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237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华东和华北区 1 970~ 1 998年 2 6个MS≥ 5.0地震前 2 3个地震存在C、D、Mf 综合异常区的中期异常。本文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这些异常在一年内的中短期变化。认为Mf 异常面积的短期变化最为显著 ,2 3个存在中期异常的地震中 2 1个地震前 6个月有 |η|≥ 0 .4的短期变化 ,其中 63%震前出现过地震活动平静 ,还有 37%为持续增强。最后用岩石刚度和压机刚度之比对岩石破裂前声发射的平静期长短的实验结果作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462.
Mitigation of infectious wildlife diseases is especially challenging where pathogens affect communities of multiple host species. Although most ecological studies recognize the challenge posed by multiple-species pathogens, the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are typically assessed only qualitatively. Translating th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that multiple host species are important into practice requires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whether and how secondary host species should also be targeted by management and the effort this will require. Using a multiple-species compartmental model, we determined analytically whether and how intensively secondary host species should be managed to prevent outbreaks in focal hosts based on the reproduction number of individual host species and between-species transmission rates. We applied the model to the invasive pathogenic fungus Batrachochytrium salamandrivorans in a 2-host system in northern Europe. Avoiding a disease outbreak in the focal host (fire salamanders [Salamandra salamandra]) was impossible unless management also heavily targeted the secondary host (alpine newts [Ichthyosaura alpestris]). Preventing an outbreak in the community required targeted removal of at least 80% of each species. This proportion increased to 90% in the presence of an environmental reservoir of B. salamandrivorans and when the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removed could not be adjusted for different host species (e.g., when using traps that are not species specific). We recommend the focus of disease-mitigation plans should shift from focal species to the community level and calculate explicitly the management efforts required on secondary host species to move beyond the simpl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that multiple host species may all influence the system. Failure to do so may lead to underestima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effort required and ultimately to suboptimal or futile management attempts.  相似文献   
463.
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是安全科学的主要任务,回顾拆解曾经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达到总结前期成果和启示后续研究的目的。结果表明,在横向研究中,一方面在全学科的宏观层面,相关和因果的研究在经济与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开展较为成熟,而在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领域还处于发展阶段。同时自2003年至2012年,是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研究成果的快速发展时期;另一方面在生产安全事故范围的微观层面,相关和因果的研究相对集中于事故控制阶段的相关关系的研究;在纵向研究中,对于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时需要进行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4个阶段中在选取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时有所侧重,在事故描述阶段偏重使用相关关系;在事故解释阶段,如果是解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偏重使用因果关系。如果是解释事故发生的损失程度主要偏重使用相关关系;在事故预测阶段,偏重相关关系;在事故控制阶段偏重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64.
固体纤维素类废物作为反硝化碳源滤料的比选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李斌  郝瑞霞 《环境科学》2013,34(4):1428-1434
以棉花、稻草、稻壳、玉米芯这4种农业废弃物作为反硝化碳源和微生物载体,通过对静态释碳数量和质量、长期脱氮效果以及生物附着性能等方面的比较,旨在优选出适于再生水反硝化深度脱氮生物滤池的固体纤维素碳源滤料.结果表明,玉米芯初期可溶性有机物较多,易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繁殖生长;且比其它3种碳源表现出更好的长期反硝化效果,2.5 g玉米芯在46 d累计去除了284.544 g的硝氮;棉花、稻草前期处理效果较好,但长期反硝化能力不如玉米芯;稻壳的处理效果最差,几乎不能被微生物有效利用.因此,玉米芯更适用于再生水反硝化深度脱氮滤池的碳源滤料.  相似文献   
465.
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仪(HRGC/HRMS)测定了我国西北某医疗废物焚烧炉排放烟气及周边环境空气、土壤和植物样品中2,3,7,8-PCDD/Fs含量和组成,并对周边环境中二噁英来源进行了初步解析.监测结果表明烟气中二噁英毒性当量浓度(以I-TEQ计)均值为184 ng·m-3,远超医疗废物焚烧废气排放标准限值(0.5 ng·m-3),环境空气、土壤和植物样本中二噁英毒性当量浓度均值分别为7.30 pg·m-3、52.5 pg·g-1、146 pg·g-1,均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污染源下风向上的环境空气样品中二噁英浓度明显高于上风向上样品中的浓度,下风向样品中的浓度随与污染源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浓度的样本距污染源700 m左右.烟气样品2,3,7,8-PCDD/Fs同类物单体质量浓度(毒性当量)分布特征与主导风下方向空气、土壤、植物样本中的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样本二噁英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同类物分布特征及主成分分析数据均表明,该区域环境中二噁英主要来源于医疗废物焚烧烟气排放.  相似文献   
466.
针对现有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在中/高费方案研选上存在人为主观性较大和无法对各方案作出综合、定量评价的不足,通过构建清洁生产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结合TOPSIS法建立了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清洁生产方案评价模型,并以某化纤企业清洁生产方案的研制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清洁生产方案评价模型,不仅克服了现有清洁生产方案研制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同时能够对各方案的优劣给出综合、定量的评价,为清洁生产方案的研选提供了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7.
杨洋  梅洁  何春阳  黄聪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6):1285-1295
可持续性评价是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HDI和HSDI的基础上,构建对环境重视程度不同的弱HSDI与强HSDI评价指数,以中国环渤海地区为例,揭示区域2000-2015年可持续性基本状态与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从基本状态来看,环渤海地区各市可持续性水平等级结构失衡,弱HSDI与强HSDI水平均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等级结构,但弱HSDI的等级结构失衡比强HSDI更严重,且弱、强HSDI空间格局差异较大;从变化过程来看,环渤海地区各市可持续发展步调不一致,弱HSDI与强HSDI均以显著增长趋势为主,但弱HSDI主要呈中高速增长,强HSDI主要呈中低速增长。结合评价结果,划分可持续性状态与过程矩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策略,可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68.
衣俊  程金平 《环境科学》2017,38(3):1173-1181
纳米银在自然环境中的理化性质可能严重影响其环境效应,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比较纳米银在自然水样和实验介质条件下的理化性质和毒性效应.实验表征了粒径4 nm表面包裹物为油胺的纳米银,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粒径和团聚性,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环境介质条件下纳米银暴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毒性效应.透射电镜照片显示油胺包裹的4 nm纳米银在环境介质中发生明显团聚.油胺包裹的4 nm纳米银暴露会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速率,降低生理盐水溶液中细菌的存活率.纳米银在实验条件下对细菌的毒性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但是在环境水样中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低浓度纳米银在环境水样中的毒性比其在实验介质中弱.纳米银的透析袋暴露实验中,细菌的存活率有显著提升,揭示纳米银与细菌的直接相互作用对毒性效应有重要作用.与实验条件的培养基和生理盐水介质相比,环境水样中的纳米银更趋向以团聚形式存在,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几率减小,因此纳米银在环境介质中对细菌的毒性会降低.  相似文献   
469.
随着纳米材料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纳米颗粒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中,对地下水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研究纳米颗粒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TOUGH2/EOS9nT模块,基于多重相互作用连续体(MINC)概念和胶体过滤理论,数值分析示踪剂KNO_3和纳米氧化石墨烯在一维非均质砂柱中的运移.研究结果表明:1MINC方法能够有效模拟双重非均质介质,非均质介质渗透系数的差异是造成出流穿透曲线双峰和拖尾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随溶液离子强度增大,纳米氧化石墨烯在饱和非均质介质中的迁移能力下降;基于EOS9nT模块中的线性平衡过滤模型可有效模拟低离子强度下双重非均质介质中纳米颗粒运移,但即使采用动态过滤模型仍无法精确模拟高离子强度下纳米颗粒的运移;2通过双渗模型中渗透率的敏感性分析发现:随渗透率比值增大,裂隙区穿透曲线峰值提前,基质区曲线峰值推后,穿透曲线双峰现象更明显;3比较三重介质和双重介质,发现总穿透曲线受三重区域各自曲线叠加时刻影响,也表现出峰值/拖尾的增强或削弱,在合适的渗透率比值下,可能出现三个峰值和拖尾.  相似文献   
470.
试论土壤基层分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土壤基层分类内涵与种植业结构调整背景及目标的基础上,揭示了土壤基层分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提出了典型土壤基层分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应用典例。为土壤基层分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