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348篇
基础理论   123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The ENEL Ash Research Centre - (Brindisi, Italy) - has started a research programme on the use of coal ash derived from its thermoelectric power plants as a component of blocks for artificial habitats. After preliminary laboratory tests, systematic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an experimental installation constructed in the area of the Torrevaldaliga power plant (80 km NW of Rome).

Two reef models - each made by assembling pyramids of 225 20 × 20 × 20 cm blocks - were submerged in two tanks (10 × 2 × 1.5 m) with running sea water (water flow: 3-5 cm s-1). the ash blocks were composed of fly ash (52.1%), bottom ash (26.1%), hydrated lime (5.2%) and water 16.6%, while concrete blocks were made of pozzolanic cement, sand and gravel. After two years, ash based blocks showed no weathering, volume variation or swelling; marked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sonic velocity increases have, on the contrary, been recorded. No significant leaching of chemical element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was found. the biotic settlement on the ash blocks proved greater in quantity and better in quality than that on the concrete blocks; on ash blocks 62 species were found, compared to 54 on concrete. Ash-based materials seem to be more suitable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macrobenthos.  相似文献   
202.
能源、环境与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经济发展在带来区域经济快速繁荣的同时,往往造成当地社会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陕西作为我国21世纪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在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受到脆弱生态环境的约束,本文以此为例进行可持续发展预警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通过设计能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出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编写出计算运行程序,运用Matlab7.1软件中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将有关数据信息和预警模型有机结合,探讨能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与应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陕西能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在2000-2014年间分别处于重警、中警、轻警和无警四种状态,基本符合陕西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所设计的预警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出能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预警方法具有较强的仿真能力,能提高可持续发展预警的准确性,在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3.
The consequences of anthropogenic impact on the water area of Amur Bay (the Sea of Japan) near Vladivostok include the eutrophication of coastal waters and littering with various objects used as artificial substrates, which protect sedentary animals from predators and contribute to the survival of their larvae. An indicator of eutrophication, the diatom Skeletonema costatum accounting for 81–96% of the total abundance of phytoplankton (Stonik and Selina, 1995), is consumed mainly by barnacles and the Pacific oyster. Thus, these animals gain an advantage in the colonization of artificial substrat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 that eutrophication will lead to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marin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204.
地处西秦岭山地的甘肃天水吕二沟小流域土壤侵蚀问题严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当地政府在研究区实施了多年的生态恢复措施以保持水土,但目前尚未有植被恢复对土壤生态计量特征的系统调查.分析不同林龄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土壤养分的限制情况.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生长年限(5、20、40、...  相似文献   
205.
鲁西北地区是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渍涝洼地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在鲁西北的禹城市,利用挖鱼塘、建台田的工程措施,综合改造利用这类洼地。工程实施后,通过水盐调控,改善了洼地的环境状况。监测结果表明:洼地台田土壤含盐量降低,土壤逐渐熟化。土壤有机质大量整治前后分别为0.582%(1986年)、0.989%(1989年).土壤中的全氮、全磷也由整冶前的0.02%、0.14%上升到整治后的0.061%和0.158%。土壤盐分含量逐年降低,由0.50~0.92%下降到0.06~O29%。挖鱼塘建台田的生态工程措施,使浅层地下水地表化,解决了洼地积水蒸发等形成的盐渍化问题。综合环境效应显示,洼地原有的自然状况向良性转化,达到了初步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6.
有机化合物厌氧生物降解性的测定和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韩朔睽  张爱茜 《环境化学》1995,14(3):200-205
测定有机物厌氧生物降解性的方法包括非特性参数和特性参数测定法。本文着重介绍有机物厌氧生物降解性的筛选测定法,以基团贡献法为基础,不外加其它理化参数的有机物结构与生物降解性关系的预测已经由简单的线性模型发展至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显示出极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7.
本文通过测定樟子松防风固沙林草地植物产量,对草本植物生物产量的季节动态及林分密度对草本植物产量的影响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此外,还采用牧草产量法对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可牧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08.
环境工程学科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转变科学研究范式,突破传统末端治理为主要目标的学科局限,在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中发挥更重要的功能。人工智能是当今颠覆性的技术之一,是环境工程领域创新发展的关键方向。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了1990—2023年环境工程领域与人工智能相关的24 000余篇论文,分析了全球范围内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解析了人工智能在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方向现状,探讨了研究热点的演化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潜在的挑战。本研究可为人工智能在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建议和思路,助力我国环境工程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9.
人工鱼礁可以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对海域生态优化、海洋环境修复、海洋牧场推广及海洋碳汇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是人工鱼礁制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但是其制备成本较高,限制了人工鱼礁在海洋环境修复中的应用。针对我国海岸线长、人工鱼礁需求量大、制备成本高,同时基于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的现状,综述了我国以粉煤灰、铁尾矿、钢铁渣等为代表的工业固废基人工鱼礁混凝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工业固废基人工鱼礁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工业固废基人工鱼礁应用的可行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工业固废的大规模高值化利用和低成本工业固废基人工鱼礁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0.
基于成渝地区大气污染防控形势的严峻性,选取该区域西南部的乐山市作为研究对象,对2016—2020年人工降雨对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评估发现:冬季改善效果最好,平均每毫米降雨量可降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约10,对应的SO2、NO2、CO、O3、PM10、PM2.5浓度分别降低1.8 μg/m3、3.8 μg/m3、0.1 mg/m3、8.1 μg/m3、6.9 μg/m3、8.9 μg/m3;其次是春季,每毫米降雨量可降低AQI约8,对应的6项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1.0 μg/m3、3.3 μg/m3、0.1 mg/m3、8.1 μg/m3、6.1 μg/m3、8.4 μg/m3;再次是夏季,每毫米降雨量可降低AQI约3,对应的6项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0.6 μg/m3、1.6 μg/m3、0.03 mg/m3、6.9 μg/m3、1.2 μg/m3、2.0 μg/m3;秋季每毫米降雨量可降低AQI约1,对应的6项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0.4 μg/m3、0.6 μg/m3、0.01 mg/m3、3.5 μg/m3、0.1 μg/m3、0.1 μg/m3。计算不同季节降雨总量与污染物削减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春季人工降雨总量与O3浓度削减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夏、秋两季人工降雨总量与PM2.5浓度削减总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