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10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531篇
基础理论   129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64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抚仙湖浮游植物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年来的监测研究表明抚仙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增殖过快,种群结构已发生了变化,浮游植物的增生对水质有害无益,而且这种趋势有增无减,应竭尽全力控制入湖污染负荷,遏制藻量繁殖增多,保护抚仙湖优良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模拟消落带水华暴发行为的数值沙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近年来水华污染的现场资料为例,通过氮磷浓度、水温、流速和光照等实测数据构建了消落带开放水域环境体系的数值沙堆模型,描述了藻类生长及水华暴发的动力学机制;利用数值沙堆系统崩塌行为反映出的频率-尺度幂律关系作为判断消落带水域是否暴发水华以及规模大小的依据,采用有限尺度标度分析从不同侧面验证了水华暴发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并揭示出各种拟合参数与水华暴发规模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沙堆模型如果存在良好的幂律关系,相应的消落带水域将暴发水华,且幂律指数越大,水华污染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混合印染废水的静态净化过程,进行了生物群落观察和条件实验。发现废水净化初期以大量细菌和草履虫(以 P. Caudatum为主)繁殖为特征,同时伴生着少量浮游藻类。随着净化过程的进行,细菌和草履虫数量下降,以针杆藻(以 S. aucs为主)为建群种的浮游藻类群落占优势。化学分析表明,净化作用与温度、光照条件及废水起始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Zn~(2+)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有关氮、磷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有关其它元素对滇池藻类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滇池藻样为实验对象,实验不同Zn2+浓度对滇池藻类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高Zn2+浓度以抑制滇池藻类生长为主,低Zn2+浓度以促进滇池藻类生长为主。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滇池湖藻类生长时,除了要注意控制N,P之外,还应考虑Zn2+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铁酸盐预氧化对颤藻去除效果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深圳市铁岗水库水源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与单纯投加聚合氯化铝(PAC)相比,研究了高铁酸盐预氧化对铁岗水中颤藻(Oscillatoria)的去除效能,藻类去除率高达97.85%。证明在处理较难去除的颤藻时,高铁酸盐与PAC联用,可显著提高对藻类的去除效能,初步研究了预氧化方法对水中颤藻去除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不同调水方案下的汉江水华发生概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平  窦明  夏军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0):1343-1348
为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从汉江水华的成因机理分析入手,提出了汉江水华发生概率的计算模型.该模型由河流一维水动力学模型、水体富营养化模型以及随机数生成模型组成,它不仅可以模拟汉江水华的发生机理,而且可以对诱发水华的各种因子进行随机抽样组合,从而求出中线调水不同方案实施后汉江水华的发生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在现状情况下汉江水华的发生概率为9.2%,南水北调中线各调水方案(无引江济汉工程)实施后,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如果调水方案与引江济汉工程同时兴建将大大减少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最后提出建议,汉江自身的水污染治理是减少水华发生概率的最根本措施,而丹江口水库和引江济汉工程的联合调度将会减小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生藻类评价水体的污染情况是近年来环境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宫山咀水库水生藻类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水库水体呈现清洁特征,水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和 1998年夏季桥墩水库相继发生大面积蓝藻水华 .1998年 9月 1m2 水面喷洒 38 8g改性明矾浆应急除藻 ,当年蓝藻水华基本消失 .1998年底和 1999年初 ,1hm2 水面放养尾重 2 0g左右鲢、鳙鱼种 12 0 0尾 .1999年仅局部发生蓝藻水华 ,8月份水库浮游蓝藻数量比 1998年同期下降 77 7% ,透明度提高 1 5m ;2 0 0 0和 2 0 0 1年水库不再出现蓝藻水华 ,水体表观质量明显提高 ,与 1998年 8月同期比较 ,透明度提高 2 4m ,总氮下降 6 1 1% ,总磷下降 5 9.4 % ,浮游蓝藻总量由 1998年的 10 4 35 5× 10 4个细胞 L下降至 14 3 3× 10 4个细胞 L ,蓝藻个体数量比例从 1998年的 99 2 %下降至 31 5 % .水体富营养状况从治理前的中—富营养类型恢复到中—贫营养类型 .  相似文献   
19.
湖泊、水库水的强化混凝除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强化混凝对湖泊、水库水中藻类的去除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投加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可显著提高水中藻类的去除率。将经与预氯化、预投加高锰酸钾除藻工艺进行比较,表明高锰 酸钾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藻效率明显优于传统预氯化、预投加高锰酸钾除藻工艺。  相似文献   
20.
固定化藻类去除氮、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20年来固定化藻类去除氮、磷的主要研究,归纳分析了相关的研究数据和结果,分别从固定化技术、藻类的生理特征、去除机理、影响因素、生物反应器等方面做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