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19篇
安全科学   120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23篇
综合类   603篇
基础理论   148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174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通过单因子和多因子摇瓶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米曲霉液态发酵产氨基酰化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ρ/gL-1):葡萄糖40,蔗糖10,可溶性淀粉20,蛋白胨2.5,马铃薯液1000mL,pH自然.培养基装量5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4%.培养温度30℃,转速100r/min,发酵时间42h.每50mL培养物的总酶活由优化前的2627u提高到7338u,是优化前的2.79倍.研究了米曲霉氨基酰化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低浓度的Co2 (5×10-4mol/L)对酶活激活作用显著.图5表2参8  相似文献   
152.
刘文奎 《火灾科学》1998,7(2):14-20
1990年以来,淮南矿区11个矿井共发生自燃火灾49起,自燃发火率平均为每百万吨习煤量0.53次。通过对该矿区井下煤炭自燃因素和地质条件及开采中出现的自燃发火原因作了具体分析,从中找出发火规律;并对井下煤层自燃发火采取均压通风和直接灭火做了新的尝试,提出了对井下煤炭自燃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3.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烯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荣贤  孙桂芳 《化工环保》1998,18(5):294-299
采用硅胶-AgNO3富集样品,热解吸进样,气相色谱法分析大气中的烃一,富集过程在常温下进行。当富集样品0.1L时,乙烯,丙烯,丁二烯的最小检有度分别为0.0006mg/m^3,0.001mg/m^3、0.004mg/m^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加标回收率97%-109%。  相似文献   
154.
通过阿尔山市2005年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的全年三个监测点的监测结果,结合采样时有关气象参数,着重对TSP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做一下分析、研讨。  相似文献   
155.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用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的ANN模型,并通过实例对建立的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证明,ANN模型用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其评价结果比较直观。同时,对在建立和应用ANN模型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6.
胞外聚合物合成与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胞外聚合物絮凝剂研究与发展概况;讨论胞外聚合物絮凝剂的结构、性能及作用机理;重点介绍了胞外聚合物絮凝剂产出、絮凝条件以及应用的研究;胞外聚合物絮凝剂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7.
球衣菌吸附重金属Hg2+的理化条件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采用球衣菌(Sphaerotglus natans)FQ32为生物吸附剂,研究了初始离子浓度、吸附剂用量、菌龄、pH值、温度和吸附时间等理化因素对其吸附重金属Hg2 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球衣菌在Hg2 浓度为16 mg·L-1、吸附剂用量0.4g·L-1、菌龄16h、pH 7、温度30℃、吸附时间90 rmin时的优化条件下,对Hg2 的吸附量为72.86 mg·g-1;该吸附过程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在吸附5 min时,吸附量达总吸附量的74.10%,90 min达到吸附平衡;此过程符Langmuir等温方程.等温模型、透射电镜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菌体细胞表面的活性基团与Hg2 的络合反应是球衣菌吸附Hg2 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58.
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精细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精细预报的科研需求和城市大气环境应急响应的应用需求出发,利用新一代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城市小区尺度气象和污染扩散模式以及城市尺度污染扩散模式,对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进行了精细预报试验,并进一步研究了城市小区尺度气象和污染扩散的精细模拟对城市尺度污染扩散模拟的影响.初步建立了城市小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精细预报方法,即:气象部分由全球到小区逐级单向嵌套、污染部分由小区到城市逐级单向嵌套的方法.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小区尺度精细模拟对城市尺度污染扩散模拟的影响较大,但其模拟效果还有待利用观测资料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9.
中低温厌氧处理城市污水污泥颗粒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径比为3:1的UASB反应器分别在35℃和室温条件下处理模拟城市污水,研究了污泥的颗粒化过程.比较了在不同温度、浓度下形成的颗粒污泥的特征.水温为9~25℃,进水浓度为100~200 mg COD/L,水力上流速度(Vup)在0.013~0.11 m/h的4^#UASB反应器在60 d内在形成了成熟的颗粒污泥.研究表明,进水中低的有机物浓度,低的Ca^2+、Mg^2+浓度和低的Vup没有抑制颗粒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0.
The aim of the work presented here is to study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th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ular exhaust plume at an idle condition in an idealized and simplified environment. The gaseous and particulate concentrations in the exhaust plume of three idling motor vehicles were measured in an isolated environment under calm weather conditions. Despite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the pollutants decayed exponentially in all directions.The CFD code PHOENICS 3.3, with the k–ε eddy dissipation sub-model, was used fo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simulated results match very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lose to the source of emission but decay to the ambient concentrations much slower. The effects of the initial emission concentration, exit velocity, exit direction and crosswind intensit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parametrically. The initial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will increase the local concentrations but the pattern of dispersion remains the same. The exit velocity will increase the momentum of the jet, resulting in a deeper penetration downstream. The exit angle has a stronger influence on pollutant dispersion than both initial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nd exit velocity. When the exit angle is 15°, the pollutants tend to spread on the ground region. Crosswind show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ispersion of the exhaust plume also. It will divert the plume to disperse in the same direction of the wind with limited penetration in the downstream dir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