离修正的污染物测算方法,利用克里金(Kriging)插值和逻辑回归(LR)方法研究农村非点源污染物的排放格局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COD、 BOD5、 NH+4-N、 TN和TP排放总量分别增加15.46×104、 25.66×104、 3.49×104、 1.26×104和0.38×104 t.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耕作区是排放量高值区,而城镇城区和三峡库区腹地是低值区. COD、 BOD5和NH+4-N整体风险等级有所增加,TN整体排放风险等级有所增加,TP整体排放风险偏高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综合风险等级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格局,极高和次高风险等级呈镶嵌分布,成都平原和川东平行岭谷区为高风...  相似文献   
989.
邓继宝  张春来  徐卫红 《环境科学》2020,41(4):1888-1903
采用28 d室内连续培养实验,以纳米氢氧化镁和普通氢氧化镁(100、200和300 mg·kg-1)为镉污染土壤钝化剂,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和普通氢氧化镁对不同类型镉污染土壤(1、5、10和15 mg·kg-1)中镉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土壤上,1、5、10和15 mg·kg-1镉处理中土壤交换态Cd (EX-Cd)形态分布比例FDC为66.7%~81.8%,为土壤镉主要形态.土壤镉含量大小顺序为EX-Cd > 碳酸盐结合态Cd(CAB-Cd) > 残渣态Cd (RES-Cd) > 铁锰氧化态Cd (FeMn-Cd) > 有机结合态Cd (OM-Cd).培养第14d时,土壤EX-Cd FDC达到最低值.培养0~28 d期间,在1、5、10和15 mg·kg-1镉处理下,纳米氢氧化镁和普通氢氧化镁处理的土壤EX-Cd FDC较对照(CK)分别降低了11.4%~67.7%、7.8%~37.2%、7.7%~36.4%、5.0%~28.8%(纳米氢氧化镁)和0.5%~49.5%、0.6%~15.0%、1.0%~18.1%、0.7%~14.6%(普通氢氧化镁).碱性土EX-Cd含量均在培养的第7 d时达到最低;酸性土在1、5和10 mg·kg-1镉处理中土壤EX-Cd含量在第21d时达到最低值.纳米氢氧化镁和普通氢氧化镁均降低了中、酸、碱性土壤EX-Cd含量,且随氢氧化镁施加量的增加,土壤EX-Cd含量呈降低趋势.相同用量下,钝化土壤活性镉的效果以纳米氢氧化镁优于普通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990.
肖怡  李峥  黄容  汤奥涵  李冰  王昌全 《环境科学》2022,43(7):3884-3894
以成都平原典型稻麦轮作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施肥(T1)、猪粪替代50%氮肥(T2)和猪粪替代50%氮肥+秸秆全量还田(T3)这3种处理,采用Biolog-ECO方法,研究长期有机物料还田下土壤和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的碳源代谢能力.结果表明,T3处理较T1和T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的碳源代谢能力,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分别增长16%和48%;同时T3处理提高了土壤DOM的碳源代谢能力,其AWCD值为0.43.从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来看,土壤和土壤DOM中微生物的碳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均以T3处理最高,其中土壤DOM中微生物的Shannon、 Simpson和McIntosh指数分别为2.73、 0.91和3.75.主成分分析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和土壤DOM的主要利用碳源类型存在差异,对于DOM而言,T1和T2处理的DOM主要利用碳源仅为糖类,而T3处理增加了对氨基酸类、羧酸类、聚合物类和胺类的利用.土壤pH和质地的改变是引起土壤DOM碳源代谢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综上,猪粪配合秸秆施用显著增加了土壤和土壤DOM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碳源代谢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