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237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61.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与落实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中央企业集团公司为例,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理论体系、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原则等入手,系统阐述企业在建立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过程中的一些要点、难点,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设提供借鉴,也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决策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62.
This paper presents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energy issues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posits that there are three important ways in which energy is relate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energy as a source of environmental stress, (b) energy as a principal motor of macroeconomic growth and (c) energy as a prerequisite for meeting basic human needs. These three dimensions correspond to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often-used triang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Using this framework, the paper traces how successive environmental summits at Stockholm (1972), Rio de Janeiro (1992) and Johannesburg (2002) have dealt with energy issues. It identifies a slow, surprising and important evolution of how energy issues have been treated at these global discussions. Energy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prominence at these meetings and become more firmly rooted in the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ockholm wa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dimension, Rio de Janeiro focused on both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dimensions, and the major headway made at Johannesburg was the meaningful addition of the social dimension and the linking of energy issues to the UN's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相似文献   
363.
在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包括矿用汽车安全这一部分。矿用汽车运输是矿山露天开采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对大冶有色金属公司3个矿用汽车车队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基础上,提出了矿用汽车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64.
通过柱实验对比研究了天然河沙、沈阳沸石、复合介质(释氧材料和沈阳沸石)作为渗透反应格栅填料修复地下水中铵污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柱实验运行120孔隙体积(PV)期间,在进水流速为1.8 m/d,铵浓度为6.6~10.3 mg/L的条件下,实验设计的复合介质填充柱对铵去除率达到99%以上。沸石在吸附去除铵的同时,又可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载体,使铵进一步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被去除,实现沸石的生物再生。释氧材料的加入保证了硝化细菌繁殖所需要的溶解氧条件,水经过释氧层后溶解氧含量由2 mg/L增加到6 mg/L以上(最高达到22 mg/L左右)。实验中通过硝化作用去除的铵量占总去除量的74%左右,实现了沸石吸附联合微生物共同作用去除铵,有助于保证反应柱长期高效地去除地下水中铵污染。  相似文献   
365.
本文主要讲述了建筑与建筑拆除废弃物回收的基础工具,包括建筑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元素、废弃物材料的重新使用、回收的团队管理、回收培训和管理方案、循环材料的运输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66.
典型大气腐蚀介质的灰色预测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武汉地区2002—2007年二氧化硫和氯化物含量数据,建立了这2种典型大气腐蚀介质的GM(11,)预测模型,探讨了不同维数GM(1,1)模型预测结果的差异。另外,对这2种典型大气腐蚀介质GM(1,1)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精度检验等级达到1级。  相似文献   
367.
以某电解锰工艺末端铬钝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化、除杂、反应制得成品,污水达标处理及回用的组合工艺,制备达到国家标准的中铬黄产品,以实现铬的回收利用。结果表明:对于H2O2氧化工艺,选用V(水样)/V(30%H2O2)为(600~1000):1;可采取加碱沉淀Mn的工艺去除杂质金属离子;铬酸铅的生成反应适宜温度为55~60℃,硝酸铅投加量为理论值的1.05倍~1.10倍;采取加石灰调pH、投加硫酸铝的方法可去除水样中剩余铅离子,V(上清液)/V(5%硫酸铝溶液)为1000~2000较合适;生产该产品基本上能够做到保本、微利,但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68.
拟通过筛选出高效还原Cr(Ⅵ)的菌株来修复铬污染土壤,从重庆废弃化工厂铬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效还原菌株,对该菌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并结合分子生物学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对该菌在不同条件下还原Cr(Ⅵ)的能力进行检测,探讨了pH值、接种量、初始Cr(Ⅵ)质量浓度及温度对Cr(Ⅵ)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命名为NO.1.经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相似度为99%).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还原Cr(Ⅵ)的能力,在pH=8.0、接种量50%(体积分数)及30℃条件下,100 mg/L的Cr(Ⅵ)在处理3d后可基本被还原.研究表明,该细菌有望用于铬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369.
为提高纳米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掺杂型纳米可见光催化剂Co/N/S/TiO2,并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其吸光性能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活性艳蓝X-BR溶液为光降解模型,对其可见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并与Degussa P25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Co:N:S:Ti物质的量比为0.15:0.2:0.2:1、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为1h的最佳制备条件下,所制得的Co/N/S/TiO2光催化剂为单一锐钛矿晶相,平均粒径为8~ 10 nm,比表面积约为192.19 m2/g.Co/N/S/TiO2光催化剂吸收边可红移至近900 nm,可见光催化活性突出,在纯粹可见光(λ>400 nm)下光解活性艳蓝X-BR溶液120 min的降解率可达91.5%,与Degussa P25相比,其可见光催化活性提高了80.1%,且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70.
渭干河-库车河绿洲土地生态安全物元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综合评价研究中存在信息不相容的问题,尝试采用物元分析法对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以下简称渭库绿洲)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通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的经济-环境-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物元模型,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农民人均纯收入、耕地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土地垦殖率、农业机械总动力、城市化水平等指标出现不同等级的上升趋势,以上指标对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有重要贡献.但单位耕地化肥负荷、森林覆盖率、灾害指数、盐渍化程度、人口密度等指标的安全等级下降,而且盐渍化治理率和人口密度的安全状态均在较不安全等级以下,成为该绿洲土地生态安全的关键制约因素.2)1995-2010年,渭库绿洲土地生态水平等级经历了安全—较安全—安全—较安全的演变历程,但不完全符合安全与较安全的标准,水平等级不稳定.为了促进绿洲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不断提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有效控制土壤盐渍化程度,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