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2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2407篇
安全科学   226篇
废物处理   323篇
环保管理   531篇
综合类   4219篇
基础理论   798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887篇
评价与监测   240篇
社会与环境   388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574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589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31.
论文针对西藏水电开发及外送在我国优化能源资源配置、调整能源结构和控制CO2排放中的重要地位,综合考虑受电区火力发电的供电煤耗、CO2排放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开展西藏地区水电开发的化石燃料替代、CO2减排等低碳效益评价。结果表明:1)2006—2012年西藏水电开发的化石燃料替代效应和CO2减排效应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2)不同技术水平下西藏水电开发的化石燃料替代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华中电网技术水平下西藏水电开发的化石燃料替代量最大,西北、西藏电网技术水平下次之,全国电网技术水平下最小;3)不同排放水平下西藏水电开发的CO2减排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西藏电网排放水平下西藏水电开发的CO2减排量最大,西北、华中电网排放水平下次之;4)西藏水电未来开发的化石燃料替代潜力和CO2减排潜力突出,2030年西藏水电开发的化石燃料替代量超过2012年西北电网5省区火电燃料消耗总量的75%;与其他排放水平相比,2030年华中电网排放水平下西藏水电开发的CO2减排量相对较小,但仍然超过2013年阿根廷、巴基斯坦、越南等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因此,西藏水电开发及外送对于我国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实现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行动目标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2.
亚硝酸型反硝化除磷工艺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除磷污泥的驯化,并探究了工艺运行条件、性能及实际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厌氧-缺氧-好氧驯化方式可快速富集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通过逐步提高底物浓度可以驯化富集耐受高NO2--N浓度的DNPAOs.实际废水运行实验表明,反硝化除磷法处理猪场废水UASB-SFSBR尾水是可行的,当缺氧进水NO3--N、NO2--N和PO43--P浓度分别为5,70,30mg/L时,出水NO3--N和NO2--N浓度基本为0,PO43--P浓度在1.0mg/L以下.  相似文献   
933.
As a biomass agricultural waste material, coconut shells were us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quality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the surface of the prepared activated carbon is done by oxidation using H2O2 and HNO3, respectively. The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of the coconut shells activated carbon are increased by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and followingly the removal of the metals is improved. The structural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the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coconut shells (MACCS) were evaluat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GA-DT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surface area analysis (SAA), X-ray fluorescence (XRF), and carbon, hydrogen, nitrogen, and sulfur (CHNS) elemental analysis. The prepared MACCS has reasonably good chemical stability. The influence of solution pH, contact time, adsorbent dosage, adsorption temperature, initial metal concentrations, and interfering ions on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nvestigated ions onto the prepared sorbent was examined by a batch method. The selectivity sequence for sorption of Eu3+, Ce3+, Sr2+, and Cs+ ions on MACCS was found to be Eu3+?>?Ce3+?>?Sr2+?>?Cs+. The saturation capacities of MACCS for the studied metal ions were found to be 136.84, 85.55, 69.85, and 60.00?mg?g?1 for Eu3+, Ce3+, Sr2+, and Cs+ ions, respectively.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ΔH°, ΔS°, and ΔG° were also evaluated.  相似文献   
934.
This work aimed at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exposure systems to perform the commonly used OECD 201 freshwater algal growth inhibition test in the context of nanoparticles hazard assessment. Two distinct TiO2 nanoparticles were considered and three different exposure systems were investigated: Erlenmeyers flasks and 24-well microplates (both using an orbital shake system), and an alternative system using cylindrical vials and magnetic stirring. All three system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ECD 201 test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s. We concluded that the exposure systems applied to achieve the test can substantially affect the ecotoxicological results and the subsequent calculated ECx. The selected systems influenced bo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lgal cells and TiO2 nanoparticles as well as the growth inhibition recorded. Disparities in ecotoxicity relative to the TiO2 nanoparticles tested were also observed and are final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35.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光谱(EPR)技术,分析腐殖酸在光照下对4种典型碳纳米材料诱导产生单线态氧(~1O_2)和羟基自由基(·OH)的影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4种典型碳纳米材料的前线轨道能,比较了它们分别经能量转移诱导产生~1O_2的能力以及经电子传递诱导产生·OH的能力。结果显示,4种不同形状的碳纳米材料(富勒烯、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悬浮液在紫外光照下均无~1O_2和·OH产生。与腐殖酸共同存在下,4种碳纳米材料均显著诱导~1O_2的产生,且富勒烯和石墨烯还能光致生成·OH。协同产生~1_O2的能力大小为:单壁碳纳米管富勒烯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协同产生·OH的能力大小为:石墨烯富勒烯。~1O_2的产生能力与碳纳米材料的能隙大小和颗粒聚集程度有关,而诱导产生·OH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化学硬度。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腐殖酸与碳纳米颗粒可协同产生活性氧物种。  相似文献   
936.
以稻秆为固体碳源处理分散养猪冲洗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分散养猪废水经厌氧和人工湿地处理后存在C/N低的问题,以廉价的稻秆作为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研究反应器启动阶段运行性能、水力负荷的影响以及污染物沿程去除特性.结果表明NO3--N主要在反应器上部稻秆填充层被去除,去除率超过95%,且无明显NO2--N积累,反硝化速率为0.052mg/(g·h).稻秆本身会浸出释放有机物和氮(主要为NH4+-N),导致运行前期出水COD和NH4+-N高于进水,但仍远低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排放限值,40d后COD逐步降至40mg/L左右.COD和NO3--N可在反应器下部的砖渣填充层被进一步去除.  相似文献   
937.
平原丘陵过渡带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环境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定量分析景观过渡带中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环境影响,将环境因子纳入空间自回归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并以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作对照.结果表明:土壤性质指标中,容重及有效铁与土壤有机碳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地形及区位因子中,纬度、高程、坡度、粗糙度等稳定性因素与土壤有机碳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的局部集聚性多发生在核心景观过渡带;空间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均优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估计值的空间自相关变化趋势与实测值一致,残差的空间模式显著减弱;能够灵活调整权函数与带宽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能够更好地分析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模型评价方面,GWR-1和GWR-2的残差平方和较OLS分别降低了20.717%和8.799%; SLM、SEM、GWR-1、GWR-2的AIC值较OLS分别减小了5.108、5.391、19.887和11.751.除本身存在的空间自相关外,模型中土壤性质指标及环境因子能大幅解释土壤有机碳的异质性.本研究引入辅助变量,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了平原丘陵过渡带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可为生态恢复、环境变化指示及研究区典型柑橘区的区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8.
农业活动干扰下地下水无机碳循环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识别浅层地下水污染来源及污染过程,选择我国北方某集约化蔬菜种植基地浅层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水化学组成、氢氧同位素以及溶解性无机碳(DIC)碳同位素组成,探讨浅层地下水来源以及DIC来源和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以HCO3-和SO42-为主,沿地下水流向,水化学类型由HCO3?-Ca2+-Mg2+型转变为HCO3--SO42--Mg2+-Ca2+型;浅层地下水δD组成范围为-69.6‰~-52.7‰,均值为-63.5‰,δ18O组成范围为-9.29‰~-6.80‰,均值为-8.45‰.大气降水是浅层地下水重要补给来源,靠近河水的浅层地下水还接受地表水的补给;浅层地下水δ13CDIC组成范围为-11.76‰~-5.85‰,均值为-10.43‰.浅层地下水DIC来源包括土壤CO2、碳酸盐矿物以及有机质分解.河水DIC侧渗对局部浅层地下水DIC碳同位素造成影响,化学肥料引起的酸性物质参与碳酸盐矿物风化作用以及浅层地下水CO2去气作用对地下水δ13CDIC组成产生影响,在利用DIC碳同位素识别地下水污染来源时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39.
太湖中颗粒有机碳对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11年5期太湖现场测量数据和室内分析数据,通过建立ρ(POC)(POC为颗粒有机碳)与ap(λ)(颗粒物吸收系数)、bbp(510)(总颗粒物的后向散射系数)的相关关系,评价了POC对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太湖水体ρ(POC)时空变化显著,各期样品平均值在1 558.06~5 281.09 mg/m3之间变化. ρ(POC)与ap(λ)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特别是在浮游植物色素强烈吸收的波段(605~700 nm),各期数据的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但ρ(POC)与bbp(510)的相关性较差(R2=0.04, P=0.02). 进一步分析ρ(POC)对颗粒物的色素部分和非色素部分的影响发现,ρ(POC)与色素颗粒物吸收系数〔aph(665)〕的相关性很好(R2=0.82),而与非色素颗粒物吸收系数相关性较差. ρ(NPOC)(NPOC为非有机碳颗粒物)与bbp(510)的相关性较好(R2>0.60),说明太湖水体POC对浮游植物色素的吸光特性有重要影响,而NPOC影响了水体的后向散射特性.   相似文献   
940.
为研究玛珥湖四海龙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来源,采集四海龙湾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其中的有机质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四海龙湾表层沉积物中w(TOC)(TOC为总有机碳)为6.7%、w(TN)为0.6%、δ13Corg(TOC同位素丰度)为-28.0‰、δ15Ntotal(TN同位素丰度)为2.2‰. 可溶性有机质主要包括脂肪烃、脂肪醇、脂肪酸和GDGTs(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等,其中脂肪酸是可溶性有机质的主要组分,约占可溶性有机质总量的68.8%,主要来源于内源性的藻类和厌氧菌; 脂肪烃主要来源于陆源的C3木本植物;结合态脂肪醇具有明显的内源来源特征,而游离态脂肪醇却呈现陆源来源特征. 四海龙湾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GDGTs,主要来源于陆源土壤,包括支链类GDGTs和类异戊二烯类GDGTs,其中类异戊二烯类GDGTs以GDGTⅣ和GDGTⅤ为主,但其在四海龙湾沉积物中的含量相对较小. 研究显示,四海龙湾流域陆源是沉积物中可溶性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陆源有机质的大量流入改变了四海龙湾的营养水平;不同种类可溶性有机质表现出不同的来源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微生物对不同种类有机质降解速率的不同所致,并且导致降解所产生的二次有机质数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